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应用阅读提示,为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增加活力

2020-10-27 10:16顾丽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荷塘景物

顾丽华

在没有阅读文章之前,文章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个谜题。在谜底揭开之前,一切未知会给学生带来因这种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心理困境。学生会怀疑自己对这篇文章的兴趣度,还会担心自己找不到阅读的方法,甚至对自己能否进入创造性阅读层面而感到忧虑。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进入阅读之前,有效应用阅读提示,消除学生的困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鼓舞学生对阅读的信心,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增强阅读提示的趣味性

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经常忽略增强学习材料趣味性这一点,固执地认为学生的兴趣能靠自身的激励成长起来,认为学生会以学习为动力,“将兴趣的领域推广到无数事物上去”,但在强加督促的情况下,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状态中,教师会为学生提供阅读提示语,但总是围绕文章内容的概括、文章在文学领域的地位、文章中闪光的优点、文章阅读需要了解的要求等几方面进行,刻板且没有趣味性,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受阅读倾向影响而抗拒进入阅读状态。所以教师首要目标是增强阅读提示的趣味性,能够唤起学生内心“包含在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包含在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天才的闪光”。那么教师该如何增强阅读提示的趣味性呢?教师可以将提示语与青少年的心理紧密联系起来,以亲切的口吻表达出来,吸引学生关注提示语以此进入阅读的境界。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增强趣味性,让学生乐于阅读这篇优美的散文,教师不能将强调学习重点作为提示语,而应提炼与学生心理状态重合的一点进行阅读提示。如学生对凤凰传奇唱的《荷塘月色》耳熟能详,教师可利用歌名与文章标题的一致性进行提示:“凤凰传奇唱过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荷塘月色》,那么这首歌是否取材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呢?它們之间有没有重合之处?下面请同学们开始阅读。”学生很想知道名字重合的歌曲与文章到底有没有关联,好奇心会促使学生很快进入阅读状态,文章的趣味性随之增强,高中语文课堂的活力也随之散发出来。

二、注重阅读提示对学生阅读信心的激励

阅读兴趣和阅读信心是有区别的,有了阅读兴趣,仍然会因为阅读信心不足而打退堂鼓,所以教师在加强阅读提示的趣味性之后,仍不能掉以轻心。为了让学生保持阅读的兴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注重阅读提示对学生阅读信心的激励。那么如何激励呢?首先教师应该了解一篇文章容易让学生产生厌读、怕读、畏读心理的区域在哪里,然后针对这一区域进行阅读提示,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决不能只是冷冰冰地提出要求,为了阅读活动能够完成而一味地督促学生阅读下去。

教师以歌曲《荷塘月色》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进行到文章的第三段阅读的时候,学生会由于迟迟看不到作者关于荷塘笼罩月色之景的描述而产生疑惑,这种疑惑来源于对阅读文本的未知,这种未知会使学生产生厌读、怕读、畏读的心理。所以,教师要在这一恰当的位置进行阅读提示,并使其起到增强学生阅读信心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这样提示:“景物不会自己跑到我们眼前,尤其是美景,需要我们具有绝对的耐心去发现。在没看到美景之前,我们要好好阅读作者抵达美景的过程。”教师这一阅读提示传递了两个信息:一是暗示学生要坚持,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任务。有了这两个提示为阅读保驾护航,学生一定会打消放弃阅读的想法,产生强烈的阅读信心。

三、突出阅读提示的启发性

阅读提示是引导,但引导还不足以成为学生阅读有效实现的关键力量,要使阅读提示具备启发的作用,教师还需要将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而不是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后把结论提前透露给学生。可以说,阅读提示所具备的启发性对学生的阅读而言很重要,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帮助学生更好、更高效地阅读。阅读本身是在获取富有启发性的、人类所需要的养料,在获取阅读材料对人生、生命、个体经验的启发的时候,首先要做到遵循作者的引领,可是学生未必能够破解作者的引领之法,所以还需要教师设计阅读提示,进行启发。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果真是在描绘景色吗?其实不然。从看到景色到景色欣赏终了,作者的情感始终贯穿如一。为什么这样说呢?这篇文章的开头结尾中作者的心声是相互照应的,向我们暗示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是有一条秘径通往情感的,这种包含在景物中的情感也是承上启下的。所以,教师可将对作者观景前与观景后的心理呼应作为阅读提示,启发学生将目光放在对景物特点及包含情感等方面的理解。从文章开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到中间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再到文章结尾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轻轻地推门进去”,作者的情感有两次过渡,学生受到启发重点阅读使作者情感发生变化的两处景物描写:一是第四、五段关于荷花、荷叶、月色下荷塘的描写;二是第六段,荷塘四周景物的描写。

四、加强阅读提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唤起

阅读是否需要创新思维?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阅读究其本质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这是由于创作者隐藏在文字中的秘密有时候只有自己知道,而读者即使潜心挖掘作者的情感、思想,获得的可能也仅是凤毛麟角,所以对文本的洞悉更多地是靠自己的再创造思维。当然,再创造也不能避免重复别人的观点,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还需要加强阅读提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唤起。

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一直盘旋在学生脑际的是,为什么作者在看到荷塘四周的景物时,情感又发生了变化?这一段的景物描写究竟象征着什么?教师可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作者描写这段的用意。由于景物的世界是向学生敞开的,学生的想象空间便相对更广阔。例如有学生从“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这句切入,又把月色笼罩下的荷塘看作是曾经的美好进行描述:曾经的美好被困住,被包围,被隐藏,给人一种好景不再的感觉。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言,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创新的解读。这不仅为这篇文章的理解开辟了另一途径,也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阅读和赏析的能力。

关于阅读提示,它主要是关于将会阅读什么,将怎么阅读,是阅读后的延伸方向的一个指引,但并非限制,教师要掌握其中的宽松度。了解问题提示的功能之后,教师还要进行阅读提示的设计,增强其趣味性,注重对学生阅读信心的激励,突出阅读提示的启发性,引导学生应用创造性思维投入到阅读中。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西亭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荷塘景物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小荷塘
四时景物皆成趣
热闹的荷塘
写写冬天的景物
荷塘
荷塘三记
荷塘月色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