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地方普通话”的主要特点

2020-10-30 13:10林清书
莆田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莆田声母普通话

林清书

( 龙岩学院 学报编辑部,福建 龙岩 364000 )

一、 莆田 “地方普通话” 的定位

“地方普通话” 是指汉语方言区的人所说的带有方言的口音、 词汇和语法成分的二级乙等以下的普通话,它是在以汉语标准语为模仿对象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方言区的人已经尽可能排除方言的影响,只有少数方言成分进入了当地人所说的普通话。

莆田 “地方普通话”,是以汉语标准语为模仿对象习得的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带有少量莆仙方言成分。 在语音、 词汇、 语法和语用等方面带有莆田方言和地域文化特点。 莆田人在长期的普通话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接近汉语标准语的、 地域特点鲜明的对外交际用语,即莆田“地方普通话”。 莆田 “地方普通话” 的共性是主要的;也有差别,如涵江区和仙游,沿海和山区,会有微小的差别;个体的不同经历,也会造成一些差别。

莆田 “地方普通话” 值得深入了解和研究,在推普、 普通话水平测试、 方言和地域文化研究等诸方面,都有一定的应用和学术价值。

本文调研对象包括长期在莆田生活工作的当地人①和在莆田出生长大后长期在外地生活工作的新移民②。

二、 莆田 “地方普通话” 的语言特点

1. 主要语音特点

把其他闽方言声母s 念成 [ɬ],这是莆仙方言跟其他方言区别开来的最主要的特点。 包括中古 “精清从心邪崇生船书禅以” 等声母字,如:“澡燥悄俏坐皂锁蓑伞新宿谢斜袖囚词事镯沙傻山色蛇舌食舍水烧树赊成诚痒蝇盐檐榕” 等,大约500 个字。[1]

但是,在莆田 “地方普通话” 中,zh、 ch,一般说成 z、 c,q 和零声母字一般也不会念成[ɬ]。 只有个别年纪大的老人(70 岁以上,如仙游胡老师②;林峰村程阿婆①等),在说普通话的过程中,偶尔将部分 sh、 s、 x 声母字念成类似[ɬ] 的音,不是那么明显,如: “烧水、 宿舍、新伞” 等等。

刘福铸教授认为,莆仙人 “地方普通话”中都没有 [ɬ] 这个边擦音声母,如 “思想” 只会念 “资想”,“老师” 会念 “老资”,因为平翘舌不分。 如,x 声母字,只会念 h 或 z 声母。比如 “新伞”,会念成 “金咱”。 可能是发音方法与普通话声母发音方法太过于悬殊,只能以相近声母替代。③

黄国城认为,莆田人比较独特的学习普通话的难点主要有:

声母方面,把 j、 z、 sh 念成 x、 s、 zh,如把“今年、 工资、 梳头” 念成 “新年、 公司、 猪头”;把 x、 s、 sh 念成 j、 z,如把 “新伞” 念成“金咱”,“思想” 念成 “资想”,“老师” 念成“老资”,等等;把部分 x 声母字念成 q 声母字,如把 “喜事” 念成 “启事” 等等。[2]

韵母方面,经常把iang 念成ian,如把 “新娘、 水箱、 汉江” 念成 “新年、 水仙、 汉奸”;把 h+uei 念成 h+uai,如 “灰回悔会汇” 等;把ia 念成 ie,如把 “下车” 说成 “卸车”;把 ua念成uo,如把 “冬瓜” 念成 “东郭”;仙游人容易把 uan、 uang、 uen、 ueng 与 ong 相混,如把“专心、 光明、 吞并” 说成 “中心、 功名、 通病”[2]。 有一个广泛流传的例子: “你钱给我,我蔗(嫁)给你!”[3]说明个别 e 韵母字,容易念成ia。 在普通话稍好一点的莆田人口中,不会出现这样的例子。

声调方面最突出的是,阳平和上声不分,如“南海—男孩”,“地痞—地皮”;上上相连,两个字都变成了阳平: “领导、 海水”;入声调带进地方普通话,也是普遍现象。[2]

