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报纸副刊文史文章的文本表达

2020-10-29 05:46黄勇
今传媒 2020年9期

黄勇

摘 要:近年来,各地报纸副刊相继复苏,成为市场竞争的一大抓手。文史文章作为报纸副刊文章的品种之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端。但文史文章的文本如何表达,却没有约定俗成的规范,也没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本文从《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的实际编辑工作出发,提出了报纸副刊文史文章的文本表达应去新闻化、去学术化、去文学化的观点。

关键词:报纸副刊;文史文章;文本表达;《华西都市报》

中图分类号:G2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9-0006-02

从1897年上海《字林沪报》创办的附张《消闲报》至今,报纸副刊已经走过了120多年。近年来,因网络飞速发展,报纸新闻受到极大挑战,曾经可有可无、处于从属地位的副刊成为报纸吸引读者的一大重要手段,各地报纸副刊相继复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新时期的报纸副刊,由于定位不同,其版面用稿也有所侧重,但大多以新闻类副刊为主。

2011年4月9日,《华西都市报》几乎在时隔10年后重启副刊,固定在周末两天出刊,取名《星期六》《星期天》,以新闻类副刊形式呈现。几经调整后,2014年2月22日,副刊改名为《宽窄巷》,定位明确为:“办一份有文化品位的副刊”。逐渐转向非新闻类副刊形式。在《宽窄巷》的版面中,文史文章如今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文史文章字数基本上在四五千左右,一篇文章占一个整版(从对开报改为四开报之前),因其行笔深入,细节性强,文化底蕴深厚,深受读者喜爱。

在文本表达上,文史文章与新闻、文化类文章肯定是不同的,但没有约定俗成的规范,至今也不见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本文从《华西都市报》副刊《宽窄巷》的实际编辑工作出发,拟从报纸副刊文史文章应去新闻化、去学术化、去文学化三个方面,浅谈报纸副刊文史文章的文本表达。

一、报纸副刊文史文章应去新闻化

在传统的报纸副刊观点中,一直强调副刊的新闻性。如“新闻性是报纸副刊的本质属性”[1];“如果报纸副刊失去新闻的特性,就不是报纸,而是杂志”[2];“如果副刊缺少了新闻,再丰富的内容、再多变的样式也无法阻止读者的流失”[3]。这样的观点,在如今纷繁复杂的报纸副刊文章呈现形式来看,已经是一种狭义的说法了。

就报纸副刊文史文章这一体裁的文本表达来说,长期以来,传统的写法是将作者代入其中,带有一定的新闻性,如作者的实地考察、所见所感、采访情况等,其渊源可追溯到南宋时陆游的《入蜀记》,当代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系列为代表。严格来说,此类文章是带有游记性质的,是从游记带出文史,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史文章,而应该归入文学性散文的行列。但时至今日,这种写法无论是在文史文章还是文史书籍中,都仍占据着主流地位。不少人固执地认为,只有这样的文本表达,才是文史文章的正确表达形式,否则就是“抄袭”史料,没有创意,难以体现作者的创作能力。

事實上,文史文章的特性是文史知识丰富、内容扎实、证据充分、故事性强、韵味浓厚等,意在通过讲述一个或多个故事、一个或多个人物,向读者传播相应的文史信息,更加注重丰富的故事性和叙事的流畅性。从某种角度来说,更像是杂志的文本表达形式。如果文中出现作者的诸多痕迹,反而会破坏其故事性和流畅性。尤其是作者所表达的某些观点,因受时代的局限性,难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所以,文史文章在文本表达上,不仅不应强调新闻性,反而应该去新闻化。

2017年3月,四川启动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评选首批10位四川历史名人。《宽窄巷》相继推出了四川历史名人的多篇文史文章。虽然这一系列文史文章带有新闻策划的性质,但在文本表达上,却基本没有新闻的痕迹。

与此相印证的是,在网络飞速发展下应运而生的诸多文史类自媒体中,得到受众欢迎的大量文史文章,已经在不自觉中摒弃了传统游记性质文史文章的写作方式。去新闻化的文史文章,今后将会越来越多,在副刊类文章中必会占有一席之地。

