郭琦
摘要:近年来,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就其评价标准而言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当前的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存在评价角度单一、理论与实践相矛盾、评价内容片面的问题,这样的评价标准有削弱教学的教育性的危险,使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为了使教育更具有效性,要对有效教学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具体可从建构多角度评价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相协调、促使评价内容多元性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实践诉求
有效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中的各主体发展。近年来有关有效教学的研究大多数倾向于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等,以期通过这些具体的方法来促进有效教学。对有效教学的评价,其实质是对教学价值的判断[1]。故我们更应着眼于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促进有效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现存问题
1. 评价角度单一
有效教学是一种对教学质量的描述。现阶段,有关有效教学的具体定义并没有得到统一。有研究认为,“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一定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2],这样的观点更加注重教学的结果。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有效教学应该更加注重教学过程,否则将存在一系列教育性的危险[3]。可以看出,很少有研究者将教学过程中的各因素综合考虑来对有效教学进行评价。现阶段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相关研究大多只从教师、学生或教学预设目标的达成度中的一个或两个方面展开,这导致我们不能全面地看待有效教学开展情况。
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理应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现有研究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界定有效教学实施效果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2]也有许多研究者单纯从教师的角度对有效教学进行评价[2],认为教师的知识、经验等是影响有效教学的核心要素。有学者批判单纯从教师角度评价教学有效性的“以教论教”的评价方式,建构了“三维十项”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5],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包含在了评价指标中,但却忽视了对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意义的指标的评定。有研究填补了对教学目标的评定的空缺,提出“有效的教学,并不仅仅是实现了预定目标的教学,而是超越了预定目标的教学”[3]。但其依然只是从单一的维度进行评价,而没有将各评价角度综合考虑。
2.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许多一线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与专家所倡导的大相径庭[6]。有效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历来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研究者大多是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等,他们虽然有着先进的理论与想法,但实践机会却少之又少,这导致他们在设置评价标准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时间成本,只讲科学性,却不知其在实践中的合理性,所以大多只是基于演绎的角度,存在理想化的问题。实践者大多是一线教师,他们面临升学率等巨大的压力,更加注重现实的、当前的效果,这使他们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按照研究者的预设进行教学的组织与评价,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3. 评价内容片面
评价内容片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现阶段针对教师的评价大多只考虑到其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却忽视了其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成长。例如:Schonwetter、Clifton和Raymond将有效教学界定为教師的行为能够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教学[7]。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评价则把评价重点放在了其认知和技能的发展上,忽视了其情感的完善,“内涵丰富的教学基本被窄化成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8],形成了严重的“二律背反”[9]。
二、有效教学评价标准阐述的必要性
1.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组成部分
《辞海》讲到:“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通过教学评价我们可以得知教学的目标达成度,获得教学过程的相关信息,为之后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一定的依据。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实现高效的重要保障手段,对教学评价进行阐述有利于我们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评价标准蕴含着教育观
教学评价标准蕴含了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所达到的目标,它极大地影响着教学组织,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任何行为都是与教学评价标准相契合的。
教育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指标,它代表着一个人对教育现象、教育本质等问题的看法。不同的教育观会使我们对教育产生不同的理解。教育观影响着教育的整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包含着与教育相关的任何环节与行为。
通过以上对教学评价标准和教育观的解释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评价标准影响的是整个教育过程,也就是说教育观影响的不仅仅是教学过程,还包括教学前和教学之后的一系列行为。如果在我们的教育观里,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知识储备上获得发展,那么在评价教学实施效果的时候就会更加侧重于评估学生的成绩等;如果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认知、技能、情感等全面发展,则会在评估的时候综合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考虑。因此,教学评价标准蕴含着教育观。
3. 教学评价标准影响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标准影响着单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标准指导着教学评价,一切的教学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的,而教学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指向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符合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标准影响着不同教学过程所组成的教育系统。单次的教学活动所依据的教学标准正是从前一次的教学活动中吸取经验所得来的,而此次的教学评价标准在投入下一次教学活动之前也会继续完善。因此,不论是对于单次的教学活动,还是对于由不同教学活动组成的教学活动系统,教学评价标准对其都有着深远影响,只有挖掘出更合适的评价标准,才能实现更完善的教学过程。
三、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的实践诉求
1. 建构多角度评价模式
教育活动不仅包括受教育者——学生,还包括教育者、教育过程等,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综合考虑,使教育者和学生都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发展与完善,也使整个教学过程能够达成目标,甚至是超越目标。
首先,教学评价标准中应该包括学生角度。作为受教育者,学生是最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发展的主体,故只有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得到进步,否则整个教学过程想要达到有效的标准是极其困难的。