本文涉及的语音、 语法和语用方面的语料提供者,多数是60 后。 他们说的普通话,相对比上一代好。 比如长期在龙岩工作的唐老师、 许老师和吴老师都是60 后,他们说的普通话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

把 iang 念成 ian,如: “怎么讲” “莆田仙游基本上都一样” “夏天非常凉快” “教学工作量”“最好是两边扣球” 等,其中的 “讲、 样、 凉、量、 两” 等字,韵母都像 ian;④把 uai 念成 ue,如 “打快球” 的 “快”;还有 “乖、 拐、 怪、外” 等;④

把 ui 念成 ue,如 “拦网大家都会” 的“会”,还有 “灰、 回、 悔、 最、 罪、 推、 对”④等;

保留短促的入声韵和入声调,如 “直接”,念成 zik jiek,“玉” 说成 ik;⑤

下面是莆田工艺美术城珠宝中心店主说的一段莆田地方普通话的录音:

这个是寿(so)山(san)石(sik)。 这个算两(lian)百(bak)八(bak)十(sik)块(kue)。 这个是我自己喜欢摆设(sek)一点东西(xī,不是轻声)。那个是玉(ik)石(sik)的。 这个是真一点,心情吗,喜欢就摆设一点。①

50 后的陈老师,莆田人,长期在泉州工作,他也一样把 “两、 象和讲” 等iang 韵母字念成ian,如 “这两个字” “表象” “我就讲到这里了”;把 uai 韵母字 “怀” “怪” 念成 ue,“我很怀疑” “你说奇怪不奇怪呢?” 声调方面,本该去声的字,念成升调,如 “又要”,前面一个去声 “又”,念成比较短的低降调,后面这个去声“要”,居然念成较低的升调。⑥

出生于1978 年的画家吴俊勇②,能够清楚地区分f 和 h 声母字。 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ang 与 an 相混,如 “项、 想象、 两、 荒、 亮”等;iao 的开口度稍微高一点,如 “庙、 钓”等;声调方面,个别轻声字,配上了声调,如“耳朵”,“朵” 字念成平声 dō;“蛇的尾巴有个喇叭”,“喇叭” 念成平声,变成 lābā。[4]

总的来说,上述三位 50 后、 60 后和 70 后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所说的莆田 “地方普通话”差别微小,参照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相当于三级或三级以下水平。

2. 主要词汇特点

莆田 “地方普通话” 词汇特点,主要体现在词汇的构成方面。 主要就是莆田当地的地名、人名、 物产名称、 方言熟语、 歌谣、 民间信仰等方面的词汇和短语。

“莆田县境内有浦、 浔、 步、 渚、 埭等名的地方,原来都是海潮出没之处,如今的芦浦、 岩浔、 中浔、 澄渚、 七步、 清浦当时都在海滩中。”[5]这些地名具有明显的沿海地区的地域特点。

把车站称为 “车头”,火车站为 “火车头”,汽车站为 “汽车头”,汽船码头为 “汽船头”,电话室或打电话的地方为 “电话头”。 这里的“头”,有人认为是词尾,既然有很实际的意思,可以用 “站、 室、 地点” 等意思来代替,就是一个实语素。⑦

地点名词在地方普通话中有一定的使用需要,所以自然会进入地方普通话之中。 如图1,“车头农资店”,就是 “车站农资店”。

图1 车头农资店 (车站农资店)⑧

物产方面,莆田体现了山海特色,如南日岛鲍鱼、 文旦柚、 书峰枇杷,等。⑨

部分大家耳熟能详的或者地方性很强的熟语歌谣,也会不自觉地进入莆田地方普通话之中。比如关于台风的熟语,是沿海地区居民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会很容易被莆田 “地方普通话”吸收。 如:

六月无好风,七月无好雨。[6]7

六月台风生九子。[6]7

莆仙物产、 美食类的熟语,地方特色鲜明,比如:

