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节律类型与抑郁障碍患者躯体症状的关系

2020-10-29 05:09曹彤丹黄秦特周霓王媺媞吴政霖吕洞宾赵杰李海滨周千黄海婧王凡曹岚洪武赵敏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节律躯体食欲

曹彤丹,黄秦特,周霓,王媺媞,吴政霖,吕洞宾,赵杰,李海滨,周千,黄海婧,王凡,曹岚,洪武,赵敏

抑郁障碍是一种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自杀率的疾病[1];中国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为6.9%[2]。其发病机制仍不甚明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均为其致病因素。其中生物节律的改变不论从基因的内源性理论或环境因素的外源性理论方面均对抑郁障碍的发病有一定影响。与此同时,抑郁障碍也存在明显的“晨重暮轻”生物节律特点。睡眠节律类型与抑郁障碍很可能存在复杂的双向影响[3]。高达70%的抑郁障碍患者伴有躯体症状[4],包括睡眠障碍、食欲障碍、性欲减退、乏力、肌肉紧张、胃肠功能紊乱、各类疼痛等,由此常导致误诊、漏诊。本研究探索抑郁障碍患者不同睡眠节律类型对躯体症状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本中心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入组标准: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17分;排除其他精神障碍以及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入组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收集入组者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总病程、家族精神病史等。

1.2.2 临床评估方法 ①HAMD-17:对入组者抑郁症状进行评估。其中4~6、12~14、16条采用3级评分法(0~2分);17条采用4级评分法(0~3);其余采用5级评分法(0~4分)。总分>17分确定有抑郁症状;<7分为无抑郁症状。②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入组者焦虑症状进行评估,包括14个项目,所有项目采用5级评分法(0~4分),分级标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得分越高代表焦虑症状越重。③抑郁和躯体症状量表(DSSS):为自评量表,评估躯体症状及抑郁严重程度;含22个条目,从0~3分对应“无(没有症状)”、“轻度(症状仅引起轻微不适或困扰)”、“中度(症状引起明显的不适或困扰)”、“重度(症状引起非常明显的不适或困扰)”。本研究将各条目0~1分视为无该项躯体症状;2~3分为伴有该项躯体症状[5]。④清晨型和夜晚型问卷(MEQ):为自评量表,对不同睡眠节律进行分型;含19个项目,每题根据所选项目对应可得0~6分,总分范围 16~86 分。清晨型(59~86分):倾向于早睡早起,白天精力更充沛;中间型(42~58分):较为平衡的类型;夜晚型(16~42分):倾向于晚睡晚起,夜间工作有更好的表现。据此将入组者分为清晨型组、中间型组、夜晚型组。

2 结果

2.1 各组一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比较

共纳入186例患者,年龄18~52岁,平均(27.18±6.63)岁。根据MEQ评分,清晨型组22例,中间型组100例,夜晚型组64例。3组间年龄、婚姻状况、HAMA及DS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将年龄和婚姻状况作为协变量的协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DS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4,P=0.042);DSSS总分夜晚型明显高于中间型(P=0.040),夜晚型与清晨型、清晨型与中间型的DS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睡眠节律类型抑郁障碍患者的一般人口学及临床特征(例数

2.2 各组躯体症状分布

躯体症状中颈或肩痛、心悸或心率加快、疲劳或精力下降及食欲下降或缺乏的出现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清晨型组颈及肩痛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夜晚型组出现心悸或心率加快、疲劳或精力下降、食欲下降或缺乏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见表2。

表2 各组躯体症状分布比较 (例数,%)

2.3 睡眠节律类型与抑郁障碍躯体症状的相关性

相关分析显示,清晨型与颈或肩痛呈正相关;中间型与食欲下降或缺乏、心悸或心率加快、颈或肩痛呈负相关;夜晚型与疲劳或精力下降、食欲下降或缺乏、心悸或心率加快呈正相关(P<0.05或P<0.01)。见表3。

表3 睡眠节律类型与躯体症状的相关性(r值)

3 讨论

本研究应用MEQ对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节律类型进行评估和分组,应用DSSS评估患者的躯体症状;结果显示不同睡眠节律类型患者的人口学情况、躯体症状分布有所不同。其中夜晚型患者年龄更小、单身的比率更高,更容易感到焦虑,伴有躯体症状比例更高;这与以往研究结果[3]相一致。伴有躯体症状分布情况显示,夜晚型患者更容易感到疲劳、心悸及食欲下降,这也与既往研究[6]存在相似之处。以上均提示不同睡眠节律类型患者的躯体症状具有一定的特点;睡眠节律类型与疲劳、食欲下降、心悸等相关联。

睡眠节律类型与年龄密切相关,夜晚型节律的抑郁障碍患者年龄与其他类型相比明显下降;青少年及成年早期更易表现为夜晚型睡眠节律[7]。随着社会适应性需求提高及生理睡眠需求减少,成年人中夜晚型的比例下降,这可以很好地解释本研究中3组患者的年龄差异。夜晚型睡眠节律被认为是抑郁障碍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导致更重的抑郁症状及不良预后[8-9]。也有研究[10]提示睡眠节律清晨型人群更易患抑郁障碍。相较其他睡眠节律类型,清晨型正常人群拥有更健康和更规律的饮食习惯,而夜晚型人群则更易出现暴饮暴食。这与本研究中夜晚型和中间型抑郁障碍患者在食欲下降方面比率更高相呼应,可能是因为相较清晨型人群,其他类型人群的抑郁情绪会更为敏感地体现在饮食情况上。有研究[11]指出夜晚型人群更易出现自杀、物质滥用。在本研究中未体现,可能与样本量不足、社会文化背景相异及受访者对不良习惯及应对方式暴露不畅有关。

关于睡眠节律类型与各种表征机制的探索中,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AP)轴的相关是较为主流的观点,夜晚型人群的褪黑素产生延迟于清晨型。在其他方面,睡眠节律类型很可能与基因相关[12]。一些研究[13]通过全基因组分析技术,探索基因如周期基因2(PER2)、G蛋白调节子16(RGS16)等对睡眠节律类型的预测作用。与此同时,伴有生物节律紊乱特征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的诊治也进入临床阶段的探索[14-15]。

猜你喜欢
节律躯体食欲
莴笋开胃增食欲
空间里的时间:微重力等环境下的生物节律研究
肚子饿了却没食欲,原来是胃阴不足
现在干什么?
一切从食欲及性欲开始
搬家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叶挺将军囚禁岁月
慢性给予GHRP-6对小鼠跑轮运动日节律的影响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