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创新探究

2020-10-29 22:18郭琪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郭琪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及法治素养为目标,在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能够起到关键作用。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也逐渐得到重视,如何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德育优势,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已成为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创新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助力其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同步提高,同时也为其学科核心素养及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需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坚持立德树人,明晰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具体情境去体会道德与法治的力量,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实现全面发展。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2016年秋季正式启用的《道德与法治》是对过去《品德与生活》的一种升级。仅从教材名称分析,现在的《道德与法治》除了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以外,还强调了法治观念的渗透,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法治教育的重视,与当前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愿景高度相符。

该学科需要培养的素养众多,最核心的素养主要有如下几点:①良好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友爱等优良的个人道德意识。②正确法治观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知法用法观念,初步形成法律意识,懂得用规则去规范自己在生活中的行为。③健康生活习惯。培养学生早睡早起、文明卫生、积极锻炼等有益于健康生活的习惯性行为。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创新策略

1.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体现核心素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需要明晰教学目标,才能让教学活动更有方向,也能更直观地感知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差距。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一定要在教学目标以及各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中体现核心素养。比如,针对《慧眼看交通》这节课,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当是“结合教材内容,针对本地交通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意见”。如此一来,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产生兴趣,有效提升其“实践创新、问题解决、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去制订解决方案”的核心素养,也能促进其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又如,针对《我爱我们班》设计教学目标,可集中在“关心集体,看重班级荣誉”方面,让学生产生关爱集体的责任感。由此可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设计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2.利用故事、儿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以绘本故事、儿歌等形式出现,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而故事与儿歌凭借着生动形象的特点,也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故事、儿歌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比如,在讲解《我不拖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对“寒号鸟”的故事重新改编,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影像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当学生都知道了寒号鸟是因为没有及时修筑自己的窝而被冻死时,也就深刻明白了“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自己的感受,认识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3.打造生活课堂,渗透道德意识,提升核心素养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任何事物都能成为学习对象,教会我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衍生“社会即学校”的理论,认为教育不得与社会、生活相脱节。因此,教学不能只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要在贴合小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让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实现品德修养、法治意识的发展。

其一,体验实际生活,体悟道德认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涉及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意味着儿童优良道德品质的养成一定要在生活中亲身感受才能实现,而且感受越深、越细,其道德体悟会越强烈。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把握好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教材与学生生活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感知活动当中去体悟道德、体验规则意识。比如,在讲解《我们小点声儿》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前用手机拍摄学生在教室、图书馆大声喧哗的情景,然后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谈一谈观后感。学生看到视频后纷纷表示:“太吵了,什么都听不见。”“声音太大,没办法专心看书了。”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会给他人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自己在公共场所应该如何表现呢?”通过将生活情境直接摆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知晓在公共场所需要安静,如果有话要说,需要出去说或小点声,不能影响他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明显看到学生道德认知和规则意识的提升。

其二,模拟生活情境,深化道德认识。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实际去进行教学情境模拟,让学生在情境当中受到感染,对生活有更深的体验与感悟。比如,在讲解《我们不乱扔》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形成鲜明对比的两组图片去呈现生活中的差异性情境。第一组图片是教室中杂乱摆放的桌椅、没有擦干净的黑板、散落在地的扫把与纸屑;而第二组图片是美丽的学校花园、干净整洁的教室、一尘不染的楼道。在学生观察图片以及相互讨论之后,教师询问他们的心理感受,着重引导他们说出理由。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更愿意在哪一组图片中的环境去生活和学习呢?”学生给出的答案也非常一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组,理由是“在这样的教室里学习,我的心情都是舒畅的”“这样的环境太漂亮了,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在学生初步形成了价值观念之后,教师便可总结:“干净优美的环境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能愉悦心灵;脏乱差的环境则对我们的身心有害。但你们知道第一组图片中脏乱差的情况是谁造成的吗?”学生回答:“小朋友们不讲卫生、随地丢垃圾……”通过生活情境的模拟,在层层引导下,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引领其价值观念的正确树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責。教学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深化以及规则意识的提升。

三、结语

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基础阶段,小学的教育工作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成长有着深远影响。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一门顺应时代发展而诞生的新课程,需要高度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喜好等因素,构建更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更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创新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军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转型的思考——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 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11):24-26.

[2]郭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J ].才智,2019(27):107.

[3]吴周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J ].亚太教育,2019(08):19-20.

[4]闫美丽.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 J ].华夏教师,2019(14):70.

[5]刘洪冉.试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J].中国校外教育,2019(12):44-45.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小学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