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点、节点和终点介入下的精准课堂

2020-10-26 10:49高双双
关键词:祝福原点节点

高双双

摘 要:本论文立足于“精准教育”,以《祝福》为例,从教学原点、教学节点和教学终点三个方面有详有略地阐述精准课堂。其中,教学节点的精准化为主要论述对象,其下分为“教学内容精要化”“教学态度精心化”和“教学方法精巧化”。

关键词:精准课堂;《祝福》;原点;节点;终点

“精准教育”为浙江省教育厅大力提倡,这给我们广大教师的课堂变革提供了一个思路:在课堂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零基础教学的现状,慢慢地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准呢?

以下,笔者以必修二的《祝福》为例,围绕“三点”对精准课堂做一番论述。

一、原点的精准化

课堂中的“原点”主要指学生的学生成绩、学习能力、他们对教学目标的清晰程度等。原点的精准化落实在课堂中主要指教学目标的精准化。教学中,教师需识别不同对象,关注不同群体,设置分层次目标,从而追求每一位学生基于原点的差异化发展。有基于此,在《祝福》的教学目标中,笔者既设置了侧重知识领域的目标——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和倒叙的内涵以及作用,又设置了侧重不同层次的拓展性目标——塑造柳妈、短工以及其他老女人们等看客群体形象的意义。

二、节点的精准化

课堂中的“节点”通俗点来说就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随之产生的问题点。那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节点的精准化呢?

(一)教学内容精要化

教学内容精要化,指的是精准地抓住课堂重难点,捋顺课堂中固有的节点。

第一,紧抓关键词教学。特级教师肖培东的许多课堂紧抓关键词开展教学,比如教《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抓住了“游”“醉”“知”“归”四个关键字,教授《孔乙己》时抓住了“记住”这一关键词。而笔者在教《祝福》时,则抓住了“不幸”和“幸福”两个关键词。第二,建立教学内容横向和纵向联系。如果说第一点是让教学内容更精确,那么建立横向和纵向联系就是让我们的课堂的要点更突出。将课堂内容前勾后连,架构成体系,这能让知识更深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在《祝福》中,“倒叙”这一知识点前可与《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补叙相互补充,后可与《边城》中的倒叙相互强化。

(二)教学态度精心化

教学态度的精心包括细心和耐心。课堂教学中临时生成的节点,需由“二心”来捕捉和化解。细心,指关注教学细节。对学生的回答,细心地给予个性化地反馈;对学生有效的临场生成,细心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加入课堂。耐心,指舍得给学生思考时间。当课堂出现冷场时,舍得让学生自我“愤悱”。

《祝福》的教学中,探讨“祥林嫂的不幸”这一问题时,笔者观察到,学生虽然对“封建礼教”四个字十分熟悉,但是对其具体内涵几乎一无所知。因而,他们对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缺乏认识。故而,笔者临时加入了“封建礼教”的具体内涵這一教学内容,如男尊女卑、亲疏有别、特权思想等。

(三)教学方法精巧化

精巧的教学方法,服务于精要的教学内容,让精要的教学内容更高效地让学生吸收,以达到捋顺节点的目的。

教学方法精巧化,首先指教学方式多样化。

讲授法、谈论法、探究法等方法综合运用,以求教学的高效。在《祝福》的教学中,面对祥林嫂的不幸这一有争议性的问题,笔者设置了“请结合文本细节来谈一谈,是谁/什么剥夺了祥林嫂的幸福”这一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而在探讨“看客群体的形象意义时”,则用PPT的形式,引入了大方之家对看客群体的解读,从而深化、拔高了学生对看客群体的理解。

其次,问题设置精妙化。

不少老师上课时喜欢简单地问“是什么”“为什么”这些无营养的问题。课堂中,我们应多设置一些有温度、有弹性、有梯度的精妙化的问题。其中,问题的梯度性尤其重要,这种提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逐步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祝福》的问题设置,有意体现梯度性的特点。

以上五个问题,以“不幸”为主,以“幸福”为辅。问题(1)由文题而入,结合文本说“祝福”,再由“祝福”引出祥林嫂的不幸。问题(2)(3)由浅入深围绕“不幸”解人物,同时引入叙述方法和细节描写。问题(4)宕出一笔析幸福,以短暂的幸福来反衬漫长的不幸,从而加深对人物悲剧性的理解。问题(5)作为主问题建立在前四问的基础上,由“谁”而解本文其他人物,由“什么”来析鲁镇社会。最终引出看客群体,以求深刻探讨人情之凉薄、人性之劣根。

三、终点的精准化

“终点”指目标定点达成情况,主要指学生的收获情况、即时问题的解决情况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情况等。

无论是原点的精准化还是节点的精准化,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了达成终点的精准化。然而“终点”很难在课堂上作出即时性的评价。课堂最终精准与否,更好的判断方式是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评价结果反馈。最终,“终点”的达成情况又可以成为下一个“原点”的依据。如此,学生就可以在新的一轮原点、节点、终点的循环中不断实现学习能力的阶梯式提升。

猜你喜欢
祝福原点节点
数轴在解答实数题中的应用
基于移动汇聚节点和分簇的改进节能路由算法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48)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话题:回到原点
浅谈基于P2P的网络教学系统节点信息收集算法
7.1 数形结合思想
问疑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