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随文练笔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020-11-02 06:15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7期
关键词:随文习作文本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小学 杨 周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随文练笔已经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路径。然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笔或者是紧扣单元习作要点,或者是严格遵循教学要求,这样的练笔难以形成合力,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明显缺乏过程的推进以及和单元写作之间的对接。所以,教师需要建立指向习作的随文练笔,也就是说,不仅要将单元习作要点置于重要位置,还要凸显语境要素的重要性,实现无缝对接,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指导练笔选材,开展迁移练笔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材,这一点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就能实现。教材中所编排的各种文本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范例。基于此,教师可以基于文本的内容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迁移性练笔。

例如,在指导学生描写一个人的特点时,可以参照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等,引导学生练笔。在练习中,学生会逐步掌握人物描写的关键在于紧扣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描写,或者也可以使用侧面烘托的写法,多次运用后,自然能熟能生巧、灵活运用。有一位学生在这一系列的练笔之后,写下了一段令笔者印象深刻的习作:“我打小天不怕地不怕,唯一害怕的就是狗对我叫,仿佛怕狗是我与生俱来的,无论如何也无法克服这个心理阴影。每次放学回家,我都会经历一条小道儿,这条小道上经常会有好几条狗在散步,每一次我都小心翼翼,特别是在路口拐角处,我会停下脚步,环望四周,蹑手蹑脚,只有确认没有狗,才敢继续往家走。但是,今天尽管我时刻提防,仍然有一条狗隐藏在菜地中,仿佛早早等在路边。好一条神机妙算的狗!似乎已经算定了我此时此刻会路过这里……我蹑手蹑脚地向它的方向走去,脑海中立刻涌现了各种不安的想法……不过,看起来,它今天的状态很是慵懒,只是象征性地嗷嗷叫了几声,仿佛对我毫无兴趣,又趴下来休息。”小作者通过和狗对峙这件事情,衬托自己的胆小,描写既新颖又充满趣味,确实是习作中的佳品。

二、补充文本留白,进行想象练笔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存在留白之处,这并非是作者的疏漏,而是有意布局,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弦外之音,而这些留白之处也是激发学生想象,提高其语言思维能力的最佳载体。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时,一位教师特别挑选了文中的两处留白,设计了以下两个细节:

1.在高加索山上,气候变化无常,普罗米修斯在悬崖绝壁上不仅要经受风吹日晒,还会遭受怎样的折磨?(为了激发学生想象,可以辅以相应的图片以及音乐)

在烈日的暴晒之下,普罗米修斯干燥得快要着起火来,嘴唇干裂、皮肤黝黑……

在狂风暴雨下,豆大的雨点砸在他的身上,雷电如同鞭子一般抽打着他的脸庞……

2.当人们得到火种之后,想象一下人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男人们……

女人们……

小孩们……

老人们……

三、基于课文内容,组织多元练笔

针对习作单元的教学,练笔可以遵循教学编排逐步推进,但是对非写作单元而言,如何才能有效推进练笔,如何才能将其落实于阅读教学实践中呢?

1.基于文本目标,进行分工练笔

分工练笔这种方式所关注的重点在于单元习作要点,同时也要结合课文对应安排。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例,在教学《燕子》《荷花》时,首先应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文本,并以此为基础明确分工写作的训练点,并引发学生思考。通过《燕子》这篇文章,了解以小动物为对象的描写侧重点,紧抓关键词,塑造动物的生动形象;而《荷花》是一篇典型的植物类描写文章,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描写方法,那就是介绍荷花的特点,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由此使得文本内容既形象又生动。可见,只有对写什么明确分工之后,才有助于提高写作质量。

2.基于文本内涵,进行叠加练笔

叠加式练笔的关键就是以每篇课文的练笔为基础,结合单元知识要点,从中选择合理的练笔起点,完成对单元目标以及其他语文要素的融合与推进。

例如,在教学《这儿真美》时,首先可以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要介绍的地方,找到这个地方的突出特点,然后分别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南沙群岛》等课文,体会其中的写作方法,从中提炼出景物描写的特点,最后将其落实于写作实践中。这样不仅实现了多次整合,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明晰所要表达的内容。

总之,随文练笔不能只是为了达到习作要求,而应当将核心聚焦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方面。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转变观念,还要严格遵循“仿中求变、变中求新”的教学意识,遵循习作原则,当然,还要与单元习作主题相融合,由此才能展开循序渐进的习作训练,才能使其习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猜你喜欢
随文习作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学生随文练笔的指导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随文练笔助力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快乐阅读
习作展示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