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阳光课程”开发及实施成效

2020-10-29 05:30张晓明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阳光探究学校

◎ 张晓明

2017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都提出了学校课程的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加强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笔者所在学校的 “阳光课程”是在此背景下,以“积极心理学”和“课程模式论”理论为指导而开发的。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每一个学生充分、自由而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倾向是多样的,学生的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学校显然不能按同一种模式办学,因此,学校着力开展基于“5S”模型的“阳光课程”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旨在通过课程重构,培养具有“阳光”心态和人格的学生,打造学校课程品牌。

一、 “阳光课程”的“5S”模型之要义

(一)“5S”模型内涵

“5S”模型是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发展愿望为原则、以培养具有“阳光”心态与人格的学生为目标,以丰富学生学习经历、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内容,以“5S”模型为原则的教育教学活动。此处所指课程概念为课程的宽泛概念。该课程旨在打造我校“阳光教育”品牌,为凸显我校办学特色提供抓手。阳光评价具有生命性、激励性、开放性和普遍性特点。

(1)主题、学科(Subject)。“阳光课程”是主题课程和学科课程的整合,“阳光课程”不仅立足挖掘学科课程资源,而且充分开发高校、社区教育资源构建主题课程资源,如高校讲师团课程和学生“三进”(走进高校、走进场馆、走进社区)课程。学校形成以学科课程为主线、主题课程为辅线,满足学生个体需要和发展愿望的综合性课程,以促进每一位学生能够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2)选择(Select)。由于学习经历、认知水平和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学生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千差万别。 “阳光课程”遵循Select原则,构建丰富多彩的课程超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进行个性化、多样性的选择。

选择( Select)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质疑、发现、归纳、总结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二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背景,有选择地进行教材内容(包括课程内容)的整合、转化,以提高课堂教学是实效性。

(3)分享(Share)。“阳光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阳光课堂,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课堂也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和学生处在共同合作、探究的平等地位,教师应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分享观点,交流经验,以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很好地运用了“Share(分享)”的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学生积极的讨论,发现问题的实质,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4)成功(Succeed)。体验成功是“阳光课程”另一个重要的实施原则,也是“二期课改”育人的基本理念。成功不仅仅意味着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成功也包含着来自教师和同伴的认可与评价,源于自我肯定,也源自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感悟。一个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学生,必定能时刻保持着高昂的求知热情、永不言败的探索精神、勇于尝试的创新精神以及开阔敞亮的内心世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教学契机。

(5)阳光(Sunlight)。Sunlight应用原则也是“阳光课程”构建的重要目标。课程的构建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出发点,达成培养学生成为具有“阳光”心态和人格的合格中学生,锤炼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素养的“阳光教师”,建立和谐、美好的“阳光校园文化”的阳光目的。

在“5S”模型的应用中,Subject(学科)是基础,Select(选择)与Share(分享)是过程,Succeed(成功)是体验,Sunlight(阳光)则是学生培养目标以及学校和谐发展的愿景。以“5S”模型为依托,逐步形成以学科(Subject)为引领,运用选择(Select)、分享(Share)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会学习、体验成功(Succeed)和沐浴阳光(Sunlight)的阳光校园文化,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5S”模型“阳光课程”的核心要素

“阳光课程”具有六大核心要素:凸显生本、链接生活、引发生趣、营造生动、智慧生成和创设生态。

二、“阳光课程”的“5S”模型之创生

我们紧紧围绕 “阳光课程”的核心要素,立足我校实际,对课程进行整合和重构。我们构建了基于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满足全体学生健康成长需求的“阳光课程”基本结构。

(一)“阳光课程”目标

坚持以“立德树人,以德立校”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综合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学生第一、质量第一、健康第一”为课程理念,以“健康、自信、好问、乐群”为学生培养目标,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提供课程支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阳光课程”基本结构

