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友
北二外成都附中筹备组于2018年1月成立,2018年9月迎来首批初一新生。2019年5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学校教育集团(幼儿园、小学、高中、大学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成立,2019年9月迎来首批高一新生。目前,共有3个年级,22个班,1100名学生,118名教师,已达到设计班额和学生数的一半。
一、组建学校班子,确定育人目标
创建一所新学校,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这所学校怎么开始,将走向何方?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组建班子,如何确定育人目标。
“两自一包”体制的简要表述是“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里面没有具体提到如何组建班子。但是武侯区教育局在“两自一包”改革中非常支持学校,真正做到了简政放权,学校筹备组的主要成员都是由校长推荐、教育局党工委会议决定后聘任的。所以筹备组六人,各有专长,互相熟悉,齐心协力,在各个方面让学校迅速组建运转起来。
我们要做“眼里有光·脸上有笑·心中有人”的教育。根据北二外的文化精神和育人特色,我们确立了学校的育人目标:以“守正如初、创新不止”为校训,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世界的繁荣而奋斗”为教育理想,培养掌握两门外语,自信、阳光、善表达,具有民族自信心与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
二、自聘教師开出特色课程,实现学校育人目标
接着就是第二个问题:如何实现育人目标?也就是如何自聘教师,如何开出特色课程?
首先,数学班主任单班。我们在选数学教师的时候,除了专业和教学能力的考察以外,还要考察其班主任素养。数学能培养一个人的思维品质,让人受益终身。所有班主任都是数学教师,这在非“两自一包”的公办学校中是很难做到的。我们能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是新学校,二是我们可以“教师自聘”,这点是关键,也是核心。
其次,英语小班分层教学。小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强化听说能力,在其他学校对英语口语听力不测试的情况下,我们坚持在期中、期末考试测试英语口语和听力。学英语主要用于交流,交流的关键在于听说,增加英语教师,就是不让基础学段的“哑巴英语”继续重演。
第三,小语种六门贯通。即德、法、俄、日、西、阿,每个学生必须选一门小语种,小学、初中、高中贯通学习,只是课时有每周一、五节的区分。目前,我们有10名小语种教师。
在小语种教师的精心打造下,小语种学习环境独特、气氛浓厚。学校还设有六个语言角,便于师生练习对话。学校的微博物馆里还设有小语种沙龙,便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更真实场景化地学习。
小语种教师还在统一教材缺乏甚至完全没有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以国家外语课程标准为标杆,以小、初、高贯通培养为方向,在实践中编写了系列教学实施方案及教学辅助材料。
到目前为止,我校小语种教学已经独具特色,在以下六个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一是西南地区唯一开有六门小语种的公办高完中;二是形成了小、初、高贯通培养体系,而且还在探索高中与大学贯通的衔接培养机制;三是拥有自己的全日制小语种教师队伍;四是学生学习小语种是不收费的;五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英语或小语种语言中选一门作为二外,坚持学两门外语;六是拟开办法语政府项目班。
三、开设特色课程,实现管理出特色、改革出效益
接下来是第三个问题:一所公办学校,为何能开设这些特色课程?也就是如何充分运用“自主管理,经费包干”,管理出特色,改革出效益?
(一)“一带一路”,未来之路,创新开设七门外语
我们要开小语种,首先想的是学生现在学的小语种十年之后到哪里去工作,所以我们在选择小语种的时候,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选择。
因为小语种是为“一带一路”培养懂语言的复合型人才的,事关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所以我们的小语种教学特色立即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成都市市长罗强、分管教育副市长刘筱柳等专程到学校慰问小语种老师。四川省教育厅和成都市教育局也陆续给我们落实了“四大招生礼包”(学校与省一级示范高中“四七九”同机会,面向全省自主招生1个小语种人才早期培养班,招生50人。与省一级、二级高中同批次填报志愿和录取,面向成都市中心城区招生,统招、调招比例1:1。与省一级、二级高中一样,统招计划的50%作为区域指标,面向武侯区招生)。武侯区教育局也积极指导和支持学校建成“‘一带一路在成都”校园微博物馆,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更加鲜明。
(二)减员增效,为扩大英语教师规模释放空间
学校育人目标要求将学生培养成掌握两门外语的国际人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是必须掌握的。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就必须实现小班制教学,这无疑要增加教师编制和费用。在非“两自一包”学校,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两自一包”的“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模式,让我们向管理要效益,进而将增加教师变为可能。
全校中层以上行政干部精简到6名。与武侯区同类型学校相比,我们至少减少了20个行政干部。这样,就可以多招15-20名英语教师,实现所有班级的小班教学。
(三)年级为主,分布管理,人人参与共同治理
我们只有三个行政部门,未来学校招满48个班后,行政管理干部也会控制在10名之内。那么行政干部这么少,如何管理,谁来管理呢?
以年级组甚至行政班为单位,采取分布式管理,让人人都参与管理,每个教师都是“管理者”,充分调动教师主动性,形成共同治理的模式。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共同治理使教师更有职业安全感、物质获得感、被尊重感、归属感、自我价值实现感,从而增强了队伍的稳定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自一包”体制下必然要面临的最大难题:公办学校聘用制背景下教师的稳定性问题。
(四)依据问题,主动认领,项目推动学术治校
项目制从学校的各类特殊需求和问题出发,让认领项目的教师人尽其才,有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还能增加收入,实现学术治校。今年,学校共有42位教师主动认领了42个项目,分别为创生型、幸福型、科研型三类。其中,创生型涉及校园美化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幸福型涉及提升教职工精神文化素质,满足娱乐需求等方面;科研型涉及教育教学微型科研等方面。
(五)人事财物权力下放,团队评价,文化治校
学校在“两自一包”体制下,采取分布式领导和项目制管理,就像一个大的“两自一包”学校下,有许多小的“两自一包”组织一样。每一个小组织从预算开始就按照自主管理模式运行,最终形成了一个大的充满活力的“两自一包”学校。
权力下放也真正激发了教师的活力,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校影响迅速扩大,在成都市教育界和社会中取得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誉。2018年,初一年级优秀率提升了13个百分点;2019年,初一新生优秀率就接近60%;高中招生超过重点线39分,跻身成都一流高中之列。
四、反思及展望
在“两自一包”管理体制下,学校的办学活力被激发,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进步;但是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它的成功还需要时间进一步检验。比如学校新建,教师们被创建名校的愿景激励,大家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争做学校的主人翁;但是,当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创业的疲惫感可能会增强,发展动力可能会减退。
无论出现多少问题,解决办法都需要在“两自一包”的管理体制下进行探索,我们将继续发挥自主管理的优势,面对新形势,寻求新思路,找到新方法。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