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苏华
(东北大学理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
由于鼠对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已产生抗药性,且需要多次投饵,费工费时,已逐渐被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取代[1-2]。但试验表明,虽然与一代相比灭鼠效果更好,但大鼠普遍死亡时间较长[3-6]。近年来,人们对灭鼠剂的改性研究越来越关注,但大多数效仿国外产品,在成本上没有优势,且合成过程复杂。如图1所示,本文利用氟乙酰氯优良的杀鼠功效,将其作为毒性基团引入具有抗凝血性的2-二苯基乙酰基-1,3-茚二酮(敌鼠)分子结构中,得到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M1;并引入氟乙基得到杀鼠剂M2。对比两种新合成杀鼠剂的适口性、毒性和成本,以推动新型灭鼠剂的研究开展和应用。
图1 M1和M2结构式
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B200S-WEI电子天平,上海海康电子仪器厂;DZ-2BC真空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电动搅拌器,金坛市科析仪器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DHT型搅拌调温电热套,山东鄄城光明仪器有限公司;Spectrum One红外光谱仪(FT-IR),美国PE公司,固体样品采用KBr压片;ARX300核磁共振仪,瑞士BRUKER公司,以TMS(四甲基硅烷)为内标,CDCl3和DMSO为溶剂。试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商业购买并直接使用。
乙酸乙酯,分析纯,沈阳佳意佳试剂有限公司;丙酮,分析纯,湖北兴银河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沈阳力诚试剂厂;氟乙酰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2-氟溴乙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1 敌鼠钠盐的制备
将10 g购买的粗品敌鼠钠盐,放入35 mL丙酮中,25 ℃下搅拌溶解,过滤去除含有的杂质、无机盐类以及其他不溶物。滤后溶液进行蒸馏除去溶剂,得到纯度提高后的粗品敌鼠钠盐。再向所得的粗品敌鼠钠盐中加入50 mL蒸馏水,搅拌将其加热至60 ℃,使敌鼠钠盐溶解,再加入75 mL乙酸乙酯,充分搅拌20 min,趁热过滤及分液,将有机液在10 ℃下静置,观察有大量金黄色针状晶体析出,过滤得到产品,即为纯度在98%以上的高纯敌鼠钠盐[7]。
1.2.2 含氟乙酰基敌鼠抗凝血杀鼠剂M1的合成
将7.0 g敌鼠钠盐和80 mL四氢呋喃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并搅拌。将3.0 g氟乙酰氯逐滴加入到混合物中,并在67 ℃下搅拌4 h。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四氢呋喃,再向反应中加入水,分离出乳液固体沉淀,用60%乙醇水溶液洗涤,得到M1。
1.2.3 含氟乙基敌鼠抗凝血杀鼠剂M2的合成
向三口烧瓶中加入3.7 g敌鼠钠盐和40 mL四氢呋喃,搅拌溶解后向溶液中加入钠,回流5 h后过滤。向溶液中加入20 mL二恶烷和7 mL 1,2-氟溴乙烷,回流10 h。再加入7 mL 1,2-氟溴乙烷并回流8 h。将混合物在40 ℃、-0.09 MPa条件下蒸馏。用5% NaOH水溶液洗涤,干燥得到M2[8]。M1和M2的合成路线如图2所示。
实验动物褐家鼠为沈阳市捕获的实验室饲养种群,日龄 150~300 d,体重 150~200 g,雄雌各半(雌性不得怀孕),将不同性别和体重的褐家鼠均匀分成5组,每组10只。
图2 M1、M2化学合成路线图
1.3.1 摄食系数的测定
同时供给褐家鼠含毒和无毒的小麦毒饵,定时交换两种食物的位置,让其自由选择摄食,当出现中毒现象时停止实验。毒饵消耗量与空白饵耗量的比值即为摄食系数[9]。在使实验老鼠死亡的毒饵试验浓度下,摄食系数大于0.30则为A级,数值越大适口性越好。
1.3.2 杀鼠剂LD50测定
LD50为半致死量,指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的有毒物质的计量。由腹腔灌入1 mL剂量的药液,灌入时间为1~2 s,以死亡数为主要指标。采用寇氏法[10-11]测定含氟杀鼠剂M1与M2对褐家鼠的LD50。
M1、M2的摄食系数如表1和表2所示:M1和M2对褐家鼠的灭杀率均为100%,M1的平均摄食系数为0.73,M2的平均摄食系数为0.77,两者都大于0.3,表明M1和M2的适口性良好。
M1和M2的LD50实验结果见表3和表4。由表中数据得出,M1的半数致死量为1.99 mg/kg,低于M2的2.59 mg/kg,说明M1的药效强于M2,这是由于M1的空间位阻小于M2,含氟基团的活性增强[12],毒性增强。
M1和M2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图3表明合成的M1和M2对褐鼠死亡时间均集中在2~3 d,说明两种药物对褐家鼠的毒性均较强。
M1和M2的LD50分别为1.99 mg/kg和2.59 mg/kg,平均摄食系数分别为0.73和0.77,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并表现出较好的急性药特点,取得了预想的效果。因为氟乙酰基的空间位阻小于氟乙基,M1的LD50值较小,毒性较强。
表1 M1摄食系数的测定结果
表2 M2摄食系数的测定结果
表3 M1的LD50测定
表4 M2的LD50测定
图3 不同剂量的M1、M2作用于褐家鼠的死亡时间和死亡数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