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2020-10-26 02:29季新飞
写真地理 2020年30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季新飞(1988.04-),女,浙江永嘉人,本科,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地理教学。

摘 要: 愈加严重的环境问题使我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都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教育界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思考也日益成熟。高中是教育的高中地理为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天然的条件,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中地理;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0.187

引言:高中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学习阶段,但是由于早起的生态文明教育缺乏,很多高中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不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不够完善,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很多与认识相反的行为习惯。老师应该注意到这个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高中地理教学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力,以期为我国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1 立足于教材

地理这一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就包含了环境保护,所以,生态文明教育也是此学科的内在要求。教材上丰富的内容需要老师的多角度解读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效果。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下,老师应该结合实际来丰富关于生态文明的知识,多方位解读教材。利用教材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对目前的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在平时的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纠正错误的观念。除了教材上已有的内容,高中地理教材上没有完整全面地介绍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在上课的时候需要老师进行补充和扩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而正确的认知。

比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时候,老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对水和土地资源的生态效益和其被破坏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补充,列举生活和工业中对水和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的例子;另外随时关注生态方面的新闻动态和最新发布的政策,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一些关于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纪实新闻或组织学生一起观看相关影视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还可以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思考生态和社会发展,人们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立足于教材,在此基础上发展多样教学形式,利用互联网教学,并结合时代发展,补充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纠正过时的内容,由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

2 引导学生从生态角度思考问题

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要帮助学生转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一直以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生可能首先会从经济,社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很少会想到从生态的角度来考虑。同学们没有意识到生态和社会、经济之间的深刻关系,就不能将三者结合起来做出最佳决策。这时候老师可以加以引导,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提醒同学从新的角度看问题,找方法。

引导学生从生态角度思考问题,老师应该在课堂上合理设置问题,在安排课后作业和案例结合的时候多加注意。例如,教材上的问题研究“我的家乡怎样发展”。按照惯性思维,学生可能会片面地分析,仅仅从经济角度来进行思考,而较少甚至忽视生态的重要性。这样的思考问题方式是不符合当代人与社会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新理念的。在教学时候引导学生从生态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在网上收集近年来地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关的数据,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有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了解。分析本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联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等。在对本地实际的生态环境有全面了解后,再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小组为代表的讨论,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统一的角度,就如何发展家乡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3 组织相关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何才能够让学生从认知,思维和行动几方面真正体现出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仅仅是理论知识还不够,如果只是课堂上记住了一些知识点一些数据,下课后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就抛之脑后,那么学习也就没能体现出它真正的意义。学习知识是为了帮助解決实际问题,规范行为,改变不好的现状。真正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也应该是这样。学生有深刻的思想认识,也有足够的行动能力,在生活中能够为身边的人普及环保和生态知识,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而目前很多人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这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老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后才能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才会觉得学到的知识是来源于真实生活,学习它是能够真正改变不好的现状的。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更理性的思考方式,也可以帮助巩固所学知识,学为所用,让学生深而真实地体会到生态文明和自己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组织学生用实地参观调研和网上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本市或者本校的生态状况,包括一些实际的环境问题,本市的人口分布,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程度,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情况等等。城市绿化,生态保护区,能源分布和环境污染等都是值得关注和了解的。了解到真实数据后,再分学习小组来分析其原因,继而提出自己的改善建议,最后真正实施行动。另外,还可以加入当地的环境保护组织,平时参加一些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比如社区宣传活动,制作一些相关海报画册。还可利用一些重大节日,在当天组织有意义的宣传活动,在社区,学校或公园等地进行宣传,呼吁更多人重视生态问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平时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来做出行动。

结束语:高中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时期,老师要结合地理教材的内容来扩展相关的生态知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学生从生态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学会将生态纳入决策之中。教学时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多举例子,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来教学,就地取材,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参与感。

参考文献

[1] 谭妍婕.高中地理教学之时代关怀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7,(15).

[2] 张永国.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与途径[J].新课程?中旬,2018,(5).

[3] 曹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文献综述[J].金田,2017,(1).

[4] 解桂芬.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研实效[J].教育界,2017,(31).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