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羽
在教研室的大力推动下,我县邀请宜川中学兰盾老师参加子长县教研室举办的省市县级名师示范交流活动,活动中兰盾老师执教了《丑小鸭》并做了“源于文本的灵感,激起心中的涟漪”专题讲座。听了兰盾老师的课和讲座,我清楚地意识到有思想、勤钻研对于一个教师的重要意义。
要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就必须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兰盾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她经常实行“裸备课”。所谓的“裸备课”就是指教师手头就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不再借助其他任何教学资料的辅助,单凭教师自身对教材与教参的深入理解与研究,创设出符合学情、符合文本特色的教学设计或教学设想。如兰盾老师在教《丑小鸭》一课时,她通过反复研读文本发现安徒生在这篇童话中许多独具匠心的安排:整个故事的发生是贯穿四季的,丑小鸭出生在夏季,遭受欺凌,饱受苦难在秋冬,迎来幸福,获得新生是在春天。丑小鸭的经历与心情以及周围的人对它的态度也与季节不谋而合。兰盾老师根据教学情节,设计出丑小鸭经历的教学方案。
《丑小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多角度了解丑小鸭的遭遇,品味语言感受形象,理解主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微观研读文本与宏观把握文章的能力。
情感目标: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坎坷与荣耀,用平常心对待荣辱。
【教学重难点】
多角度了解丑小鸭的遭遇。
突破方法:
1.小组讨论
2.教师引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請说说你们知道的童话故事。
二、独立寻找
丑小鸭在哪儿遭受了岐视和打击?
三、合作探究
请自选角度来理清丑小鸭的经历。
四、独立思考
丑小鸭的象征意义。
五、拓展延伸
从这篇重话中,你能猜到安徒生的经历吗?
这个教学设计虽然看似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却让人不得不佩服兰盾老师。在施教过程中,兰盾老师在“独立找寻”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本找到故事的发生地,并告诉学生这种找法是从地点角度梳理丑小鸭的经历。其他教学环节老师只充当了板书者、提问者的角色。兰盾老师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精彩不断,尤其“合作探究”环节学生十分活跃,所探究的角度也多种多样,有从人物角度探究的,有从丑小鸭自身心理入手的,还有从丑小鸭的动作入手的……
新课改指出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学会学习是学生进入知识大门的入场券,而自主学习无疑是带领学生翱翔知识殿堂的翅膀。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正确、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兰盾老师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而是学生们的朋友和引路人。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操作者,实现了教师角色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根本转变。切实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确立了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摆正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
也正是这种“裸备课”促使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裸备课”使教师由教学资料的搬运工变成了教材的解读者,由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规划者。“裸备课”使教师成为了有思想的教师,让他们不仅明白了教什么,还懂得了怎样教,要清楚为什么教。“裸备课”下的教师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设计每一个课堂教学的环节,也做到了抛却一切权威与定论,只带一个本“我”进入文本,以“我”的视角,“我”的体验,“我”的理解,“我”的发现来认识、解读、重构,进而升华文本。教师“裸备课”是真正意义上教者与编者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使教材深深烙印上施教者浓浓的个性特色。也许刚开始“裸备课”教师会有“老虎吃天无法下手”的感觉与困惑,但真正落实“裸备课”,必将使教师由不会到会,再到得心应手,进而快速成长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有方法的成熟教育者。
值得深思的是“裸备课”会提升教师解读文本、处理教材的能力,但“裸备课”时教师全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参,能否正确把握教材、解读教材,这决定了教学方向的正确与否。扎实的教学技能和深厚的教育教学理论修养是“裸备课”的前提,因此实施“裸备课”的老师一定要广泛涉猎专业教学理论与熟练掌握教学方法,还要精心研读《新课程标准》,为“裸备课”做好全面前期铺垫。
兰盾老师在教材的创新处理时,她谈到了自己的几点收获。她把一些文体或文风相近的教材做了归类,并总结出对此类教材的教学方法。比如,她把《丑小鸭》《藤野先生》归结为长文,教学方法是“长文‘点教”。《丑小鸭》教学过程如前文所讲,《藤野先生》兰盾老师第一课时选取的“点”是:你从____ ,看到了一个____ 的藤野先生。第二课时的“点”为: 在《藤野先生》中,“我”到过哪些地方?在这些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兰盾老师把《五柳先生传》《烛之武退秦师》归结为难文,方法是“难文‘点教”。《五柳先生传》的“点”是副词,设计三个不同梯度的问题: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哪一个字使用频率最高?从这个字中,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五柳先生?2.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分析文章的过程中,我们抓的关键词从词性上来说,有什么共性?3.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收获到了什么?
兰盾老师阐述她的“点教法”时,明确了“点”即文中看似小而简单,却像线一样提领着文章的一个字、一句话……教学时,教师要寻找这个“点”,并精心设计用这个“点”来带动课堂。我认为兰盾老师所说的“点”,即我们常说的切入点或抓手。兰盾老师还提到《猫》《伟大的悲剧》《狼》一类的教材都可以“趣教”,在这几课中她采用了绘图和拟标题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拟标题我赞同,但绘图再现形象或情节,我认为这与语文特点相违背,图画的直观性使文字的无穷韵味和意境荡然无存。语文教学训练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非通过绘画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选用绘图法施教的课文一定要是锦上添花,在图文对照中体味文字无穷的魅力与韵味,切不可一味追求趣味性,直观性使文本的魅力蒙尘,使语文课堂呈现低俗化、庸俗化。
兰盾老师是个有想法的人,她正尝试着用“点教法”把自己对教学的认识和探索形成一个系统或一种理论。兰盾老师可以说是教学路上的实践者,她正向着研究型、学者型教师蜕变。成为学者型或研究型教师是走向优秀教师的必然途径。学者型或研究型教师必须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修养,他们能够用科学而准确的理论对教材或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发现症结所在,进而找到突破口得以及时解决。如果兰盾老师能在今后的教学中边积累边提升理论素养,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把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我想兰盾老师一定会成为一名真真正正的教学艺术家、教育理论家。
“只教不研则浅,只研不教则空。”教学和教研永远是孪生兄弟,我们教育者只有在教学中锲而不舍地钻研与思索,把教研中的设想与理论贯穿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在教海中扬帆远航。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