学校“阳光课程”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阳光课程基本结构

(三)“阳光课程”的内容

1.分层递进的德育课程

初中学生正好处于青春期和成人期之间,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期,更是品质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初中四年,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各不相同,学校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开发了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德育课程。我们依次分为预备年级养成教育、初一年级诚信教育、初二年级理想教育、初三年级感恩教育。

2.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为了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别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培育国际视野和增强文化理解,学校结合自身特色课程,构建了适合初中生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具体采取特色课程、主题活动、学科渗透三种形式。

3.学科拓展与探究课程

为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地发展,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校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打造了丰富的特色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其中包括中草药识别、民族漫画、走进经典、手球、跆拳道、乒乓球、德语、生活中的物理、身边的统计学、高校讲师团等,并根据课程内容与特点通过自主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见表1)分别实施。

表1 探究课程一览表

(四)“阳光课程”的实施

1.“分层递进”德育课程的实施

课程以年级为单位,通过每月的主题活动“分层递进”。其中预备年级的养成教育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托,以文明用语、文明礼仪、文明休息、规范做操、规范服装礼仪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从他律到自律再到自觉,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成为自主的人。

初一年级的诚信教育可以利用校园电视台、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为“人人讲诚信”打下舆论基础,通过诵读、故事会、表演、主题班会等形式感受诚信,利用周记、报告、“我与诚信交朋友”等活动践行诚信。

初二年级的理想教育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同时,发挥共青团团组织力量,在初二年级广泛开展“团在我心中”征文、朗诵活动,号召学生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团组织靠拢。

初三年级的感恩教育从学会感恩父母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进而在学校、班级活动中,体会老师的教导、同学的帮助;在与邻里、社会群体的交往中,培养感恩意识,争做社会上的好公民。

2.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

课程开设可以涉及全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周1课时。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而不同。首先,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可以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题,结合学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开展活动,结合每一阶段的时事、团队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活动,在活动中探究体验。其次,国际理解教育在学科中融入,将国际交往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融入学科教学中,营造潜移默化的国际理解教育环境,各学科形成合力,使国际意识植根于学生心灵深处,引导他们开阔视野,掌握技能。

3.学科拓展与探究课程

“阳光课程”中的学科拓展课程由学校课程中心负责向班主任和学生发放拓展型课程选择意愿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主选择,主要在预备年级、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开设,时间安排在每周五的下午第七节课。而探究课程从课内、课外两个维度形式实施开展。通过聚焦教学方式改进,创设“合作、参与、探究”的课堂生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能力的培养。同时,聚焦教学相长,探究“导师制”互动机制,通过组建“一对一互助”模式、学科小教研组、志愿者小课堂等形式,充分利用学生间互助资源,帮助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实践成效

(一)促进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

当前阶段,学生把获得更高分数、更好名次、进入更好学校作为学习的主要目的。这种以机械训练为手段的平面化、“圈养式”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埋没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阳光课程”构建旨在突破高度统一的标准化课程模式,为学生提供多类型的课程和个性化的教学,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使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培养。

(二)提升教师群体专业素养

“阳光课程”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教学、教书育人的能力,而且还要有针对学生的需要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教师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修炼,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而促进学校整体师资队伍的水平。

(三)建立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阳光课程”的实施过程,有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不再是权威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展开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一方面,教师为有效地指导学生,需要揣摩学生的思路,理解学生的思路,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方法论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教师又不能过多地介入学生的活动,应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展示才华。因此,学生可以处在与教师真正平等的地位。

(四)推进学校特色优质发展

一所办学优质的学校应该具备独特的文化氛围,形成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学校实现自己教育理想、培养人才的载体和手段。我校在“质量第一、学生第一、健康第一”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以“阳光课程”建设为抓手,锤炼“阳光教师”,培养“阳光学生”,打造“阳光教育”品牌,突显学校的特色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建设,形成了学校独特的“阳光校园文化”。

猜你喜欢
阳光探究学校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走,出发!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走在阳光路上
学校推介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