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广才
摘 要:自教学课程革新以来,小学语文的教学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的学习的空间不断扩大,所学知识不在是单一的课本知识,课外阅读量较之前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进步的同时出现了一个令人无法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阅读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因对学生读与写结合的培养重视力度不够,出现了阅读教学一定要把“写”挤进去的生硬结合现象,这也成为制约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想表达能力无法快速提升的重点因素。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能够把握好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能够有效促进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本文主要根据实际教学中出现的读写结合问题,找到读写结合的切入点,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学同仁打开研究思路为目的,对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进行探究。争取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立竿见影。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革新;读写结合
引言
阅读实践对于作文教学来说至关重要,而阅读教学同样可以渗透到写作教学。单纯的阅读课、作文课不利于学生从中激发兴趣,只有把读和写真正的接合起来,才能实现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同时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写作意识,提高写作水平。中国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提出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是提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积累途径比较受限,认知水平比较低,因此通过读写结合来促进两者的衔接和渗透,起到相得益彰的积极作用。
一、将读写结合融入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要把阅读融入到教学中。文章的阅读作为课文学习的一个基本步骤,如何有效合理的把阅读融入到教学中,是教师应该考量的问题,对课文中的一字一句进行深刻透彻的解析,分析课文中人物的肢体动作、心理活动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有利于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掌握重点,理解课文的主旨,完成基礎知识的学习。另外,将阅读部分融合在教学设计时,难点的突破是需要教师们尤为关注的问题,当课文中出现有难以理解的部分时,为了学生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教师需要将此处的分析方法、分析过程和结果清晰透彻的为学生讲解。
其次,教师要把写作融入到教学中。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教师要把写作逐渐渗入到教学设计中,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对于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教师要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合到教学当中,并且在课堂上驾轻就熟的讲解出来,以便于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接纳各个知识点,并准确有效的运用在以后的写作中。
二、精读为主,略读为辅,在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重视起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让学生上好导读课,也就是说在学生们读书之前教师要多做引导,刺激他们阅读欲望。其次,在学生阅读期间安排一次中期交流。最后,在阅读结束后再安排学生进行一次交流,让学生们互相交流一下自己阅读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对作品中人物的感触……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在实际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制作出吸引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教导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乐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当中。让学生爱上阅读只是一个好的开始,培养学生们善于积累作品中好词好句的习惯更加重要。在各种经典书籍中会出现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将它摘抄并背诵下来,以便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为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三、原文引入,在分析中感受写作手法
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编入进去的,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很好的写作范文,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料,对教材中的潜在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而后挑选出适合读写结合训练的教材内容,仿写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写作方式,不同的文章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仿写。
比如有些文章中结构的仿写,如《桂花雨》;有些文章写作手法的仿写,如《飞向蓝天的恐龙》;有些文章有些句式的仿写,如《鸟的天堂》,每篇文章都有可取之处,有的适合写作顺序的模仿,有的适合写作语法的模仿……除此之外,每篇文章的结尾都会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这些空白,在创作中发现写作的乐趣。
四、类比引入,在比较中训练写作技能
所谓的“类比引用,读写结合”就是要求教师搜集与本教材中写作手法或者主题相似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加深对教材中文章的理解。类比引人的目的就是通过阅读同一属性的文章,发现其中的关联性。
比如《鲁滨逊漂流记》这篇文章是通过鲁滨逊心理活动的变化来展示的思想变化,同时也展现出他身处在复杂环境下内心情感的变化。作者用心理对比的手法,衬托出鲁滨逊出现心理落差后的痛苦和不安。通过细腻的心里活动描写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文章对人物性格的塑造、环境和人物心理的描写非常重视,学生要在阅读中仔细品味,感受与教材中相同的写作手法,最后读写结合,选一个学生记忆犹新的事,通过戏剧性的描写,使故事的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五、对比阅读,在共性中提高写作能力
对比阅读是指将不同题材、主体和观点的文章引入到写作手法类似的文章中,它与类比阅读具有相反意义。对于写作来说,观点、题材和主题是无穷的,但是写作手法是有限的,从不同类型的文章中提取相同的写作手法能够加强学生在写作上的训练。
比如,三年级语文中的一篇文章《不会叫的狗》,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故事,此文章通篇使用拟人的写作手法,内容生动有趣,构思巧妙新颖,诙谐地把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揭露出来,让人们在幽默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在教学设计上,教师采用“触类旁通法” “对比阅读法”来突破文章的教学重点个难点,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激发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读写结合”的教育方式就是巧妙的把阅读与写作结合在一起,这要求教师要选择好合适的文章,并找准文章的切入点以及写作技巧的训练点,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仔细体会文章的内涵,总结文章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手法,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莫秀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分析[J].新课程,2020(43):106.
[2] 黄婷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考试与评价,2020(09):96.
[3] 张巨海.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