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想象:田园生活类短视频媒介景观呈现

2020-10-29 05:46岳文文
今传媒 2020年9期
关键词:短视频

岳文文

摘 要:以“李子柒”为代表的田园生活类短视频向我们呈现了唯美意境的乡村图景,构筑了悠闲、惬意的田园生活。在对这类视频作批判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田园生活类短视频呈现的内容是“他者”对乡村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融形成的媒介形象。同时,视频“爆红”构筑的融合媒介景观则是现代社会“对抗现代性”意识的隐性表达。

关键词:媒介景观;短视频;“他者的想像”;现代性反抗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9-0022-03

2019年,网红李子柒因为其制作的视频在国外社交媒体上获得广泛传播和称赞而引发热议,李子柒的视频还频频被各大主流媒体点名表扬。《科技日报》在2019年12月20日的报道中称赞李子柒在视频中的形象是“莫言诸事浮躁,我自气定神闲”[1]。同期,《长江日报》将李子柒的视频作品称为直播时代的“田园诗”[2];《北京商报》则称赞李子柒的视频给人一種“文化润物无声”的感觉[3]。在这些报道中,李子柒的视频被冠之“田园生活类”作品的称谓。在抖音、微视等手机短视频平台上,田园生活类短视频动辄获赞10万+,观看人数和热度一直很高。在长久的媒介生产中,乡村一直是“他者的想象”中的样态。这类视频呈现的田园美景以及舒适惬意的生活并非乡村生活的真实图景,但正好契合了快节奏生活下的现代人的向往和想象。这一媒介景观呈现的是真实与虚构交织而成的人物景观,以及“他者的想象”与现实交融建构出的视听景观。同时,视频“爆红”构筑的融合景观是现代社会“对抗现代性”意识的隐性表达。·

一、 人物景观:真实与虚构的交织

在社会媒介化、媒介景观化的当下,人们在接收外界信息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再亲身进入现实场景中,完全可以通过媒介化的信息传受机制来完成。在短视频时代,媒介景观已经成为社会视觉聚集的基础,景观的本质是以影像为中介的同一视频平台上“观众”之间社会关系的呈现。田园生活类短视频作为一种媒介景观,视频中呈现的人物景观是主体性的媒介化表达,也是与视频内容相辅相成的虚构形象。不仅仅是视频主体,受众的人物景观化也是真实与虚构交织的产物。

(一)创作者:视频主体自我景观化

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媒介景观是名人文化,也为受众提供了时尚、外形和人格的塑造模型。在媒介景观世界里,名人跨越了从娱乐、政治、体育、商业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类型”[4] 。即使在短视频时代,媒介内容仍然存在着很多“艺术创作”的成分。视频创作者“精耕细作”将主题独到、内容充实的作品发布出来。现存爆红的田园生活类短视频中的人物大多是创作者精心设计出来的形象,是视频创作者自我景观化的结果。例如,ID“婵子姐姐&弟弟”的视频中建构出的美食家姐姐形象和天真烂漫的小吃货弟弟形象,就是视频内容主体自我景观化的确证。通过紧凑的媒介内容呈现,自我景观化的形象得以确立,视频的风格也就基本达到统一化。

(二) 受众:畅想与替代性体验

在浮躁、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中,人们对“采菊南山下”的田园生活有着美好的畅想,以及体验的愿望。当这种体验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观看田园生活类短视频是成本最低的替代性体验。在观看这类视频时,受众一边畅想着自己心目中田园生活的样子;一边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进行角色代入,将视频主体想象成自己,完成替代性体验。对于诗意的田园生活,受众本就有着自己的想象,甚至是向往。视频中精心设计的取景、镜头选择、角度甚至光线,都是以受众对乡村田园生活的想象为依据的,都是虚构的真实场景。这种真实和虚构交织完成的媒介化作品满足了受众的畅想,同时,极具体验感的主体性景观化呈现又强化了受众的替代性体验,建构了新一轮的受众畅想,从而形成受众黏性。

