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信阳院区(464000)尹向丽
重症监护室(ICU)为医院疾病治疗重要场所,ICU患者机体免疫力较低,治疗期间侵入性操作及多种抗菌药物使用,均会导致ICU患者出现病菌感染[1]。多重耐药菌具有常见性,耐药情况严重,多重耐药菌感染仅能采取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加强对症治疗等方法,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增加。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54例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以分析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制定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我院54例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均因危重症入住ICU并需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均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男36例,女18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6.82±5.23)岁;体质量指数17~25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41±1.05)kg/m2;肺部感染19例,重度颅脑损伤14例,呼吸衰竭12例,其他9例。
1.2 方法 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基本情况:年龄、性别、ICU住院时间等;基础疾病:是否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急性脑血管急性、恶性肿瘤、低蛋白血症、心血管疾病等;侵入性操作:尿管留置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抗菌药物时间等。
1.3 观察指标 多因素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分析,多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56岁、ICU住院天数15~29d、机械通气天数8~14d、留置尿管天数8~14d、人工气道天数8~14d、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抗菌药物时间为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P<0.05)。见附表。
附表 多因素回归分析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为临床治疗带来严峻挑战,相关研究指出,分析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对临床制定控制措施具有积极意义[2]。本研究选取我院54例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56岁)、ICU住院天数(15~29d)、机械通气天数(8~14d)、留置尿管天数(8~14d)、人工气道天数(8~14d)、应用抗菌药物种类、应用抗菌药物时间为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P<0.05)。临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用药指征,结合药敏试验调整抗菌药物,以相对窄谱、具有针对性为主,以减少抗菌药物应用种类,缩短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性产生和进展。②健全无菌操作制度,在患者行导尿、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展开工作,医疗用品以一次性用品为主,多次使用医疗用品需在每次使用后严格按照消毒标准进行器具消毒。③加强消毒与隔离,医护人员或患者家属进入ICU时必须穿戴隔离衣、口罩、手套等隔离物品,防止交叉感染;患者附近物品必须定时消毒,防止ICU留置物品表面残留病原菌导致患者继发感染[3]。
综上所述,ICU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积极采取控制措施,以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