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秋阳
摘 要:优化公共体育资源供给结构和解决公共体育资源供需矛盾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长足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与服务的现状出发,首先分析公共体育资源进行供给侧改革的现实意义,其次结合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供给中存在现实困境,最后探讨总结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公共体育资源优化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公共体育资源 供需矛盾 优化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8(c)-0199-03
Abstract: Optimizing the supply structure of public sports resources and solv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public sports resources are the key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e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from the public sports facilities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the service present situation, firstly, it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upply-side reform of public sports resources. Secondly, it combin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supply of public sports resources in China. Finally, it discusses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ways to optimize public sports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 reform.
Key Words: Supply-side reform; Public sports resources;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ptimization
2015年11月10日,中央財经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1]”我国体育事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快速发展也将我国体育事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出来,尤其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体育资源的供需和有效利用之间的矛盾,所以提高公共体育资源的供需、利用率等问题是保证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关键所在。
1 公共体育资源进行供给侧改革的现实意义
第一,供给侧改革理念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体现了国家对发展体育产业的高度重视,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价值链,通过改革的方法增加体育产业的发展动力;第二,公共体育资源供给侧改革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次探索性改革和调整,解决结构性矛盾的必然选择,供给侧改革对公共体育资源体系的构建逐步成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纽带,对促进我国各方面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第三,全面推进公共体育资源供给侧改革,旨在从着力于公共体育资源“供给”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使公共体育资源供给体系趋于合理,提高公共体育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是推进国家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从根本上刺激供给,解决公共资源部门存在较严重“供需错配”,帮助经济走出滞胀困境。
2 供给侧视角下公共体育资源供给面临的困境
2.1 资源配置效率低,投资与产出失衡较大
公共体育资源建设一般是按照政府同意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来进行分配的,在实践的过程中这种建设方式往往忽视了当地的实际情况,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会出现过剩或者不足的情况,最终造成的是花费巨大但收效甚微的局面,不仅没有给居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而且还造成了公共体育资源的浪费。另外在公共体育资源使用效率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考量,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在公共体育资源的使用上地区之间不应该有明显的差异,但统一和固定模式的公共体育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虽然在形式上达到了一定的公平,但是实际上无法达到一种投入和产出平衡。
2.2 公共体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结构性失衡
公共体育资源供给的不均衡性和“结构性缺陷”十分突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真实写照,造成了公共体育资源“中低端资源过剩与高端资源不足并存”的结构性困境,严重制约了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地域差别、地理特性、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差异,实际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对公共体育资源的需求也会呈现差异化特点。鉴于中国地域大和人口多,公共体育资源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那么就需要小型化的资源配置来满足不同的需求,而现实的情况是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总体上存在供给数量不足、供给质量低下等问题,导致需求与公共体育资源不匹配,并呈现出结构性失衡。
2.3 政府“有形之手”的行政干预,缺少社会的“自治之手”
政府作为体育的行政主管部门,集办体育与管体育的角色于一身,致使体育资源大都集中在政府手中,其实质是一种“政府垄断体制”,我国一直处于一种“强政府、弱社会”的模式[2]。由于政府长期以来形成一家独大、权利独享的垄断资源观念并未完全摒弃,导致不能正视体育社会组织,担心体育社会组织削弱政府权威,这样造成了政府与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存在“角色迷失”现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要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体育事务处理中政府的行政化倾向有些过度,公平竞争被行政化,严重阻碍了公共体育事务的市场化,不利于形成公共体育服务的“政府—市场—社会”的多元主体供给模式,严重制约着公共体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3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公共体育资源优化的途径
3.1 深化改革破除僵化管理体制
随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共体育资源也呈现上升的趋势,但畸形的资源调配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供需错配”现象严重[3]。政府在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方面要统筹规划,通过实地调查进行规划,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且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案,突破规则桎梏,采取不失灵活的弹性治理。同时全面深化管理改革,运用合理、高效、弹性的治理原则是推动公共体育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关键环节。
3.2 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各级政府应深化推进审批流程,提高審批效能,简化程序要件,明确体育社会组织进入公共体育资源领域的准入条件,确保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有效履行和公共体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建立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机制,促使体育社会组织不断成熟。同时通过备案、考核、淘汰,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退出机制,针对现行法律法规不完备的问题,制定有利于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资源事业的相关法规政策。
3.3 以市场化为导向创新政府购买机制
以市场化为导向,根据购买主体、社会居民对公共体育资源的供求特点,按照方式灵活、公开透明、良性竞争的原则,采用直接补助、项目申请、合同外包等多种合作途径推进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资源,实现公共体育资源最大程度利益整合。同时在市场化条件下加强各级政府良性互动,统筹规划,提供公共体育资源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共建共享机制,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方监督机制,形成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体育资源事业建设发展的合力。
3.4 扩大信息互联实现公共体育资源的合理有效
公共体育资源的使用者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的满意程度及意见是实现公共体育资源合理化最为有效的现实依据[4]。因此要打通社区居民与政府机关之间的沟通渠道,形成获取真实诉求的绿色通道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此逐步实现缓解公共体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提升公共体育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分配,进而避免浪费。另外政府要整合资源,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等多个主体的合作治理,以此满足公共体育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并加强监督机制,以此保证公共资源的质量。
3.5 利用大数据实现公共体育资源精准化供给
借助大数据平台,借助云计算技术,将居民需求数据进行搜集、加工与整合,多维度多层次细化和分析,寻求多元化、个性化甚至定制化的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提供精准的公共体育资源,同时,运用智能技术及时匹配公共体育资源供需信息,使公共体育资源更具匹配性。通过云资源平台,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与公民公共体育资源供需的良性互动,促使公共体育资源在“线上资源大厅”与“线下资源中心”无缝高效对接,使公共体育资源供给更具集约化、精准化。
3.6 完善评价标准推动绩效管理成果
社区人民是公共体育资源的使用人群,秉承着居民“满意第一”为原则,有效改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标准,以崇尚“居民导向”为思想,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努力提高社会资本的运营效率,保障社区人民公共体育资源利益和满意度最大化,坚持市场为导向目标,坚持“三去一降一补”,查漏补缺、补短板和统筹兼顾一起,进一步加快社会体育公共资源体系的完善,推动绩效评价进程,达到巩固公共体育服务的绩效管理成果。
4 结语
鉴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迎来最佳的发展机遇,应重新审视公共体育资源中的供给问题,梳理改革中面临的各种困境,深化改革,破除僵化管理体制,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市场化为导向创新政府购买机制,扩大信息互联,实现公共体育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利用大数据实现公共体育资源精准化供给,完善评价标准推动绩效管理成果,这样才能促进公共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峰.湛江市公共体育资源的改革路径研究——基于供给侧视角[J].体育科技,2017,38(2):46-47.
[2] 赵博伦.西安市主城区公园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及其优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9.
[3] 刘亮,王惠.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供需矛盾的消解与改革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4):51-55.
[4] 孟琪.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及运行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9.
[5] 蒙可斌,陈华伟.公共体育设施资源配置与服务优化研究[J].体育科技,2019,40(1):60-61.
[6] 刘亮,刘元元.公平视角下我国体育资源非均衡现状及“供给侧”致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3):299-305.
[7] 侯高璐.供给侧改革的体育产业政策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