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归,以人为本*
——澳门、中山两地教师同课异构研究

2020-10-28 01:17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528400谢榕平
中学数学研究(广东) 2020年18期
关键词:异构中山新知

广东省中山市杨仙逸中学(528400) 谢榕平

1 背景

随着课程和高考改革的推进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同课异构作为一种重要的教研活动和一个有价值的课题,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教研水平的一种高效的途径.

同课异构,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其有两种方式:一、相同的课题,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学情的把握,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开展教学,达到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二、相同的课题,同一老师,分别在不同的班级,根据不同的学情、不同的策略开展教学,以达到对课题内容更深刻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受澳门学校邀请,开展澳门、中山两地教师“同课异构”活动,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澳门、中山两地教育教学各具特色,希望利用“同课异构”这个教学研讨活动,两地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此次活动的课题“排列组合捆绑法及插空法”由澳门学校提供,分别由一名澳门教师和一名中山教师执教,对象是澳门学校高二学生.在这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捆绑法,在同课异构中主要学习插空法.

2 课例展示(摘选)

2.1 澳门教师课例展示

2.1.1 问题引入

假设你要为警局安排一个记者会,出席的人士包括图1的6 名. 为了让记者会顺利进行,你会如何安排座位(他们必须坐在第一排). 另外,你是张国标的好朋友.

2.1.2 学习目标

(1)用排列数公式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会用“插空法”解决不相邻问题.

(3)培养与同学互相合作、讨论并交流意见的习惯.

图1

2.1.3 新知探究

(1)2 人一组,老师向每位同学派发道具(3 个英文字母卡、2 个数字卡).

讨论一:

现选定2 个英文字母、2 个数字,若2 个数字不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2 位同学各自思考2 分钟,然后互相向对方说出答案,总结大家认同的方案,其中一位同学汇报. 若汇报的内容有误/其它方案,老师请同学更正/提出)

讨论二:

现选定3 个英文字母、2 个数字,若2 个数字不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2 位同学各自思考3 分钟,然后互相向对方说出答案,总结大家认同的方案,然后与另一组组成4 人小组,小组分享各自的方案,总结一个最终方案(必须是算式)进行汇报. 若汇报的内容有误/其它方案,老师请同学更正/提出)

(2)形成最终方案.

(3)插空法.

2.1.4 新知应用

例题和练习(允许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完成).

2.1.5 课堂小结

(1)你能够完成学习目标要求的内容吗?

(2)整堂课中有困难的地方? 如有,如何改善?

2.2 中山教师课例展示

2.2.1 情境和复习旧知引入

(1)中山教师给出两幅一样的图片,分别正放和倒放,利用不同的色彩排序,绘制出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观感,说明色彩排列的不同,如图2 和图3.

(2)观看一个动画视频:6 个人排队,有3 个人必须站在一起,共有多少种排队方法?

利用视频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捆绑法.

图2

图3

2.2.2 新知探究

(1)利用捆绑法视频的背景,改变情境:6 个人排队,有3个人必须分开,共有多少种排队方法? 引入插空法.

(2)插空法

2.2.3 新知应用

例题和练习(允许讨论或者独立完成).

2.2.4 课堂小结

(1)学会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养成合作、交流、共进的习惯.

(2)会用排列数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3)会用插空法解决不相邻的问题.

3 课例赏析

由于澳门和中山在教育理念、管理、升学等方面有较多的不同之处, 该次同课异构主要目的是展示两地教育角度的多维、风格的迥异、策略的不同,达到在碰撞中升华、交流中前进的目的.笔者针对这次活动,着重在课题引入、新知探究、目标设置上作赏析,引发思考与感悟.

3.1 课题引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两位老师在课题引入的地方做了不同设置,澳门老师用了问题情境引入,中山教师采用了美术色彩排序情境和复习旧知引入. 澳门教师用记者会的座位安排作为问题设置,比较能吸引学生注意,用里面的人物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与澳门教育环境比较开放、自由有关系,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喜欢的话题里进行学习. 中山教师是利用色彩的排序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对学习的必要性产生共鸣,再观看视频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从这个环节可以看出,两地教师由于各自面对的学情和教学要求不一样,在对情境设置风格上也有很大差别,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3.2 新知探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澳门教师在新知探究的环节采取开放的形式,完全交给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分两次讨论进行,学生手上拿着教师准备好的3 个英文字母和2 个数字卡片,第一次讨论是选定2个字母和2 个数字算排法种数,第二次讨论是选定3 个字母和2 个数字算排法种数. 学生是用穷举的方法列出来以后,再小组讨论,总结规律,找出算式. 学生参与度极高,小组发言也很积极,这个探究过程历时20 分钟左右,可见澳门的教学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分析解决问题这一环节非常重视.

中山教师用类比的方法探究新知,插入视频复习旧知—捆绑法,视频情境是6 个人排队,有3 个人必须站在一起. 在探究新知时,教师把情境改为6 个人排队,有3 个人必须分开. 进而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的设计操作性比较强,对学生知识能力要求比较高.

两位教师在本环节的设计风格上虽然差别很大,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经过细心观察,两个执教班的学生通过两种不同方式的受教后,在接下来的例题和练习环节,都能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比较两位教师的设计,澳门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中山教师更注重学生知识的强化和能力的培养. 两者如果有机结合,更能体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理念,提倡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将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有机结合[1].

3.3 目标设置——注重落实,以人为本

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既是课堂的指路明灯,也是检验评价效果的重要依据. 澳门教师在问题引入之后,新知探究之前已经把学习目标明确地提出来,让学生知道这节课的任务,并且把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写进了目标里. 在课堂小结环节,澳门教师还对前面的目标进行了呼应,检查学生的达成度,提出是否遇到困难,如何完善解决. 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既关注知识的掌握,更注重人的发展,体现了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 中山教师把学习目标放在了最后的课堂小结里,知识的落实、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都是课堂需要达成的目标,使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同时,每个人都能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 几点思考

参加完这个同课异构活动,鉴于澳门和中山两地教育的差异,笔者仅以当前新高考改革为背景,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谈几点思考:

4.1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有同有异,相同的是课题,不同的有可能是地区、教育环境、教师、学生等. 不管执教教师采用什么策略、方法,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相同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这样同课异构的目的才能达成:殊途——同归.

4.2 情境设置

教学中,教师经常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之间的矛盾冲突,但仅凭现有的知识又无法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都必须根据知识本身特点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的情境或者设置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才能使设置的情境促进教学[2].

4.3 知识与素养

知识的掌握经常作为学习结果的一种很重要的评价指标,素养的培养,即各方面能力的形成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过程中. 知识和素养同等重要,知识是素养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异构中山新知
ETC拓展应用场景下的多源异构交易系统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试论同课异构之“同”与“异”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系统在医疗大数据中的研究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吴健:多元异构的数字敦煌
历史上的“中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