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杰
摘 要:科学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贯穿于整个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时期即为科学课,初中时期则细分为生物、物理、地理、化学四门学科,由此可见科学课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学好科学课既是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又为以后学好生物、物理、地理、化学四门学科夯实了基础。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教材的讲授及理论的讲解并不能让学生有效掌握科学知识,理论结合实验,只有让学生参与进去,才能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引言
众所周知,小学时期的孩子们并没有形成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要能力,由此决定了他们对抽象的科学知识及现象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科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教学、互动教学,将实验现象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形象的展示于学生眼前,可以让他们很好的掌握科学理论,提升科学素养。
一、要注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
实验教学固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可偏废。要进行实验教学首先应进行理论教学,先要让学生们了解理论知识,掌握科学道理,再进行科学实验进行验证,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当然,这个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我们在教授一些难于理解的科学知识时,首先进行科学实验,再在实验过程中教授学生科学理论,这样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降低学习难度。此二者的先后顺序要视情况而定,切不可墨守成规,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
二、关注实验结果也要注意实验过程
由于实验的趣味性非常浓厚,所以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科学实验,实验可以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的关注点可能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学生们的关注点,围绕科学知识点观察实验现象。不仅要讲解最后的实验结果,更要在实验过程中讲授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举例来说:当我们学习能量及能量的转换时,我们知道的能量有很多中类型,诸如风能、光能、热能、电能等等能量,那么点燃的蜡烛会产生什么能量呢?当我们点燃一支蜡烛就会发现,蜡烛被点燃后不止会发光还会发热,由此我们知道了蜡烛燃烧会产生热能和光能,那么热能和光能可以转移吗?当我们用点燃的蜡烛照耀一个物体后,再熄灭蜡烛我们会发现,这个物体并没有变得更亮,而用点燃的蜡烛烧灼一杯水后,我们会发现,水的温度升高了,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会发现:热能可以转移出去,光能却无法转移,当光源消失之后,光也会跟着消失,而热源消失之后,热量却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例如:撤掉热源的水杯,水温会不会降下来?降下来的速度和什么有关?当我们观察实验过程并扩展实验,就会明白温度下降的速度和水杯接触的物体材料有关也和环境温度有关,这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就像我们冬天穿棉袄以保暖,夏天睡凉席以散热一样。将科学知识通过实验表现出来,再将实验现象引申进我们的生活,这样的实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实验的参与度
实验的参与度并不仅仅指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还包括实验设计阶段及实施准备阶段的参与程度。
当我们要论证一条科学知识而需要进行科学实验时,即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实验方式的设计,这样不仅仅利于学生理解实验的意义,更利于学生学习科学的自信心。举例来说:当我们在学习摩擦力的“功”与“过”时,我们可以将同学们分成两组,一组研究在实际生活中摩擦力的“功”,另一组研究在实际生活中摩擦力的“过”,并要求各组人员分别列举事例并进行实验加以论证,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无需干扰,只需要进行必要的纠正即可。像这样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事例,既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常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
四、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我们不仅要理论结合实验,更要结合生活,将我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中面对各种现象要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更要知道利用现象的优势或者规避现象的危害,学会科学知识也要能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才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的。当我们让学生们明白了我们身体的骨骼和肌肉之后,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避免在活动中因不科学的运动方式损伤肌肉和骨骼;当我们让学生们明白了雷电产生的原因之后,可以让他们在雷雨天更好的保护好自己,规避雷电所带来的风险。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理论结合实验可以幫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知识,提升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实验方案的选定及实验过程的实施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课堂的参与度。方案的选定优先考虑实验安全,其次考虑实验的目的有效性及趣味性,实验实施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潜在的危险源并做好应急预案,其次要注意在实验过程中的教授和讲解,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学习科学知识。要注意将理论知识、科学实验及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利用实验学习知识,再将知识用于生活,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试论小学科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刘芳.科技风.2017(11)
[2] 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李小海.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