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030013)
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管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足部溃疡,主要病因有神经病变、缺血及感染[1]。糖尿病足病程较长,截肢率及死亡率较高,以综合治疗与预防为主,应积极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能改善患者患肢的血液循环,缓解下肢血管阻塞,减少缺血性与感染性病变[2]。中医认为,糖尿病足是因消渴日久,经脉瘀阻,血行不畅,加之热毒血瘀、气阴两虚,从而形成脉痹脱疽。针对该病病机,可给予具有健运脾胃、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的黄连温胆汤治疗,有标本兼治的效果。本研究探讨黄连温胆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65~85岁,平均(70.23±3.97)岁;糖尿病病程2~10年,平均(5.93±1.12)年。研究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3~82岁,平均(69.88±3.68)岁;糖尿病病程2~8年,平均(5.87±0.9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肢端发凉、足部溃疡、双足袜套样麻木、皮肤瘙痒等[1]。②中医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中热毒炽盛型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症见肢端坏疽,肉腐糜烂,灼热肿痛,疮面有脓性渗出,色紫黑,伴有高热,神昏,口渴多饮;舌紫暗,苔黄燥,脉细数[3]。③空腹血糖>7.0 mmol/L。④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精神性疾病者。②合并其他急性重症疾病者。③意识障碍或老年痴呆者。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治疗措施:给予胰岛素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009)控制血糖,每日肌内注射2 m L;对足部溃疡进行清创,清除坏死组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将血塞通注射液(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0135)2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50 m 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护理措施:定期检测患者血糖、血压水平,对疼痛患者给予镇痛处理;定时清除足部坏死组织,密切观察创口愈合情况;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疏导其不良情绪。治疗6周。
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黄连温胆汤口服和中医护理干预。黄连温胆汤处方:法半夏、黄连片、竹茹、枳实各10 g,陈皮15 g,茯苓8 g,生姜、甘草片各5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中医护理:①饮食护理。嘱患者饮食应定时、定量,禁止暴饮暴食,避免食用高糖、高热量食物。若患者足部溃疡或组织坏死程度较重,应摄入适量蛋白质,以提高营养水平,有利于创面修复。另外,还可食用豌豆、山药、葫芦及苦瓜等降糖止渴类食物。②情志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消除其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③康复训练。首先,指导患者将患肢抬高45°,保持2 min,以促进血液回流,然后垂足于床边静坐5 min,再进行屈伸运动和踝足部旋转,每个动作做10次。其次,指导患者进行甩腿训练,将一只脚垫高2 cm,另一只脚前后甩动,手扶椅子靠背,重复10次后换脚,反复练习30 min。对于足部创伤严重或肿胀严重的患者,以散步为主,避免剧烈运动。④穴位按摩。按摩涌泉,左右手交叉进行,每日10 min。此外,还可进行下肢推拿,即医护人员双手从患者大腿内侧根部不断向下推,直至到达脚踝,再从足部向上推至大腿根部,每次5 min。治疗6周。
3.1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②踝肱指数(ABI)。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日本林电气有限公司,Smartdop 45型)检测患者踝部胫后动脉或胫前动脉及肱动脉的收缩压,并计算其比值,即为ABI。ABI正常值≥0.9,若ABI<0.9,则存在肢体血管病变。
3.2 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拟定[3]。治愈:治疗后,患者足部创面完全愈合,足背血流通畅;显效:治疗后,患者足部创面愈合面积≥80%,足背血流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足部创面愈合面积为40%~80%,足背血液循环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足部创面无明显改善,患肢血流动力指标异常。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ABI比较 治疗前,两组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BI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AB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4 0.54±0.02 0.97±0.03△▲对照组 34 0.56±0.05 0.76±0.04△
西医认为,糖尿病足发病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机体血糖升高造成血流动力学异常,进而发生动脉硬化,引起下肢血管小动脉闭塞,使末梢神经感觉障碍,皮肤微血管发生病变。由于患者下肢供血不足或感觉异常,可能会出现足部溃烂、疼痛及感染症状,影响患肢的肌肉和骨骼,最终导致截肢甚至死亡。临床主要采用药物对症治疗,通过控制血糖、抗感染、扩血管,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加强临床护理,促进患肢溃疡愈合。
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脱疽”范畴,由血脉瘀阻、热毒蕴结及外感湿热所致,治疗时以通脉化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4]。研究显示,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糖尿病足能够改善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临床疗效确切[5]。黄连温胆汤方中,黄连清热解毒,法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连能激活脂蛋白酶,抑制血液中血小板凝聚[6-7];半夏、陈皮可促进三酰甘油水解,有助于降低血液和血脂黏稠度,避免形成血栓[8-10]。竹茹、甘草、枳实具有理气化瘀、活血通络的功效,其中竹茹能调节机体循环系统与免疫能力[11];甘草可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12-13];枳实可抑制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减少山梨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阻止肾小球基底膜、神经鞘膜等部位沉积,缓解周围神经病变[14]。茯苓有宁心安神、清热利水的功效,还有抗菌的作用[15]。诸药共用,共奏清热燥湿、理气化瘀、和胃健脾的功效。另外,情志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信心。穴位按摩、康复训练可以刺激局部肌肉,扩张足部血管,改善血液微循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16-1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何朋芝等[5]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组ABI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黄连温胆汤具有调节血液循环、增强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有利于保护胰岛细胞,增加葡萄糖转运。黄连所含的黄连多糖、小檗碱等成分可降血糖、扩血管、抗血栓及抗菌抗炎,能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性,保证抗菌消炎的效果,更好地缓解患肢血压,降低ABI[18]。
综上所述,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连温胆汤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ABI,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