二、报纸副刊文史文章应去学术化

作为地域性的报纸,其副刊文史文章的另一大特点是追求地域贴近性,即以刊发本地文史为主。这样的文史文章,其史料大多来源于相关史料和地方志及学界的学术论文。在写作中,不少作者习惯性地会引用一些原始史料。众所周知,原始史料大多为文言文,在如今白话文的语境下,此类文言文史料会让众多读者出现阅读困难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读者阅读的获得感。

究其原因,还是作者在文本表达上出现了问题。在习惯性心理的影响下,不少文史文章的作者认为,文史文章的写作,就是要按学术文章的方式进行,不然会显得文章没有深度,没有分量,没有水平。而且,为保持原始史料的风格,有的作者还有意识地用学术语言的风格写作。如此一来,更是加大了阅读障碍。

报纸是通俗类的读物,不是专业化的学术期刊,其受众的文化水平相对不高,故对文史文章更要求语言的通俗易懂性。如果忽略了这个传播常识,让学术化的文史文章在报纸副刊上大行其道,只会让更多的读者“望而生畏”,久而久之,读者必然会用脚投票,弃之而去,这样的副刊办来何用?

在《宽窄巷》上刊用的文史文章,编辑部的一贯要求是必须去学术化,即使要引用文言文的史料,字数也不宜过多,几个字最好,10多字足矣;如果出现诘屈聱牙、深奥难懂的引文,必须要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读,力求生动形象、精确贴切,让读者明白其中的意思。

如在《陆游在四川》系列文章中,不可避免地会完整地引用到陆游写的诗词。对此,作者都对诗词进行了解读,典故加以说明,艰涩的词语加以解释,整首诗词的意思用精当而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其中蕴含的情感也准确地进行分析。如此一来,才会让读者看懂为什么要引用陆游的诗词。

三、报纸副刊文史文章应去文学化

报纸副刊文史文章是讲究再创作的,如果照搬史料,那就是翻译,谈不上创作。作者叙述的语言要有特色,有的文采飞扬,有的朴素无华,这都是允许的。但如果认为文史文章去文学化就是排斥语言的文采表达,那是错误的。这里的去文学化,特指摒弃虚构性的文学想象。

报纸副刊文史文章所讲述的人物或故事,是史料中有明确记载的。由于古代史料是以文言文记载的,讲究精炼,一般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这给今人的写作提供了想象空间。当然,并不是说文史文章必须要排斥想象,但想象必须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必须合理,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文学想象,否则就是带有虚构性质的文学创作,而非严格意义上的非虚构文史文章了。

《宽窄巷》副刊编辑部曾收到不少带有虚构性质的文史文章。如史料中的人物对话,原文仅仅是概括、简练、中性的文言文间接叙述,作者却将其发挥为生动而具体的直接对话,甚至还带有表情或肢体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作者是当代人,怎么会知道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前古人是怎么对话的?怎么知道古人当时的心理活动情况的?这是典型的文学创作手法,而非忠实于原记载的文史非虚构写作了。对此,编辑部的做法是要么弃之不用,要么要求作者重新修改。

史实在历史上已有定论,不能编造,不能额外增添内容,更不能凭想象随意添加细节。文史文章必须去文学化,才能让读者相信其史料的真实性,才能更好地彰显文史价值,也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四、小 结

报纸副刊文史文章的文本表达形式,至今没有权威的界定,不像游记类文史文章那样有较为固定的、公认的写作模式。去新闻化、去学术化、去文学化,是笔者从编辑实务中揣摩出的心得体会,有待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唐玉霞.试论报纸副刊的新闻性[J].中国地市报人,2009(9):55-56.

[2] 马金莲.副刊的新闻性与艺术性[J].新闻大学,2008(2):46.

[3] 黄伟.副刊也要有“新闻”——报纸副刊的新闻性与文艺性浅析[J].新闻世界,2013(11):36-38.

[责任编辑:杨楚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