二、 视听景观:他者的想象与现实图景的交融

在诗句中,诗人被贬谪至乡居,借诗抒情,诗中的田园生活总是美好的、惬意的,给远离官场的诗人以慰藉。例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王维诗中的终南山、孟浩然向往中“故人的山庄”。在欧洲古代田园诗的鼻祖忒奥克里托斯诗中,西西里也是一派清新可爱的农村形象。现代田园生活类短视频中的乡村生活也是一副“岁月静好”的画卷。可见,古今中外关于田园生活的艺术作品都满含着“他者”对乡村的想象,这些想象中略去了乡村简陋、脏乱的一面,留下我们向往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图景。在他者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融下,媒介呈现的视听景观在场景和背景音乐上都下了“功夫”。

(一) 场景选取:诗意田园的形象建构

田园生活类短视频非常讲究意境和画面美感,从取景到构图都要经过斟酌。视频建构的场景和画面给人一种“诗意”田园的形象。在李子柒的视频就是典型的诗意田园形象建构。李子柒的视频中,每一帧画面都在构图、光线、拍摄角度上做好了斟酌,画面的美感和艺术性大大提升。从“他者的想象”角度来讲,这种建构出来的诗意田园形象既是视频创作者审美和艺术性的体现,也是对受众向往中的诗意乡居的呼应。

同样是以“乡村”作为建构对象的视频创作者华农兄弟则选择了与田园生活类短视频不同的路径,他们通过单纯的搞笑和“土味”来博得关注。在这类视频中,乡村作为“他者”是无序、滑稽的形象[5]。视频创作者对田园生活类短视频中的“诗意乡居”形象进行了解构,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媒介化景观。但是,这类视频的爆红并没有影响到受众对田园生活类短视频的热情。即使很多受众已经知道“诗意田园”是建构出的形象,仍然对观看田园生活类短视频津津乐道[6]。这种情况下,田园生活类短视频构筑的媒介景观是他者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下的诗意“彼岸”,是受众面对紧张的现代化生活时心灵的“栖息地”。

(二) 背景音乐:春风化雨的轻柔原声

除了场景之外,田园生活类短视频的背景音乐配合着诗意的场景,也基本会使用春风化雨般的轻柔原声。有些原声是视频创作者拼接的轻音乐,有些原声是取材于大自然的声音后剪辑在一起。这些轻柔的背景音乐让视频的诗意性和舒适感更强烈,增加了视频的叙事张力和受众体验的融入感。虽然说背景音乐往往是配合视频内容而生的,但是音乐因其特有的属性也在作品中具有独立的表意能力和叙事方式[7]。在婵子姐姐&弟弟的视频作品中,背景音乐的插入恰好与视频内容呈现的大山、流水、梯田、竹林等契合,虽然音乐略显机械性,但背景音乐确实令受众更有代入感。音乐的独立表意在不影响视频叙事表达的基础上,也在向受众呈现一副美好、清新的田园图景,让受众闭上眼睛依然能够体验到那份安静、惬意的田园生活。例如,李子柒在视频中使用从大自然原声中剪辑得来的背景音乐,音乐在离开视频内容的时候依然可以独立叙事,把听众代入“涓涓溪流”“夏日院落”“秋风落叶”等意境中,还给视频内容的呈现增添了几分诗意。

优秀的视频作品必然是视听景观交织、融合的结果。背景音乐的契合让视频的艺术性得到提升,同时,视频内容的呈现又进一步扩大了音乐的内涵。田园生活类视频的视听景观是叙事手段,更是现代人对浮躁的心灵在作品中得到净化的奢求。景观呈现的是现实乡村图景的部分,是现实图景与“他者的想象”中诗意田园的结合体。

三、 融合景观:“对抗现代性”意识形态的隐性表达

美国学者阿帕杜莱对“媒介景观”作了具象化的表述,他认为:“媒介景观,一是指生产和散布信息的电子能力的分配(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日益大众化)产生的图景;二是指这些媒介所生产出的世界影像。田园生活类短视频作为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技术普及的产物,视频呈现出的图景仅仅是媒介图景的一部分内涵。田园生活类短视频作为媒介内容在爆红的同时产生的世界影像也是田园生活类短视频呈现的媒介景观。视频内容构筑的田园形象以及这类短视频爆红反映和呈现出的世界影像交相融合,建构出特性化的融合景观。

