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0-11-02 07:30刘金荣王敏苗慧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年5期
关键词:系统化肢体脑梗死

刘金荣,王敏,苗慧

1.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门诊部急诊科,北京100853;2.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北京102200;3.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脏病科,北京100853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首位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中,70%~80%为缺血性疾病,以脑梗死最常见,常见于老年人[1]。虽然溶栓及神经保护治疗等有一定疗效,但急性脑梗死伴发神经功能损害,常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吞咽障碍、运动功能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加重家庭负担[2]。鉴于此,应从整体角度出发,从生理及心理方面给予该类患者系统化康复护理,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和躯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治疗的110 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提供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10 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5)与对照组(=55)。2 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和Essen 卒中风险量表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经CT 或MRI确诊,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3];(2)首次发病,病程3 d 以内;(3)存在肢体功能障碍;(4)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楚;(5)患者及家属签署对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符合上述全部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2)有呼吸、消化、泌尿和血液等系统严重疾病;(3)神经或精神系统疾病无法配合;(4)骨关节疾病或瘫痪等导致肢体功能障碍;(5)中途脱离。具备上述任意1 标准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1)检测生命体征;(2)饮食指导:改善患者饮食结构,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3)体位摆放:指导患者正确摆放肢体,帮助患者每天更换体位;(4)翻身训练:指导患者进行主动翻身训练;(5)常规运动指:指导患者坐立、站立、蹲起和行走等一般运动。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康复护理:(1)建立系统化团队:由临床医生、理疗师和护理人员等组成系统化康复小组,明确职责,并完善培训,强化合作。(2)心理护理:尽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康复护理。根据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情况,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治疗方法、目的及目标,并讲解治疗的意义,缓解患者紧张、抑郁、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同时,采用合适的沟通语言及技巧主动与患者聊天,掌握患者心理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给予患者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患者配合治疗。(3)认知功能护理:康复早期,指导患者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听舒缓的音乐,通过语言、音乐等刺激患者的躯体感觉,提高患者的觉醒能力。康复中期,给予患者注意力、思维和记忆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康复后期强化中期的康复训练,协助患者掌握并熟练应用日常活动技能。(4)日常活动能力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特征,评定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制订个性化的生活技能康复方案,指导患者进行个人卫生、进餐、更衣和行走等康复训练,指导并鼓励患者生活自理,减少对他人的依赖。(5)运动功能护理:早期,由康复师指导患者进行体位摆放、关节屈伸等被动功能训练。中期,指导患者进行关节精细运动、站立及坐位平衡等训练。后期,指导患者进行转移、负重和步行等主动动能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患者的运动量及运动强度。(6)推拿和针灸护理:按照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原则,通过专业人士对患者进行肩、手臂和手进行向心性推拿,20 min/次,2 次/d。同时,对脑梗死患者给予针灸,针灸的穴位主要有顶旁线、顶颞斜线、地仓、下关、颊车和足三里。

1.4 评价指标与方法(1)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采用Fugl-Meyer 评分系统[4],患者上肢运动能力满分66分,下肢运动能力满分34 分,得分越高,表示肢体的运动功能越强,反之越差。(2)神经功能评分:按照欧洲卒中量表(European stroke score,ESS) 评分标准[5],评价内容包括患者意识状况、语言能力和定向力等14 个项目,得分越高提示神经功能越好。(3)自理能力:按照Barthel 评分标准[4],评定患者排便控制、进食、步行、上楼梯、穿衣和洗澡等10 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自理能力越强。(4)抑郁情况:按照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标准[4]来评估患者抑郁情况,评定内容涵盖24 个条目,满分68 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抑郁程度越轻。(5)生活质量:按照诺丁汉健康调查表(Nottingham health profile,NHP)评分标准[4],评定内容包括精力、睡眠、情感、疼痛、躯体及社交活动等6 个维度,30 个项目组成,得分值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取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有序分类数据采用秩和检验,无序分类数据采取2检验。<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2 组患者肌力Fugl-Meyer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2 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Fugl-Meyer 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Fugl-Meyer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2 组患者Fugl-Meyer 评分结果比较

2.2 2 组患者ESS、Barthel、HAM 和NHP 评分比较干预前,2 组患者ESS、Barthel、HAMD 和NHP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2 组患者ESS 和Barthel 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ESS 和Barthe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2 组患者HAMD 和NHP 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HAMD 和NHP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6-7]。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虽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逐渐下降,但大部分患者因神经功能的障碍及系统的破坏,干扰了运动神经传导,引起认知、吞咽、运动等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也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8]。有研究报道,抑郁是脑梗死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病率达3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预后[9-10]。故临床上需要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传统治疗和护理的重点是挽救生命,着重于预防压疮、呼吸及泌尿系统感染,而忽视了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及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没有关注患者机体其他方面功能恢复,导致许多患者错过了早期康复的机会,在实际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局限性[11]。而系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个人肢体运动功能情况而制定全面、规范、系统、科学的护理计划[12]。建立系统化团队,确保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提高护理的有效性。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确保患者配合诊疗,提高疗效。同时正确摆放肢体并给予适当的推拿,促进血液运行,按时变更体位,避免发生并发症。早期鼓励患者进行被动训练,循序渐进,中晚期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训练,促进功能恢复。通过日常生活能力及认识能力训练,增强患者的思维及认知,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为整体功能的全面恢复打下基础[13]。本研究显示,护理前,2 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ESS、Barthel、HAMD和NHP 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后,2 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Fugl-Meyer 评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Fugl-Meyer 评分提高更显著。2 组患者ESS 和Barthel评分均较前增加,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ESS 和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 组患者HAMD 和NHP 评分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D 和NHP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系统化康复护理使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神经、认知、抑郁程度和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但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样本数较少,为回顾性研究,后期还需通过多中心和扩大样本量进行前瞻性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和结论。

表3 干预前后2 组患者ESS、Barthel、HAMD 和NHP 评分比较

综上所述,系统化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系统化肢体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
基于MATLAB软件的苹果内部品质系统化无损检测
汽车供应链品质的系统化持续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