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睿 江琴
长期以来,世界古代史因时空跨度大、历史事件线索繁杂和史料匮乏等原因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难点。新课程标准实行以来,世界古代史教学内容增加,难度增大。部分中学历史教师在部编版教材的世界古代史教学中也暴露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注重对历史事件的简单叙述,而忽视了各古代文明之间内在联系和人类文明整体发展演进趋势。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1]诚然,人类通过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不同文明,而不同文明又通过交流互鉴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不同文明之间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往往让教师在授课中忽视了它们之间存在的短暂的、非持续性的交流。
第二,援引史料不严谨且内容单一。新课标中史料研究部分包含了对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口述史料(回忆录与其他口述史记录;神话、传说、史诗)和图像史料(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的综合解读。[2]实际教学中教师常着手于古代文献史料的运用,较少的运用古代丰富的实物、口述和图像史料资源。一方面大量二手史料堆积造成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偏颇,另一方面单一文字史料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弱了学生对世界古代史的学习兴趣。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以《古代世界的帝国和文明的交流》一课为例,在本课教学中以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为指导,采用多种形式的古代史料,探究当前中学世界古代史教学的新路径。
一、古代文明交流互鉴视域的构建
本课导入部分,教师设置希罗多德《歷史》中描述的世界和习近平主席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演讲节选作为导入素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希罗多德眼中的世界与当今世界的不同,并描述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和地中海地区已知古代文明。
希罗多德《历史》中描述的世界(公元前450年)
在有一定讨论基础后,教师顺势展示习近平主席演讲节选:
材料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由此向学生提出设问:古代世界文明是怎样发展和互鉴的?文明交流互鉴又是如何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
导入部分不仅通过古今地域信息对比加深学生探索古代文明的兴趣,而且从新课开篇就让学生从宏观的视角审视古代文明发展互鉴的关系,把握新课的学习方向。
二、古代文明的曙光和交流初会
1.明晰文明发展概念,辩证看待文明发展模式
早期文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课本着重对农耕文明展开介绍,并引导学生思考农耕文明的扩张潜能及影响。但文明形式是多样的,相对农耕文明仍然有游牧文明的存在。且早期希腊文明不完全是农耕文明,过度强调农耕文明极易导致学生的误认,故需在讲解前进行概念的明晰。为此,笔者选取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第一王朝]第一年,第四月,第十三日。两土地(上下埃及)之统一。围墙巡回(节日名称)。6肘尺(尼罗河泛滥高度)。
年x+4,西部、北部和东部诺姆(行政区域)所有人口(之清点)3肘尺,1拃。
年x+10 萨赫——斯特尼之航。打击外尔——卡。4肘尺,1拃。
[第二王朝]第十四年,祭拜荷鲁斯。第七次清点金子和土地。3 2/3肘尺。
——《巴勒莫石碑》[3]
材料二:农耕生产的增长率,大于游牧生产的增长率。农耕之必然趋向于定居,又使它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和较为稳定的连续承袭的可能……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接壤地区,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不可逾越的界线。古代国家的边界,是一个沿其领域而延伸的狭长的面的概念,而非线的概念。
——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
古典时期希腊范围(公元前1450年)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关注材料中“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两种文明发展模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巴勒莫石碑对早期埃及文明的相关记述,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农耕文明在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中有哪些优势;最后结合古希腊文明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发展形式,强调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并不是“界线”的分割,从根本层面理解文明的多样性和交融性。
2.多角度还原古代文明风貌,理解文明交流整体性
课本中已对三大文明早期发展有了大致叙述,但对于三大文明间早期交流情况叙述不多,需要教师在讲述中补充相关细节。为此教师选取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埃及和赫梯是好兄弟,他们将永远保持和平……伟大的埃及王(拉美西斯二世)不可擅自侵入赫梯之地,伟大的赫梯王(哈图西里三世)也不得侵入埃及。
——《银板和约》(亦称《埃及赫梯和约》)[4]
材料二:(那些在)萨拉米的(受领份地者)将获准定居在萨拉米……须向雅典纳税,并履行兵役;不得出租萨拉米的土地……若出租,(承租人与)出租人双方均须向国库偿付。地方官负责征兵,若不征兵,将被传讯;(须自行配备)武器,(价值)三十德拉克马;武备毕,将由执政官负责查验。