在身心关系的解放过程中,艺术感赋予人类一种自由感。在虚构的艺术世界里,主体与压制自由的社会因素和解,通过艺术呈现和接收的方式实现主体性意识形态的表达。在充斥压力、紧张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心目中的“诗意田居”往往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落脚,只能在心里、梦里徜徉。这份对“诗意田居”的向往和想象成为人们“对抗现代性”的心灵栖息地,成为人们心中的“彼岸世界”。在田园生活类短视频中,这种“对抗现代性”的烦恼和压力暂时得到了紓解。不管是对视频创作者主体来说,还是对热衷于观看田园生活类短视频的受众来说,田园生活类短视频呈现的融合景观都在传达着两者对“对抗现代性”意识形态的隐性表达。

对创作者和受众来说,田园生活在视频内外构筑的融合景观都是视频主体“对抗现代性”的避难所。创作者表达意向、传达情怀、诉说美好,同时也排解自己的现代性压力。在李子柒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她其实并不是在呈现她每天的生活,而是完成她的创作。虽然李子柒是在“婆婆”生病后回到家乡,为陪伴年迈的“婆婆”而留在乡村,动手做菜、做家具的手艺也是来自小时候的学习。但是,真正迫使李子柒走上视频创作道路的,依旧是“流量变现能够解决生活拮据问题”这样一个诱惑。李子柒的视频创作从内容到传播都是她面对“现代性压力”时做出的选择,或者说是她的“生机”。李子柒表示,她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从一开始的个人化到现在有了自己的摄影团队。所以说,田园生活类短视频的创作依旧是短视频时代的“变现”方式,是创作者“对抗现代性”意识形态遁寻的出路[8]。除了物质层面的“对抗”之外,创作者也在视频内容呈现的美好中看到了自己“向往的生活”,实现了精神层面的“对抗”。同样地,受众也以视频中呈现的“诗意”生活作为慰藉,从中获得短暂的精神栖息。受众在观看并成为田园生活类短视频的忠实爱好者的过程,就是他们在完成“对抗现代性”意识形态的隐性表达过程。他们在视频中虚拟地“体验”“想象”“狂欢”,以发泄对自己枯燥、快节奏生活的不满,表达他们“对抗现代性”的真实意愿。

四、 结 语

在现实逻辑中,媒介景观呈现和表达的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化图景,还有更深层次的人文精神图景。当下,田园生活类短视频的火爆不仅仅是媒介技术普及的“遥远的乡村”的说明,他还在现实和虚构之间呈现着世界的影像。从人物景观到视听景观再到融合景观,田园生活类短视频既表现了当代人对“乡居”的美好想象,也是他们“对抗现代性”意识形态的隐性表达。

参考文献:

[1] 陈曦.李子柒:莫言诸事浮躁,我自气定神闲[N].科技日报,2019-12-20(008).

[2] 尤雾.李子柒:直播时代的“田园诗”[N].长江日报,2019-12-17(012).

[3] 陶凤.从李子柒到杜甫,文化润物无声[N].北京商报,2019-12-27(002).

[4]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 蔡竺言.媒介景观:作为“他者”的乡村——乡村美食类短视频的文化解读[J].新闻传播,2019(7):61-62.

[6] 张磊.媒介语境下民间艺术现代转型研究[J].出版广角,2019(4):42-44.

[7] 隋岩,张丽萍,范明.电视传播中超真实空间对消费社会景观的建构[J].编辑之友,2015(10):51-55.

[8] 韩浩月.李子柒展现的是一个生活镜像[N].贵阳日报,2019-12-15(004).

[责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短视频
短视频生态现状及优化研究
移动互联时代短视频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资讯短视频平台“梨视频”的问题与建议
NowThis短视频新闻的精品化策略浅析
我国短视频著作权的保护研究
生活类PGC短视频运营及前景分析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