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宇
摘 要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而语文则处处体现了生活,这是因为语文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小到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际,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话交流。语文科目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从生活出发,进行生活化教学,以此解决目前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B031,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7-0177-01
通过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它迎合了新课标对语文科目的要求。但是目前的语文课堂,由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在实施生活化教学中遇到了语文教学理论与实际相脱离、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为着力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小学语文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历有限,在课堂教学时,他们只会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兴趣,这些熟悉的事物普遍来源于生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仔细观察生活,在教学时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演化为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化内容,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以二年级古诗《咏柳》为例,教师带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两条嫩绿的柳枝进入了课堂,把它作为教学工具,教学时把嫩绿的柳枝一一展示给学生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提问“它是什么呀?是柳枝对不对?在公园的湖边随处可见,大家再仔细观察这柳枝上面都有些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到有嫩绿的叶子”“那么这嫩绿的叶子代表了什么季节呢?”有同学回答到:“代表春天。”“对,因为春天来临了,万物复苏,柳枝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这就是春天的颜色”“那么我们可以用那些词语来赞美柳树呢?”学生陷入了思考当中,随之教师再次讲到:“既然大家不知道,那我们就来看看唐朝诗人贺知章是如何赞美柳枝的。”引导结束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柳枝发芽的图片以及柔和的音乐,为学生朗诵古诗《咏柳》,然后讲到“各位同学们,这首古诗把春天柳树的特征是否完全展示出来?接下来的时间,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柳树的特征吧。”
二、教学环境、语言生活化
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课堂用语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部分小学教室的环境依然是冷冷冰冰的墙壁,无生活中的装饰品,而此种教学环境对于天真活泼的小学而言显得过于单调,学生内心感到极度压抑,无法提起学习兴趣,领悟不到学习的快乐。另外部分教师的教学用语未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出现了语速较快、未使用学生习惯的语言方式,致使部分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思,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为实行生活化教学,应该精心布置教室,如在墙壁上贴上一些植物的标本、小动物的图片;办与生活内容相关的黑板报,如应对中暑的技巧、饭前饭后注意事项等;另外还可在窗台上养一些小植物,如仙人球、君子兰等绿色植物,任课教师负责浇水,通过这些装饰让整个教室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次,语文教师在授课或者与学生沟通时,应该放慢语速,并且使用简單的词语,声音温柔。
三、课后作业生活化
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语文教师会针对当天的教学内容布置家庭作业,但是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年级较小,如果布置实践性作业,学生无法完成,因此采用传统的布置作业的方式,如抄写生字词语、背诵语文课文等,这种方式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学生感到厌烦,作业质量不高,达不到教师的期望值。所以,为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活动融入教学中,将课后作业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如在小学二年级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师讲完本课时,正值阳春三月,联想到3月12日为植树节,于是教师可以把本课的课后作业布置为“让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到公园里植一棵树,用手机记录植树的过程,并且写一篇三百字的心得体会”,改变了以往抄写生字词的课后作业形式。通过这种实践性的生活化作业,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来源于生活,也应该服务与生活,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设置应该与生活息息相关,否则便不符合新课改对语文科目的要求,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既能够迎合新课改对语文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着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生活素质,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融入语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卢伟.让语文贴近生活——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学周刊,2020(10):125-126.
[2]方梅.让生活“叩响”小学语文课堂之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