鲤鱼头,鱿鱼尾。[6]29

枫亭糕,度尾柚。[6]33

男婚女嫁的熟语,最能体现本地特色。 莆田男子过去喜娶本地的女子,所以就说:

本地牛食本地草。[6]50

“妈祖文化” 中,地方性特点鲜明的语词,产于此地,用于此地,是妈祖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用普通话推介妈祖文化的时候,也就只能原样照搬。 天后祖祠在贤良港,贤良港东侧海中有处“三炷礁” (图2),传说正是因为有这天然 “三炷香”,妈祖才诞生在港里。

图2 三炷礁[7]1

妈祖庆诞科仪的相关语词,如 “福首、 鼓头班、 吟诵乐” 等,也是随着妈祖文化的传播逐渐口语化。

福首又称社首、 会首、 炉主,是专门负责社庙祭祀及社内公益善事的头领。[7]237

贤良港每个社的宫庙都有相对固定的鼓头班。 鼓头班,即民间音乐吹打班,有的也称金文班,是专门在宫庙庆诞时应信众还愿需求而献乐演奏的乐队。[7]237

吟诵乐,实际上是以近于同样的音调,用方言快速地念诵经文,形成近于直线的旋律线条,由道士通过轮流吟诵形成不同音高关系。 至于将它称乐,因用方言吟诵,受方言基本声调的影响,道士在念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旋律,但不是固定的。[7]247

“伏机救亲”,是妈祖文化中的传说:

有一年秋天,林默的阿爸林愿、 阿兄洪毅、 阿姐秀香,都要北上捕鱼。 林默知道了,劝阻道: “阿爸、 阿兄、 阿姐,近日有海妖作浪,你们不要去出海。”

她的阿爸看了她一眼,说: “你不要 ‘打彩市’ (说不吉利的话)。 我在岛上半辈子,什么天气都见过。 今天风平浪静,怕它什么?”⑩

其中 “伏机救亲、 打彩市、 阿兄、 阿姐”等,只要进入普通话的交流之中,都是地域文化色彩浓厚的语词,由莆田人用带有莆田口音的普通话说出来,就是莆田 “地方普通话” 的语词。

3. 主要语法特点

莆田 “地方普通话” 的语法特点,是莆田人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不自觉地带上的莆田方言的个别词法和句法。

在构词方面,有一些带词缀的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容易进入莆田 “地方普通话”之中,如:

外头孙(女儿的儿子)、 菜头(白萝卜)、年头(年初)、 干部体(有干部的样子)等。

下面的例子,体现了莆田 “地方普通话”语法特点。

赖老师: “那个企业同事讲,我们现在的那个那个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上80%以上,大家都是别墅啦! 除非有的人没去做。房子都盖起来。 我的过去那个呃90 年代初盖的,盖一层,原来算是比较好的。 我现在最差啦! 因为我们到外面,几个兄弟都在外面,也没人,没人去盖。 现在的人都盖。 我一个同学,盖了一栋房子,单单外面装修,他刚过来,一做就是一栋别墅,光盖的钱就花了100 多万,盖一座房子,这个山区里面盖一座房子花了300 多万,在北京工作。 我不是说没钱嘛! 还在那吃都吃不饱。”

“除非有的人没去做”,“做”,盖房子,建别墅,承上省略宾语 “别墅”。

“一做就是一栋别墅”,“一……就是”,表示让步关系的句式,这里放上 “做房子” 的“做”,就显得很有特色。

“光盖的钱就花了100 多万”,“光……就”,相当于 “仅……就”,“光盖的钱”,排除了装修装饰等,意思是毛坯房的造价就花了100 多万,不包括装修的钱。

“还在那吃都吃不饱”,“都……不”,表示让步关系的句式,意思是,连吃饱饭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建新房了。

唐老师: “再厉害的球,一到我的手上就变柔掉。”②

意思是,即使对方发来的最凶猛的球(气排球),经过我的巧妙化解,也就成了强弩之末。动词短语之后加上 “掉”,表示程度或结果,是福建 “地方普通话” 常见的现象,但是 “掉”跟 “变柔” 搭配在一起,却显得很奇特,极具莆田 “地方普通话” 特色。

三、 莆田 “地方普通话” 的语用特点

语用,主要是表达、 修辞的问题,跟地域文化有关,跟方言有关,也跟个体的经历修养有关。 下面通过一些个案,讨论莆田 “地方普通话” 的个别语用特点。

赖老师: “那时候就是没脸! 你政治考了34 分,笑话!”

