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2020-10-28 01:32孟岩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核磁共振膝骨关节炎临床应用

孟岩

【摘 要】目的:分析对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中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3月~2020.3月期间,因膝骨关节炎于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74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7例。实施关节镜检查的为对照组,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和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观察组患者,其对于骨挫伤、副韧带损伤、半月板裂痕性损伤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关节镜检查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数据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较高,是临床的首选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核磁共振;膝骨关节炎;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1

前言:膝骨关节炎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在发病后会出现膝关节的疼痛、功能受限等症状,且随着疾病的加重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属于一种渐进性的关节组织病变。对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常采用关节镜的检查方式,但由于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体有一定的损伤,且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和漏诊率,进而其使用范围逐渐缩小。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查方式为核磁共振,其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等优势,能够准确的反应患者疾病状况,进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段为2019.3月~2020.3月期间,因膝骨关节炎于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74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7例。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符合入组标准。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和18例,年龄最小的为31岁、年龄最大的为72岁,平均年龄为(48.35±1.55)岁,其中左膝病变20例、右膝病变17例;观察组37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2例和15例,年龄最小的为33岁、年龄最大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1.07±2.14)岁,其中左膝病变18例、右膝病变1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镜检查方式,即在检查前对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将患者摆放至合适检查的体位,在硬膜外髌上囊部位进行关节穿刺,将生理盐水注入关节内侧,选取穿刺点进行穿刺,并在真皮层做一个长约0.5㎝的小切口,通过该切口进行关节镜检查,确定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和具体病变部位。

观察组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式,首先需要指导患者保持合适的体位,将膝关节伸直得到充分的暴露,检查人员则是使用核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全面的扫描,通过成像来分析患者的病变程度、位置和疾病特点等[1]。

1.3 观察指标

将不同检查方式下两组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和诊断准确率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以此来分析两种检查技术的应用价值。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表示为诊断灵敏度和诊断准确率,经X2值检验后,以(P<0.05),表示为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灵敏度对比

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观察组患者,骨挫伤、副韧带损伤、半月板裂痕性损伤的例数分别为36例、35例、37例,灵敏度分别为97.29%、94.59%、100.00%;实施关节镜检查的对照组患者,副韧带损伤、半月板裂痕性损伤的例数分别为30例、29例、31例,灵敏度分别为81.08%、78.37%、83.78%;观察组灵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37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时,骨挫伤、副韧带损伤、半月板裂痕性损伤的诊断准确率均为100%;而应用关节镜技术对3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时,骨挫伤、副韧带损伤、半月板裂痕性损伤的诊断例数分别为28例、27例、29例,诊断率分别为75.67%、72.97%、78.37%;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属于一种由于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而导致软骨受到破坏,出现骨关节骨质增生的现象,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该疾病的发病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所以鲜少引起患者的重视,大多是在病情加重,膝关节功能活动受到限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后才进行检查,而在病情加重后的治疗难度相较于疾病初期有着明显的提高[2]。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时确保膝骨关节炎治愈效果的重要措施。在传统的膝骨关节炎临床诊断中,常采用关节镜的检查方式,而随着当前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关节镜检查由于存在着一些弊端和不足,使用率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是新型的核磁共振技术,与传统的检查技术相比,核磁共振技术具有无创伤、多方位成像的优势,且准确率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根据本次实验结果来看,核磁共振技术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优于关节镜技术,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知,核磁共振技术在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是骨科疾病的首选检查和诊断方式。

参考文献

尤婷婷,苏冰华.探讨核磁共振在膝骨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52-53.

余欢.超声对膝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的诊断价值及在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

孙鹤,薛雅娟,姜东巍.核磁共振检查技术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与影像学特点探究[J].世界复合医学,2019,5(11):136-138.

猜你喜欢
核磁共振膝骨关节炎临床应用
DSP在磁共振数据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膝关节退变影像学研究
康复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期间的应用
臭氧水灌洗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