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医家王仲奇治疗咳嗽用药规律分析

2020-10-30 05:35郭锦晨李家劼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频数医案肺气

周 桥,王 键,郭锦晨,李家劼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

咳嗽,是多种肺系病的常见症状,中医认为咳嗽的病机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常以祛邪利肺或祛邪扶正法治之。《活法机要·咳嗽》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是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而咳,动于脾湿因咳而为嗽也”,阐述了咳嗽的病机,咳与嗽的区别,咳嗽与痰湿的密切关系[1]。王仲奇,安徽歙县北乡人,出生于中医世家,是“新安王氏内科”的第4 世传人,凡行医40 余年,闻名沪上,其临证病例由后人整理成书,即《王仲奇医案》[2]。医案特列“咳嗽”一章,记载了王仲奇辨治咳嗽的宝贵经验。现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其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研究资料来自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年出版的《王仲奇医案》,将书中咳嗽一章的前75 张处方用药进行整理归纳和筛选,得到中药135 味,使用频数922 次。

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3]咳嗽的诊断标准:咳逆有声,咯痰,或伴喉痒。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常伴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常伴其他脏腑失调的症状。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选医案确诊为咳嗽;处方有效者;药物剂型统一为汤剂;有多次就诊记录者,且每次就诊记录均可作为新的处方收录。

排除标准:医案记录中疗效不明确者;药物剂型不明确者,或方药不全者;处方无效者;重复收入者。

1.4 数据规范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与《中药大辞典》[5]及“十三五”规划教材《中药学》[6]对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对涉及炮制方法(如“蒸百部”“煅鹅管石”)、道地药材(如“潼沙苑”“新会皮”)、取用特殊部分(如“瓜蒌皮”“银杏肉”)或使用别名者(“鸡距子”“玉苏子”)等均规范为同种药名。针对处方中出现的复方,如琼玉膏、七味都气丸将其展开为熟地、人参、茯苓、蜂蜜,或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五味子等。

1.5 数据挖掘

频次分析:将数据处理后输入Excel 2010 表中,建立数据库,得到药物使用类别及使用频次情况;药对分析:采用SPSS 22.0 中的分析模块对常用药物进行分析,归纳出常用的药对;因子分析: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药物因子分析。

2 结 果

2.1 常用药物频数分析

处方中使用频次超过10 次的药物如表1 所示,使用频数超过30 次的有茯苓、杏仁、薏苡仁、石斛、紫菀、款冬花。药物类别有补虚药、清热药、止咳平喘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等17 类(表2)。

表1 使用频次≥10 的单味药物频数表

2.2 常用药对频数分析

通过SPSS 软件分析,得到王仲奇治疗咳嗽的常用药对 27 组(表 3)。

2.3 因子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实现药物因子分析,Kaiser-Meyer-Olkin 值为 0.595,Bartlett 检验:χ2=815.537,df=378,表明可进行因子分析,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将特征值-元件号码变量形成图像,得到碎石图(图1)。选取载荷系数>0.5 的药物变量,对28 味药物进行KMO 和Bartlett 检验,共得到9 个公因子。药物在空间结构上的分布,图中空间上距离较近的点代表某一因子,如F1 桑白皮、射干、杏仁、紫苏子在空间上距离较近,F2 款冬花、百部、冬虫夏草在空间上距离较近。结果见图2 和表4。

3 讨 论

肺为华盖,朝百脉,不耐寒热,易受内、外邪气侵袭而致宣肃失司,肺气上逆。《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中医认为,咳嗽的病位在肺,与五脏六腑相关,凡脏腑不安导致肺气不清,失于宣肃皆可引发咳嗽[7]。从频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到,使用频数最多的药物是茯苓,为利水渗湿药;使用最广泛的药类为补虚药,而非止咳平喘类药物,这也印证了中医治疗咳嗽与西医治疗的差别,即中医治疗咳嗽并非一味地止咳镇咳,而是注重因势利导,利肺化痰,给邪气以出路。王仲奇常以轻宣治咳,如以轻清之品杏仁、桑叶、牛蒡子等轻宣肃降,入上焦宣泄肺气。咳嗽病位在肺,属上焦,其位居高,用药多取轻清上浮之物,好比羽毛之轻扬,可达上焦,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病法论》云“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道明了上焦病咳嗽的治疗原则[8]。外感咳嗽,初起之时应轻清发散,不宜苦重。其次,注重脾为生痰之源的理论运用[9],常用茯苓、生苡仁运化脾气以杜生痰之源。再次,咳嗽日久,耗伤肺气、肺阴,甚则及肾,肾阴亏损,补虚药常用石斛、冬虫夏草、北沙参之类滋补肺肾以养肺胃之气,以甘草、白术、黄芪健脾益气[10]。

表2 所用药物类别及频数表

表3 常用药对频数分析

图1 咳嗽处方因子分析碎石图

图2 旋转空间中的成分图

通过常用药对频数分析表可以发现,王仲奇常将利水渗湿药与止咳平喘化痰药结合使用,痰水同源异流,化痰和利水并治[11],如茯苓-杏仁、茯苓-薏苡仁、茯苓-紫菀、杏仁-薏苡仁等。因子分析得到9组相关药,F1:桑白皮、射干、杏仁、紫苏子,止咳化痰、降气平喘、清热解毒,适用于肺热咳嗽;F2:款冬花、百部、冬虫夏草,滋阴润肺、降气平喘,适宜于肺阴虚之干咳;F3:薏苡仁、紫菀,同时运用利水渗湿药与止咳平喘药治痰;F4:远志,咳嗽频数或剧烈常常影响夜间睡眠,远志辛苦开泄,微温通散,入心、肺、肾经,交通心肾以助安眠,又能祛痰消肿[12],《药品化义》言“以此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魄自宁也”;F5:鹅管石、远志,在F4 的结果上加入一味鹅管石,温肺壮阳,平添温化痰饮之效;F6:桑叶,甘苦寒,甘寒凉润肺燥,苦寒清泄肺热,适宜于肺热或燥热伤肺伴咳嗽少痰、咽痒者;F7:谷芽、白薇,痰湿困脾,脾失健运,宿食停聚,常以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白薇可清泄肺热、透邪外出,适宜于肺热咳嗽兼见食积者;F8:续断,苦辛甘微温,归肝、肾经,能补肝肾、强筋骨,适宜于咳嗽日久,肺肾亏虚者;F9:海蛤粉,味苦性寒,入肺经,善清肺热兼化痰,能治疗痰热壅肺,痰喘胸闷或炭火灼烧肺络之证。

针对咳嗽,王仲奇主张用轻清之品轻宣以透邪外出,在健脾益气基础上,将利水渗湿药与止咳平喘药配伍使用,标本同治,使脾气健运则痰无所生,利水化痰则痰饮可去。肺热以清泄,燥以润,虚以补,咳嗽日久气血郁滞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助肺气宣通。根据病因病机灵活加减,外感加以解表,食积加以消食等。综上,运用因子分析挖掘出王仲奇辨治咳嗽的用药规律,对指导临床咳嗽的辨证与治疗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频数医案肺气
数据库技术在古代中医医案整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中医“五辨”思维探讨医案研读方法*
读中医医案应去伪求真*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人到中年补肺气
人到中年补肺气
频数与频率:“统计学”的两个重要指标
调肺气先要通鼻窍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