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互联网金融方向班为例

2020-10-31 07:51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黄玮强吴冬梅李亚宁孙新波
亚太教育 2020年15期
关键词:金融学方向学院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黄玮强 吴冬梅 史 云 陆 阳 李亚宁 孙新波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使互联网金融行业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影响并改变传统金融业态形式的冲击力量。互联网金融需要大量既掌握IT 技术又具备互联网思维和金融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传统的金融方向和IT 技术方向人才无法满足现有产业的需求,互联网金融人才缺失严重。因此,作为高校有必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互联网+金融”复合型精英人才。

为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促进“拔尖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工商管理学院在金融学专业中建立了互联网金融方向班。方向班的设立是东北大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方案》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之一,也是“东北大学本科卓越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3)”的重要组成部分。方向班主要依托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科、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学科以及第三方企业,于2016 年4 月开始论证。学院在建设互联网金融方向班时对其他高校及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了调研。

例如,2017 年9 月,学院对首批获批互联网金融本科专业院校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2018 年5 月,学院对杭州蚂蚁金服公司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及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学院还邀请了上海玖超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前海融资租赁金融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互联网金融实务人士对方向班培养方案进行论证。首届互联网金融方向班于2017 年6 月正式成立,到目前为止,已经招收了三届共计75 名学员。在方向班实际运行的近三年中,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良好。该方向班的有益尝试,解决了目前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无法很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的问题。本文以该方向班为例,研究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总体模式

在学科交叉与产学合作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传统与新兴并存、专业与交叉模式比肩的培养模式,以交叉复合型课程体系和跨学科、校企教学资源为基础,以资源整合和管理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主修与辅修结合创新为保证,培养出德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复合型高层次互联网金融人才。学生毕业后既可获得东北大学金融学专业的毕业文凭及学位,又可获得“软件工程”的辅修证、互联网+金融方向班的学习证明。

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一)资源整合,管理创新

互联网金融兼具互联网和金融的属性,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人才必须能同时理解互联网和金融两种逻辑,具备互联网和金融两种思维,同样互联网金融对于人才的技能和素质也有着更高的要求。根据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基本特点,建立独特的管理模式,集中工商管理学院和软件学院的整体优势,创新管理体制,整合利用校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

具体运行管理机制方面,构造了“一个中心、双轮驱动、多方共建”的互联网金融专业方向运行机制。“一个中心”即以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为中心。“双轮驱动”即在学校教务处的领导下,由工商管理学院和软件学院双方共同驱动该项目的发展。“多方共建”即该项目采用社会、企业、学校和学院多方共建的模式运作。

(二)实行嵌入交叉学科复合式课程体系

在前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学校邀请了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及一线实务人员参与培养方案的论证制订。确定了由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科、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学科及慧科教育集团、深圳金证公司等共同承担方向班的相关课程。互联网金融方向班在保留金融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将软件工程学科及互联网金融相关的10 门课程嵌入金融学专业培养计划中,单独编制了互联网金融方向班的培养计划。互联网金融方向班新增的课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第一层次为基础课,包括互联网思维、Python 程序设计、数据库导论、数据结构及互联网金融概论。这一层次课程主要帮助学生建立互联网思维,熟悉互联网金融的整体业务,以及为后续学习软件工程及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奠定方法工具基础。

第二层次为具体方向课程,包括量化投资与公司价值分析、数据分析与用户画像、金融大数据及案例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与案例分析、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这一层次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掌握互联网金融数据分析技术、互联网金融场景应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等方向的理论方法技术。

第三层次为互联网金融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项目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理论方法技术的实际应用技巧,助推学生进入后续的实训环节,打通与实际工作岗位的知识对接通道。

除了上述新增课程外,方向班学生仍然需要修读金融学的专业课程,包括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学、国际金融学、保险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金融工程学等主干专业课。

方向班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上新增的课程

上述课程体系遵循互联网金融的跨界特性,有力支撑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即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软件工程专业知识、金融专业知识及IT 技术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毕业生能够了解互联网金融前沿动态,熟悉互联网金融工具,掌握现代金融技术和应用技能,具备互联网金融软件开发的能力,熟练运用专业外语,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能在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金融机构、传统软件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互联网金融运营管理、互联网金融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软件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与营销、金融风险控制、企划专员等相关工作。

(三)构建跨学院合作、校企合作的“2+1”协同育人教育平台

互联网金融方向班建设具有反映金融科技蓬勃发展、涉及面广、多学科交融、多主体参与等特点。为实现学校和企业多主体协同育人的目标,工商管理学院、软件学院与第三方企业合作,共建“2+1”模式的协同育人教育平台,促进多学科交叉、产学合作、产教融合。新增的10 门课程中,第一层次的软件工程及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主要由软件学院软件工程学科承担,第二、三层次的课程内容反映了信息技术与金融的深度交叉融合,其对授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及业务背景有较高的要求。这部分课程主要由国内知名的金融科技教育机构(慧科教育集团)提供师资,授课教师一般为行业企业专家。慧科教育集团是国内知名的金融科技教育机构,主要围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培养具备交叉复合特征和跨界整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其已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500 多所院校开展了不同层次的专业共建、实习实训等合作。这些互联网金融行业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有力支撑了交叉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实行交叉融合的实训与毕业论文环节

第三层次的实践课程,其内容由企业行业专家根据实际互联网金融项目背景开发而得,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熟练应用前两个层次课程体系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由第三方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及实习岗位,有利于学生更快地融入后续的实训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对专业方向知识的综合检验,为更好地培养合格的交叉复合型互联网金融人才,计划实行“一个工作组、三导师”的形式,即由一定数量的工商管理学院互联网金融方向班学生和软件学院互联网金融方向班学生组成毕业论文工作组,每个工作组内的学生共同完成一篇毕业论文。论文由工商管理学院、软件学院及第三方合作企业各出一位教师共同指导,基于互联网金融交叉与应用的实际问题,完成毕业论文的工作。

(五)主修与辅修结合创新

互联网金融方向班学生毕业后既可获得东北大学金融学专业的毕业文凭及学位,又可获得“软件工程”辅修证、“互联网+金融”方向班学习证明。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作为高校有必要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培养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创建金融学本科互联网金融方向班。方向班的实际运行表明,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支撑了培养目标,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目前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无法很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互联网金融人才需求的问题。

猜你喜欢
金融学方向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