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启新
【摘 要】吴门醫派是近代中医药具有重大影响的一大医派,以重视针刺手法和重补脾胃的学术思想著称。当代吴门医派传承人鲍庆祥承师李氏、尤氏,得两家之长,合自身55载经验,将吴门医派思想融入到不孕症的治疗中,把握不孕气血失调,胞宫失养的总病机,秉持健脾胃调气血的治疗法则,运用补泻手法,重视刺激量与感传,同时借温针灸助治效,达到调阴阳,充气血,补脾胃以助孕的目的。
【关键词】不孕;经验;吴门医派;鲍庆祥
【中图分类号】R9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0-30--01
吴门医派是以苏州名医为代表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1],吴门针灸名家以“神针”李培卿和被誉为“小日晖桥一银针”的苏州尤氏针灸影响最著。其中李培卿的次子陆瘦燕先生成为海派针灸的创始人[2],孙子李元吉则成为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创始人之一。尤氏针灸为家传世医,名传五世[3],成为吴门医派在针灸方面的代表性医家。李、尤二氏针灸皆重视脾胃,强调针刺补泻手法,体现了吴门医派的特色。
苏州中医名师鲍庆祥主任医师,于1962年师从李元吉先生的大弟子姚凤清,成为姚氏唯一亲传弟子;1972年又随侍苏州尤氏针灸世家第四代传人尤怀玉,成为融李氏、尤氏针灸学术思想与技术于一体的当代吴门医派针灸传承人。经过五十余年的耕耘求索,鲍老在临证中屡收奇效,而针灸治疗不孕症,尤其体现出他对吴门针灸学术思想、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虚、痰、瘀、郁皆可致不孕,其证型可分为肾虚证,肝气郁结证,瘀滞胞宫证,痰湿内阻证。鲍老认为,虽然不孕症成因复杂,证型多样,但总的病机皆可归结为气血失调,胞宫失养而致经水失调,恰如《妇科切要》所述:“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由内七情之伤,外有六淫之感,或气血偏盛,阴阳相乘所致。”吴门医派历代医家治疗不孕症也都强调脾胃和,气血调,胞宫养,则妇人有子。
2 治则处方
临症中,鲍老秉持以健脾胃调气血为主要治则。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胃合,则气血充。不孕虽有肝郁,肾虚,血瘀,痰湿之分,但总不离脾胃气血。
针刺治疗主穴: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太冲。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可调一身气血;三阴交为肝脾肾三阴之交,主阴血,为健脾补血之要穴。二穴同用,可调补一身气血。合谷、太冲合称四关穴,皆是脏腑原气输注之所在,其中合谷是调理气机之大穴;太冲不仅为肝经原穴,且有舒肝理气之功效。两穴并用,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升一降,相互为用,使升降协调,阴阳顺接,共奏调理脏腑、通达气血之功效。四穴合用,可使后天之本脾胃得健,气血得调,生化有源,胞宫得养。
配穴:肝郁加肝俞;肾虚加太溪,肾俞,偏阳虚加命门;痰湿重加阴陵泉,脾俞;瘀重加血海。
3 针灸方法
根据治疗目的,强调不同腧穴的刺激方法及达到的效果,是吴门针灸医派的一大特色。具体内容可分为补泻手法、刺激量及感传两方面。
3.1 强调针刺补泻手法
对针刺补泻方法,吴门针灸医派主张提插时不捻转,捻转时不提插,提插旨在获得针感,而捻转则是为加强针感,捻转即补泻手法。
3.2 针后刺激量及感传
《灵枢.九针十二原》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吴门医派十分重视针刺刺激量和得气感及其感传,认为一些重视的腧穴需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并产生相应的感传才能收效。在不孕症的治疗中,鲍老强调针刺足三里时,针感需沿足阳明胃经下行放射至足趾部;针刺三阴交需有电麻感,使小腿抽一抽,并放散至足内踝即止;针刺合谷时,针刺感需向大指、食指端放射为度;针刺太冲穴使针感达趾端。其余诸穴虽不强调感传,但亦须有气至感。
3.3 行温针灸以助治效
温针灸古已有之,后因《针灸大成》称其为“俗法”,认为“于血宜衍,于疾无与”,渐为后人弃用。李培卿认为温针灸具有温行经气,加强手法功效之作用,无论补、泻皆可应用。行补法时,通过针体将灸之热量导入体内,可温补经络阳气,助推气血循环;行泻法时,则借助温热之力,引邪外泄,达到祛邪除病的目的[4]。鲍老遥承培卿公遗法,常在针刺补泻得气后,对足三里、合谷等穴再行温针灸,谓取艾之性温,温妇人胞宫血脉,温养填精以助孕。
4 典型病例
患者吴某,女,27岁,2014年11月初诊,婚后4年余未怀孕,月经前后不定期,量时多时少,色暗红,偶有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经行少腹坠胀,精神抑郁,善太息,烦躁易怒,舌暗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不孕,证属肝气郁结证。
治疗原则:疏肝解郁,理血调经。
针灸取穴:主穴: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太冲
配穴:太溪、支沟、阳陵泉、肾俞、百会、神阙(灸)、肝俞
治疗时间:留针30min~40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操作方法:患者穴位常规消毒,分别选用0.30mm×40mm,0.30mm×75mm毫针,合谷穴进针0.5寸,使针刺感应向大指、食指端放射为度。足三里穴进针1.5寸,使针刺感应沿足阳明胃经下行放射至足趾部为度;肾俞、肝俞只需产生局部的酸胀感,合谷、足三里、肾俞穴继而用温针灸,即剪取3年陈艾条约2cm长套在针柄上,先后灸2壮;神阙用双孔灸盒置于任脉上行温和灸;太冲、太溪交替针刺,单次治疗取左太溪配右太冲,双次治疗取左太冲配右太溪,余穴只需产生气至之感即可。治疗期间嘱患者放松心情,多活动,勿食生冷滋腻之品,于2015年3月复诊,B超示早孕。
5 小结
吴门医派当代传承人鲍庆祥习李氏、尤氏两家之真传,结合自身经验,运用到不孕症的治疗中,重视一身气血阴阳,顾护脾胃,创建一套完整的针灸治疗不孕症的临诊体系,对于提高针灸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陈仁寿.”苏派中医”的历史渊源、特色与成就[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80-83.
吴焕金,口锁堂,刘立功等.针灸学家陆瘦燕[J].中国针灸,2006,26(12):885-889.
尤怀玉,尢怀琛,尤怀琦.尤氏经验点滴[J].江苏中医杂志,1986,10:40-42.
李君梅,陆瘦燕,朱汝功.针灸科李培卿的学术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196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