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2020-11-02 07:29张晓雨吴海兵凌云李微霞李强陈良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年5期
关键词:白蛋白淋巴细胞病例

张晓雨,吴海兵,凌云,李微霞,李强,陈良

1.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病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病科,上海201508;2.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神经外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神经外科,上海201508;3.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上海201508

2019年冠状病毒病是由一种新出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于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首次发现;该病毒的基因序列表明它是一种与SARS 病毒密切相关的冠状病毒;目前疫情已经席卷全球,对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危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SARS-CoV-2”,所致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新冠肺炎)[1-2]。最近有研究提出新冠肺炎老年患者作为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有多因素分析提出新冠肺炎老年患者与高死亡率相关[3-4]。因此,对老年人群进行专项研究至关重要;截至目前尚无对老年人群新冠肺炎的专题研究和系统评价,本文旨在对老年人新冠肺炎临床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以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临床应用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日—2020年3月8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院病例。诊断、临床分型和出院标准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5]。分组标准:以60 岁为界线,≥60 岁的新冠肺炎患者为老年组,<60 岁的新冠肺炎患者为非老年组。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查阅HIS、LIS、RIS 病例信息和数据,统计分析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的基础信息(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新冠肺炎累及肺叶数)、临床症状(发热、乏力、头痛、咽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胸闷、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无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CD4-T 淋巴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白蛋白、前白蛋白、尿素、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和病程特点(发病时间、入院时病情、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治疗结果和住院天数)四个维度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找出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的特征性表现。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 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和百分率表示,采用Person 卡方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选择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选择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组间差异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的基线情况比较 此次研究共纳入新冠肺炎病例307 例,老年患者100 例,占比32.6%,非老年患者207 例,占比67.4%。其中:老年组男性占比43%;非老年组男性占比53.62%;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老年患者新冠肺炎基础疾病中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高于非老年组,并且老年组新冠肺炎累及的肺叶数高于非老年组(均<0.05);在基础疾病中合并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病、慢性胃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和基础性疾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 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的症状特点比较 老年患者新冠肺炎仍以发热为主要特点,发热症状占78%,与非老年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是,老年组纳差症状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鼻塞流涕、咳嗽症状低于非老年组(<0.05);其它症状老年组和非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2.3 老年患者新冠肺炎实验室特点比较 老年患者新冠肺炎在实验室检测方面: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尿素、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高于非老年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CD4-T 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和前白蛋白低于非老年组(<0.05);外周血白细胞、CD4-T 淋巴细胞百分比、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在2 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1 老年患者新冠肺炎基线情况

表2 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的症状特点[例(%)]

2.4 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的病程特点比较 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的发病时间与非老年患者相比,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老年患者新冠肺炎仍以普通型为主,与非老年组比较,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但是,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的重型和危重型要高于非老年组,轻型要低于非老年组,住院天数要长于非老年组(均<0.05)。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在治愈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涉及研究指标完整,信息齐全,在针对老年患者新冠肺炎描述的基础上,以非老年患者新冠肺炎为对照,全面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可靠。在基线数据上来看,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累及的肺叶数要高于非老年患者,并且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病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要高于非老年患者。这可能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和自身疾病特点有关。

在老年患者新冠肺炎检测中,中性粒细胞比率要高于非老年患者,可能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容易并发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老年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CD4-T 淋巴细胞计数也低于非老年患者,可能与新冠病毒感染及老年患者免疫力相对较差有关;因为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 是新冠病毒的受体,SARS-CoV-2 的S 蛋白与细胞ACE2 具有高亲和力,并引起淋巴细胞减少有关[6-7]。老年组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均较非老年组升高,影响到该两项指标的器官组织较多,与新冠病毒结合的ACE2 受体在呼吸道、肠道、肝脏、心脏也有广泛的分布,病毒侵袭相关的器官并产生相关炎症有关;有报道新冠病毒感染诱发心肌急性损害而导致的相关心肌酶升高[8-10];也有报道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ACE2 受体进入胆管上皮细胞引起肝胆管损伤[11]。老年患者新冠肺炎在外周血红白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也低于非老年患者,可能与老年患者平时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有关;有研究报道,老年患者血红蛋白水平随增龄而降低,与老年患者健康状况存在相关性[12],老年患者低血红蛋白与感染的发生具有正向相关[13];同样,老年患者营养摄入相对较差,或基础疾病影响,合成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较少,可能也是新冠肺炎易感因素之一。血小板、尿素和谷草转氨酶在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新冠肺炎2 组病例中有差异,但在正常范围以内,所以在临床应用意义不大。降钙素原为判断机体感染的常用指标,虽然在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新冠肺炎之间有差异,但处于正常范围的低数值水平,所以临床应用意义不大。D-二聚体在2 组病例中表现水平均较高,尤其是在老年患者新冠肺炎升高更明显,这可能与新冠病毒的受体、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和老年患者自身特点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与新冠肺炎高死亡率相关[3-4,14],这是临床上应该重点关注问题。

表3 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的实验室特点

表4 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的病程特点

在临床症状方面,老年患者新冠肺炎仍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发热病例占到78%,与非老年患者新冠肺炎并无差异,同样也支持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的合理性。但是老年患者新冠肺炎中表现出纳差的症状要高于非老年患者,鼻塞流涕和咳嗽等症状要低于非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病例;这种2 组人群的表现差异,更加要重视新冠肺炎的非典型症状,尤其是老年患者的症状判断与鉴别;有研究提出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发病率高,临床特点不典型,应对老年患者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给予重视[15];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常规发热症状,对纳差等非典型症状也应加强重视。

在老年患者新冠肺炎整个病程过程中,尽管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的发病时间和普通型病例的占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是,老年患者新冠肺炎轻症病例占比要比非老年患者低,发病时重症和危重症占比要高,病程中发展成重症和危重症更高,同时老年患者新冠肺炎住院天数也相对较长。这可能与老年患者新冠肺炎病例基础疾病较多、肺炎累计的肺叶较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D-二聚体水平较高,淋巴细胞和CD4-T 淋巴细胞计数较低有一定关系。本研究中老年组的病死率为2%,非老年组病死率为0.48%,2 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研究病例特殊性有关,研究区域为非疫区,该区域收治的老年患者为输入性病例(外出旅游或探亲访友),这些病例基线健康水平处于较好状态,虽然住院时间较非老年人长,但预后也很好;此项可作为后续增加病例数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新冠肺炎仍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并且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普通型。但是,老年患者新冠肺炎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自身特点;老年患者新冠肺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较多,肺炎累及的肺叶更多,表现出纳差的不典型症状更多,咳嗽的典型症状相对较少;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CD4-T 淋巴细胞计数相对较低,中性粒细胞比率、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D-二聚体水平较高;老年患者新冠肺炎轻症病例占比要比非老年患者低,发病时重症和危重症占比要高,病程中发展成重症和危重症比率更高,同时病程也相对较长。

猜你喜欢
白蛋白淋巴细胞病例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老年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