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利
摘 要 公民意识的强弱从根本上关系着公民素质,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就需要每位公民富有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而这些担当能力的形成,就需要从小学生时期开始培养,让他们爱国、爱家、爱人民,爱护环境,遵纪守法,就需要他们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需要学校、家庭、社区、政府的共同的参与,在进行相应知识教育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加强社会实践,进而加强对小学生的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教育。
关键词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7-0029-01
公民素质的核心是公民意识,而培养公民的意识,就需要加强公民教育。公民教育就是要使公民擁有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更好地产生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而这种教育需要从小学生开始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对小学生的知识、行为、思想进行全面的引导,最后使小学生不断加强并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有担当、有思想、遵规懂法的好公民。
一、家长、教师以身作则,做小学生们的榜样
学校的人际关系协调,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互相理解并尊重,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并且父母、教师的言行,也会是他们今后学习、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教师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要规范自己,做一个良好的示范。比如教师在教室的地上看到一块垃圾,能够捡起来并扔到垃圾桶内,给小学生树立干净卫生的榜样;教师在面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够主动辅导学习,让同学们知道,在今后的人生中,要帮助弱小群体,不吝啬爱;父母在带着小学生过马路的时候,能够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只有在父母和教师处处的影响下,才会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会更加敢于实践。
二、教育引导方式的多样性
除了在学校进行一些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还需要让学生能够联系实际进行切合的实践。一是学校可以为学生开设一条文化长廊,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名人画像及伟大的事迹、现代社会的文化倡导宣传栏、名人名言、具有榜样性的事件,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接触这些积极向上的能量。二是能让学生们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一些图书、在敬老院给予老人一定的陪伴,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上与许多人需要他们的帮助,培养自我的责任担当意识。在母亲节、父亲节及父母生日的时候给他们写爱心卡,平时给父母洗脚,在教师节给教师写感谢信,国庆节去学习英雄烈士事迹并为英雄献赞歌,培养孩子爱家、爱父母、爱老师、爱国的情感。三是让孩子参与到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去,植树节亲手去植树,爱护花草动物,不随地扔垃圾,并在周末组织让他们去一些景点参与捡垃圾的活动,让他们争做环境的小卫士,担当起社会的维护。
三、加强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的意识,增强法律自觉性
一是让法律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宣传和学习法律知识。联系实际的生活,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演一演、讲一讲实际生活中的状况应该如何解决,如何利用法律知识。激发学生们的兴趣,选择一些题材进行辨别,适应什么样的法律状况,增加法律在学生们心中的地位,让他们学法制歌、绘相关的法制画、参与一些课外社会法制活动等,参与其中,更加明白法律的重要性以及实际生活中的用途。二是形成一种制度化,让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并学习和自己学习、生活相关的规章制度,家庭中有独有的礼仪常规、学校有道德规范等,订制一些法制杂志报刊或者在学校的公共屏幕上,播放相关的法律视频,开展法制讲座,让他们经常接触到法律信息,并在其中规范自己的言行。
四、全社会的参与
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环境,孩子们生活在社区中,生活、学习、玩耍都在这个环境中,就需要社区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开放文化广场、博物馆、历史传统教育基地,进行爱国教育,让学生们参与到社区的环境、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道德等建设活动中来,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环境的保护、社区的和谐氛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都需要他们,进而形成一种责任感以及主人翁的意识。在这些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及集体主义思想,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创建一种政府指导,大众参与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结语
除了需要学校、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外,还需要政府、社会、社区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更重要的是,家庭中的教育氛围及家规的创立,都是对小学生一种引导,只有在各个方面让他们感受到规范的力量、道德的培养,让他们在各个社会生活活动中,都感受到正确的引导,让一种主人翁的意识深入各个方面,逐渐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但对于小学生的引导,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家长、学校、教师、社会给予他们春风化雨的耐心,让他们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慢慢塑造性格,拥有自主的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闫小凤.小学生公民意识的问题与教育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3(1):41.
[2]曾文珍.小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校本培养模式探索[J].广东教育·综合,2018(9):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