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凤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師需要针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内容需要进行深入浅出的改革,要确保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得到良好的落成。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思维、想象以及创新能力上的发展都尤为重要,是数学老师作为学生在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方面的启蒙者,需要能够意识到自己将会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本文将针对新课标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综合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人士提供一定的有效意见。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有效性;综合探讨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来说,在教学工作当中,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想帮助学生的未来打下扎实的基础,就需要教师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学习观念和思维引导方向,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进行学科。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制定相对应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方案,进一步的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局限性,提升课堂的整体效果,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综合提升。
一、应用意义
(一)促进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在采取注重有效性的数学实践教学手段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依照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来进行学习上的完善,通过有效的师生关系建立来发展提升整体课堂的质量与效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与通道,使得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和观念兴趣的改变,能够受到教师的了解和影响。为了进一步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要以沟通为基础,与学生建立起有效的关系,在教学的时候以认真和公平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从而进一步的提升整体课堂的有效性。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不仅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基础知识,还应当是给予生活当中的具体事物有所联系,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例如,针对几何图形圆、长方形以及正方形等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当中的观察内容来向学生进行普及,对于这些图形的周长算法掌握,以及容积、体积、面积等概念的区分,都可以通过生活当中的具体物件来进行理解,为了实现综合拓展,在提到有关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的时候,可以运用探究性活动的方式来使得学生对此进行具体研究,并且提出自己的解决方式。在和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合理的引导措施来实现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与热情的提升。
二、实践方法
(一)重视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所谓数形结合,其就是依据是数学的知识内容与图形之间的转化与结合,将抽象的事物和信息变得更加具体,使得学生可以根据数学语言来进一步地了解现实生活当中的图形概念。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还有较大的难度。同时为了能够充分的应用数字和图形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具体工作当中应当始终坚持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来改进教学方案,尤其是要重视合理地将图和数字做好充分的结合,从而确保学生分析能力的综合提升。
例如对于圆柱体和正方体的认知,可以设立一个问题,有两个桶,一个桶的形状是圆柱体,而另一个桶的形状是正方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与正方体的边长相同,而这两个桶是等高的,要求学生回答:如果这两个桶都装满水,哪一个桶装的水更多。在探究的过程中,给出不同的数据,让学生进行代入求解,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文字理解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则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也可以针对题目进行变式,让学生发展出新的思维。
(二)联系具体实际并树立学习目标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想通过教学手段来使得教学质量获得综合提升,就必须联系到具体实际当中,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发现数学的“美”,实际上,数学能够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时间上的安排,还是有关金钱的把控。教师可以针对此来向学生普及一些数学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场景,同时也可以讲述一些有关数学的奇闻逸事,越是清奇的角度越是能够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从数学的身上寻找到多种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数学来成为掌控自己生活节奏的工具,而不只是认为其是一种学习上的负担与拖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致力于让学生真正地为数学学习建立起目标,发展自己的兴趣与思维,一起实现共同进步,珍惜自己的大好年华。
三、结束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在教学方案和方法的设计上实现进一步的推陈出新,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数学课堂的升华与改进,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针对以往的数学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基础水平,结合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探究式教学的教学实践是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容易受到诸位教师青睐的一种重要的应用形式,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的探索其是否能够综合提升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质量水平,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友林.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6):52+54.
[2] 周风书.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04):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