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摘 要:在小学的众多基础学科当中,数学是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学好数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数感是在新课标提出之后被加入到小学数学中的内容。它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简单地说,数感属于人们在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一种核心素养,是人们对数的一种感觉。数感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们对数的意义有所了解掌握,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示数的概念,利用数来与其他人进行沟通,给出合情合理的科学解释。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一种数学视角去观察和观察问题,并要求学生积极思考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感,并提升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数感培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
数感是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对数字的理解和感知,要求学生通过数感培养可以利用数字交流信息、利用数字的运算解决数学问题。而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感最重要的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培养成为了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基于此,对在数感培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探究,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因此社会对小学生的文化道德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近些年来,数学的核心素养培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话题。在小学阶段,是培育未成年人正确价值观和健康思维方式的关键时期,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要在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有所展示。教师在课堂上的呈现能够更多地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在于基础的运算,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问题。通常来说,数学的学习必须要具备缜密的思维逻辑能力,要有一定数感才能够顺利地接受数学教育,小学生在一开始接受数学的学习,不容易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因此必须要先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二、基于数感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数感意识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数感意识,有效提高学生数感。对于情境的创设一般我们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原则,人文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所以在情境创设过程中要以学生兴趣和认知为主体,引起学生共鸣,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第二,寓教于乐原则,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所以,情境在具有教育性的同时还要具备趣味性,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获取知识。第三,生活性,数学是一门实用型学科,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情境创设时要以实际生活为前提,在情境中渗透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培养数学思维,从而激发学生数感意识。
(二)重视低学段学生对数感的建立
在小学一年级,教师就要在数感培养上处理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要求:“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培养学生的数感,第一学段教学非常重要。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选择适当的方式,提供实物,依据身边具体情景选择事物,观察、操作、游戏等方式,如:刚入学的儿童在学习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就应该通过具体实物、图片等,将数与物一一对应起来。如:教学数字5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准备5种不同的水果各5个,培养数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江苏省盱眙县官滩中心小学 季素琴让学生数水果的个数、认水果种类、分水果等活动来认识数字5。通过这些活动把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建立起数与物的联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实物与数字的关系,然后,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数有形象直观的感受,逐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数感形成于孩子的动手操作、交流、体验中
“孩子们的思维从行动开始,把运动和精神分开,这样思维就不能发展下去了。“心理学家Pia Jay的这一说法表明,实际措施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它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机动性、良好的品质和良好的表现,而且有助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也有助于激发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早上自己成功的喜悦和真正的理解。学生之间的数字鸿沟取决于学生和学生的经验。如果一个学生能使他的知识与他以前的生活经验相吻合,他就能很好地理解知识来定位它。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需要依靠老师和家长,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参与日常生活活动,以便慢慢地感觉、发现和探索,他们必须亲身了解和体验相关的实例,以便在现实生活中有感觉和体验,这使我更加具体和深刻。
(四)组织交流,碰撞思维方式
数感是学生对数字的一种主观感受,一种直觉。数感和语感、方向感、美感等等相类似,都会有一种“直感”的含义,具有对特定对象的一种敏感性及相关的鉴赏能力;数感具有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愿望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包含着对数的感觉、知觉、观念、能力等,数学素养具有程序性的、内隐的、非结构性,它与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息息相关。学生的生活经验、周围环境、性格差异都会导致不同的数感,但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数感。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组织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转变角度,相互启发,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帮助学生碰撞思维,完善自身数感的培养。
(五)数形结合,强化数感
随着学生年级升高,数学知识也逐渐变得复杂、抽象,而数形结合是学生将抽象的数字通过图像的形式变得直观、简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内容。数形结合思想是学生培养数感、强化数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数学学习中的必备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数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强化学生数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例如,在六年级数学中,我们常常见到分数、小数混合比较大小的试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对不同的数字比较大小无从下手。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的分数或者小数换算成相同形式的数,并利用数轴的形式在图中表示出来,直观的看到每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以此强化学生数感,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每个数的大小。
结束语
总之,小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意识,在新教科书中规定的目标和要求,教師在实践中必须满足这些目标和要求,以便将具体的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创造有利于学生生活的条件,帮助制定有利于学生感知数学的评价方法,从而促进数学的创造和数学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东长香.基于数感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实施[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75.
[2] 季素琴.培养数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20(10):51-52.
[3] 陈秀芳.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88.
[4] 朱霞妹.基于数感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宁夏教育科研,2019(03):50-51.
[5] 代永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培养探析[J].才智,2019(0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