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英
摘 要:小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之间差异是教师进行教学时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需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本文作者对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促进小学数学的发展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传统的数学教学常采用无差别的教学方式,不考虑不同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状况,往往导致班级中学生学习成绩差异化严重的现象发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思路,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个体差异,认真分析学生的优劣势,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一、正视学生之间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分层
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并结合学生在课堂中、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通过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分层,这种分层方式单一、片面,不能很好地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分层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全面规范化的原则,结合各学科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之后,再根据数学这一学科的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分层。采用这种方式,教师能全面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并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上,而是综合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进行分层时,还应该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学习兴趣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稳重踏实的品性等,也可以作为分层教学的依据。教师在进行分层时可以分为:“高层”、“中层”、“底层”。“高层”是学生学习能力强,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对数学学习有良好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求知欲,而且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良好;“中层”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心情而变,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良好,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成绩不稳定;“底层”是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被动学习,学习品质差,课堂回答问题不活跃,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成绩落后。教师在进行分层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该随时关注学生的课堂状况和课后反馈进行,随时调整,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根据学生的阶段性表现随时进行调整,实现能上能下的动态分层机制。
二、分层设计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应该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数学实际水平和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设为高层,这些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能很快的掌握,教师对于这个层次的学生给予自由支配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或让其进行课外习题的拓展练习;把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设为中层,教师应该更关注学生重点知识的掌握,注重深入地理解知识并进行适当的教材习题练习;把学习能力较差和数学基础掌握较差的学生设为低层,教师在课堂中多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在进行四年级《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中“三角形的分类”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设置。高层次的学生对于三角形的概念以及各种类型的三角形的特点都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四边形”或其他多边形知识的探索;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概念的加深和巩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选择、填空、易混淆、易错题或其他关于画图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对于低层次的学生来说,首先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设置身边的例子讲解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通过这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高效地掌握教学知识,最大限度的提高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注重学生分层评价;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师在进行分层评价时,采用统一的教学评价,会使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产生挫败感,会自认为没有学好数学的天分,消极的对待数学的学习。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不应该只重视课后作业的正确与否,还应该看到学生努力与进步的部分,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例如:对于一次课后试卷的测验,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得分较高,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该是鼓励,并告诫不要骄傲自满;对于过了及格线,但分数不高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如:“本张试卷中最难的一道题都做对了,前面简单的题型稍微再细心一点就会得到更高的分数。”对于不及格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与关注,教师根据试卷的内容,指出学生努力的部分,并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完善缺点和不足。采用分层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科学的认识自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小學数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为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水平,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清洪.小学数学分层教学[J].教育:文摘版,2017(1):141.
[2]迟明丽.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