——《雅典殖民萨米拉令》[5]
教师首先展示银板和约文本引起学生兴趣,随后简述古埃及文明和古西亚文明之间曾爆发的数次战争,同时指出伴随着战争带来了早期国家自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国家间的早期合作交往,为接下来讲述波斯帝国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展示雅典殖民萨米拉令,说明希腊人触及地区范围之广,但与其他古代帝国的扩张方式不同,希腊殖民地多为独立发展路线,母邦一般无权干涉。
三、古代文明的辉煌和深入交融
1.构筑文明交流互鉴体系,理解文明交流多样性
三大帝国的发展是文明交流互鉴历史上的关键进程,文明交流也是多样的,不应同质化地进行讲解。在对三大帝国的文明交往中,笔者从经济、艺术、教育等多个领域进行探讨,为此选取了如下三则材料:
材料一:在这条道路(御道)的任何地方都有国王的驿馆和极其完备的旅舍,而全部道路所经之处都是安全的,有人居住的地方。
——希罗多德《历史》
材料二:
亚历山大帝国货币
巴比伦天文日记
材料三:西塞罗在看到罗马政界的混乱状况后,选择只与希腊学者交往以提高学术造诣。……他欣赏“新柏拉图学派”并立志如果不能在罗马政坛立足就迁居到雅典,用尽余生来进行哲学研究。……罗马的下层阶级和无知分子称他为“希腊人”和“学者”。
——节选自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学生通过阅读以上材料,不难归纳出文明交流的多样性。材料一主要通过希罗多德的记述展示波斯帝国御道在文明交流中的载体作用;材料二则通过亚历山大帝国时期的两个文物:亚历山大帝国货币和记载了亚历山大死亡的巴比伦天文日记。它们反映出亚历山大帝国把希腊艺术同当地特色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希腊化风格。在材料三的选取上,首先记传者普鲁塔克自身就是生活在罗马世界的希腊人,他非常强调罗马社会继承古希腊文化遗产。其次从其记述的西塞罗的个人经历中,可见罗马统治阶层对希腊教育的推崇。通过以上多角度的分析,可加强学生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入理解。
2.跨越時空限制,设置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历史情境
设置历史情景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结尾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探究中,教师通过设置历史情景引发学生对古代文明交流的思考,培养学生从多视角审视历史事件和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此部分设置了三个环节:
(1)东西方文明的初识
西方视角:
大地上,人类可居之地,极东为无名地与大亚细亚最东之秦尼国及赛里斯国为邻。
(托勒密《地理学》)
唯赛里斯人用织绸缎之丝,则非来自植物……希腊人称之为塞儿(即蚕),虫之大,约两倍于甲虫。……虫之寿仅有五年。虫食青芦过量,血多身裂乃死。其内即丝也。
(帕萨尼亚斯《希腊道里志》)
——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东方视角:
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东西方文明的初会
西方视角:
外国人渡边境大河,往买丝及他货者,皆仅以目相视,议定价值,不交谈也。其地物产丰富,无求于他人。虽随时愿将货物售于他人,然绝不自他人有所购买也。
——亨利·玉尔《古代中国闻见录》
东方视角:
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微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东西方文明的共进:
中意合作抗疫漫画
第一个环节中,东西方交流初期双方在对方的视野中有仅初步模糊印象,但在相互了解中埋下了文明交流的种子;第二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补充讲授班超和甘英的人物事迹,结合两则材料,学生可见东西方正式开始了商业经济交往,并以经济为纽带逐步扩展到各个领域;到第三个环节,则结合当下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当前中意合作抗疫的漫画,让学生了解到古代文明的交往互鉴不是偶然的、短暂的,他们所留下的文明交往遗产对当今东西方仍有宝贵作用,是世界共同发展的动力之一。
笔者在本课通过引入文明交流互鉴思想,对中学世界古代史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首先,在古代史教学前期的课程设计上,教师就应针对相关原始史料和当今学界的最新成果进行一定的梳理,纠正教材因篇幅和编排导致的片面观点,让古代史研究为中学历史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其次,在史料选择上要经过提炼,巧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世界古代史的热情,抓住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选择不同角度的史料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历史解释能力;最后,世界古代史教学要注意在课堂的讲授中并不能一味地描述历史事件,应引入整体史观,从广阔的视域中了解古代世界发展和交流的规律,还要注重古代文明精神在家国情怀素养上的培育作用,做到“知古而不复古”,通过增强古代史教学的现实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在古今之间找到课堂的平衡点和创新点。
【注释】
[1]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年第6期,第7—9页。
[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37页。
[3]李晓东:《埃及历史铭文举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8—18页。
[4]译本参考S. Langdon and Alan H. Gardiner:The Treaty of Alliance between ?attu?ili, King of the Hittites, and the Pharaoh Ramesses II of Egypt, The 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1920, vol.6, no.3, pp.179—205.
[5]张强:《古希腊铭文辑要》,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