其次,教学评价标准中还应包括教师角度。对教师的评价,不仅是对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还有对教师反思的评价。真正有效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教学,更需要其在预设的基础上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促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需要。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教师反思的评价,真正有效的教学应该实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闻道在先而已,应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去寻找完善的途径,不断提高自己。倘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地教育学生,而自己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那他终究会被教学过程所淘汰。
最后,教学评价标准中也应包括教学目标达成度的角度。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引作用,有效教学的最低标准就是要达成预设目标。同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发展结果,还要关注发展过程中的正当性、合理性以及道德性[9]。有效教学体现在教师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上,体现为预期结果的达成与科学合理教学过程的真正统一[1]。教学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学能否使参与其中的师生的认知发展需求、能力发展需求、情感发展需求等得到满足[1]。有效的教学不应只是达成预设目标,更应使教学在预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
2. 促进理论与实践相协调
要使理论与实践相协调,既需要研究者的努力,也离不开实践者的配合。
首先,作为研究者,要善于结合实际。研究者有着先进的理念、灵敏的思维,却存在过于理想化的问题。教学是脚踏实地的,任何的教育观念不论从理论上来说有多么完美,都要落实在实践中,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者在接触先进理念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投身于实际操作中进行调查,发现疑难问题,看到理论与实践的不适应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改进出最适合教育实践的理论。
其次,作为实践者,要积极结合理论。其一,实践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践者由于每天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总是希望自己的教学能够立竿见影,但他们却忽视了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同样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二,实践者应积极进行行动研究。研究者的某些理论可能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当实践者没有条件去实行研究者所推崇的某个理论的时候,就可能加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因此,实践者应主动在教学过程中展开行动研究,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投身于实践,研究者才能制定出既有利于实践者实施,又有利于提高有效教学效果的教学评价标准。同时,实践者要有长期及可持续发展的眼界,要在实践中积极尝试研究者的理论,从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并将不协调之处与研究者沟通,与研究者共同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完善。
3. 促使评价内容多元化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或技能,而应该是培养完整的人,使学生在知、情、行等方面全面发展。
首先,要评价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发展。理论知识作为学校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等。生活中有许多知识是学生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够得到的,比如:国家的历史、战争的危害、化学药品的制作等,这些知识通过教师的传达与讲授学生才能获得。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其认知能力、辨别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要在不同阶段为学生设立不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进行判断,只有达到教学标准才能使学生获得应有的知识,教学才能被称为是有效的。
其次,要评价学生在技能方面的发展。学生单纯获得知识层面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许多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支撑实践,需要学生操作才能真正得到巩固,也只有通过操作才能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這些知识。例如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只有通过技能检测才能知道学生是否能够按照乐谱进行歌唱。所以,针对技能方面的评价在教学评价标准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最后,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发展。这一点虽然我们放在最后来介绍,但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或者是次要的。教育想要增进人的幸福,就应该确保给人一种自由的生活状态,而且,这种自由更重要的不仅仅是身体的自由,而是个体精神的自由[10]。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应该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综合的教学有效性应以人的需要和幸福为依据[8],良好的情感可以帮助学生生活,使学生保持学习的欲望与好奇心,促使其对知识、对世界不断地进行探索。现在的教学往往容易忽略学生情感的培养,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扩充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方面,这样做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误失了教学最重要的目的。
教学评价标准作为教学的重要指导依据,在制定的时候应该受到高度重视。要想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制定好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使其对教学进行正确引导。教学的真正有效,要问教学对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学生个体成长的需要和个人志趣爱好做出了什么贡献[8]。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建构多角度评价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相协调、促使评价内容多元化。
参考文献:
[1] 范蔚,叶波,徐宇“.师生共进”的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9).
[2] 崔允漷.有效教学:理念和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06).
[3] 罗祖兵.有效教学的过程性阐释[J].教育研究,2017(09).
[4] Margaret Walshaw.Teacher knowledge as fundamental to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J].ThePhilosophyofMathematicsEducationToday,2012(15).
[5] 宋秋前,齐晶莹.生本化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标准建构与实施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1(07).
[6] 方关军.关于“有效教学”的另类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3(05).
[7] SchonwetterDJ,CliftonRA,PerryRP.ContentFamiliarity:Differential Impact of Effective Teaching on Student Achievement Outcome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2(06).
[8] 李小红.教学有效性与伦理性的关系及其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4(12).
[9] 吴永军.关于有效教学的再认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1(07).
[10] 刘万海.关于教学道德性的原点审思[J].全球教育展望,2007(01).
【责任编辑 郑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