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10-26 02:28林姝彤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深度考核素养

林姝彤

深度学习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马顿和赛尔乔提出,与“浅层学习”概念相对应,加强调学生在理解文章浅层、表层意思之下,还应该重视知识的迁移与能力的培养。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从知识、思维、能力以及个人发展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建构,而这四个方面与我国学者提出的核心素养相吻合,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深度学习有利于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愈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即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学会判断,并作出适宜的反馈与行为,从而更专业的进行教育实践。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结合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思考,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考核以及学习途径五个方面出发,探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教学改革途径。

一、以深度学习为导向,构建教学目标

结合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定位,在制定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目标时结合《专业标准》的要求,在设计具体活动目标时教师应考虑学情,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与需求,深入挖掘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思考的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各年龄段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特点,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等。

(二)能力目标

能针对各年龄段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点,掌握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讲述活动、谈话活动和语言教学游戏活动等设计、组织与实施策略。

(三)德育目标

提升学生基本语言素养,形成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态度及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之情。

上述目标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与课程观。其次,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活动进行相应的评价与反思环节,实现从浅层知识向高阶学习状态的过渡,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最后,通过实训环节的考核,将课程目标的影响最大程度得到发挥,将深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以能力提升为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导向,提升能力为目标,结合教材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上进行动态调整,注重培养学生通过经由深度学习的问题解决能力。

首先,要掌握相关的语言理论知识,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并能够独立设计语言领域的特色活动。其次,加入领域能力的讲解与训练,如说课能力、设计与组织语言活动的能力、评价与反思能力等。而上述能力如何在实践环节进行更好地训练与提升就需要从理论层面,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些能力的本质和掌握该能力的必要性。最后,应把握机会,通过挂职锻炼,深入一线幼儿园,收集相应领域活动的公开课或教学课例,在教学过程中丰富学习内容,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与实践性。

教师应以教材为基础,备课过程中结合社会所需人才的要求以及学情,最大限度搜寻材料,充实和深化课程内容,为深度学习构建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

三、以岗位能力为指引,转变教学方法

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领域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能力、观察儿童的能力以及反思评价等能力。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与感受,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应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创造条件与环境。

四、以学习实效为引导,调整考核方式

考核从理论与实训两方面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更加注重过程性与技能评价,平时考核中加入小组互评、参与活动的比重,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在期末闭卷考试中也逐渐加大灵活性试题的比重,参考教师资格证的真题,并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出题,注重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在实训项目考核中,参考学前教育考研复试与考编的考试形式,注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并注重学生的实践演练,如加入现场分析问题、说课、组织活动的考核形式,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与观念,进一步实现深度学习。

考核从单一模式向从教师评价学生到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多元模式转变,并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问题解决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深度学习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五、以网络学习为辅助,丰富深度学习途径

结合本校办学特色,注重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提升,而这一能力,单纯凭借课堂教学很难达成,因此混合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混合教学模式并不是将课程模块随意整合,而是在教师合理科学的安排之下,将传统线下授课的优势与线上学习的长处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搭建课程体系,及时上传学习资料,如课程相关的授课计划、课件等,专业相关的政策解读、学术前沿资料、纲领性文件等,以及优秀的公开课视频、绘本、课堂实录等资料。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学习有效促进深度学习,丰富学习资源,也弥补教师自身知识体系更新不及时,教材陈旧等问题。同时,教师为学生推荐优质公开课网站与视频,如中国大学慕课网等平台,学生灵活选择学习时段和内容进行多元化、深度学习。教师做好课后的答疑与反馈环节,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展在线讨论与互动,自主发帖,跟帖互动,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激发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参与度。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真实的问题主动探究,积极反思,动手解决,从而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高阶能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做中学,做中思考的条件,作为教师应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搭建科学、优质的学习平台,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团队继续合作与实践,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項目:深度学习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五大领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H-19166,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规划课题。

猜你喜欢
深度考核素养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