那时候就是很丢脸,很没有面子,政治才考34 分,简直就是闹笑话! “丢脸” “没面子”,说成 “没脸”,特别少见,也许只有莆田人才这样说。

赖老师: “英语第一次考几分? 考9 分。第二次考14 分,进步一直进步下来,然后考两三年。 那第一年考多少不记得。 第一年那不及格,于是讲啦,一辈子都是奋斗出来的。”

“进步一直进步下来”,考试成绩逐年进步!

“那第一年考多少不记得”,总分考多少不记得了。

“第一年那不及格”,总分不及格。

“于是讲啦”,所以说。 初步调研表明,莆田人和闽南人都喜欢说 “于是讲啦”,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语。

四、 结论

莆田人所说的 “地方普通话” 的特点,主要就集中在: 个别语音,一些地域性强的、 普通话中很少会出现的词汇或短语,个别词法和句法,少数习惯性的表达和修辞方式等方面。

事实上,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土话区域,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生活经历,长期生活在莆仙地区或长期生活在外地,这些因素导致具体的个体所说的莆田 “地方普通话” 会有所不同。199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确定在校园和师范院校全面推广普通话,如果以此为界,从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到1992 年为推普第一阶段,之后为第二阶段,那么本文的语料提供者主要是60 后,大致上能够代表第一阶段推广普通话的成果 。 义务教育阶段正好处在推普第二阶段起点的80 后、 90 后,普通话已经越来越好,能达到二级乙等以上的人越来越多了。 莆田地方戏、 地方历史文档中,保留了以前官话的语料;莆田人对外交流的 “官话”,或许可以称之为 “莆田人所说的官话”,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

因此,本文涉及的语料,还不能全面覆盖莆田 “地方普通话” 的情况。 只有对莆仙方言和莆田人所说的 “地方普通话” 深入调研,才能对莆田 “地方普通话” 有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注释:

① 程阿婆,莆田荔城区西天尾镇林峰村(北螺村)人,70 岁;莆田工艺美术城珠宝中心店主,70 后;2019年5 月采访。

② 赖老师,60 后,福清工作;唐老师、 吴老师和许老师,均为 60 后,龙岩工作;画家吴俊勇,北京杭州等地读书工作;仙游胡老师,在武平教书约十年,后回仙游工作。

③ 刘福铸教授2020 年6 月5 日提供的参考意见。

④ 用k 代替国际音标 [ʔ]。

⑤ 胡威 《莆田方言单字声韵调配合表》,《莆田文史资料第九辑·莆田方言研究专辑》,1984 年 12 月,105-130 页。

⑥ 陈老师,男,莆田人,50 后,长期在泉州工作。

⑦ 朱源 《莆田话 “头” 字的研究——莆田话构词能力最强的词尾之一》,莆田文史资料,第九辑,莆田方言研究专辑,151 页。

⑧ 静默. 莆田人的普通话真的不普通啊。 (2017-11-24) https://bbs.0594.com/thread-507995-1-209.html.

⑨ 莆田市人民政府网,走进莆田 http://www.putian.gov.cn/zjpt/.

⑩ 天下妈祖网,老周讲故事,故事二:伏机救亲(2018-08-24)http://www.mazuworld.com/index.php? a=show&c=index&catid=45&id=10322&m=content.

猜你喜欢
莆田声母普通话
声母韵母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声母歌
莆田“上刀梯下火海”过元宵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莆田闹元宵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