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悟理 在探究中求法

2020-10-26 06:46周伟
教师·下 2020年8期
关键词:算理操作探究

周伟

摘 要:计算教学中的算法和算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算法能知其然,而算理能知其所以然。文章根据“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除有余数)”的教学实践,思考了如何在探索算法中让学生自然地理解算理,提高数学素养,发展思维水平,培养数学思想。

关键词:操作;探究;算理;算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3-0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4-0073-02

一、各抒己见

今天C 老师教了新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除有余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课堂练习不尽如人意,错算 “68÷4=12”的就有8个学生。例题以图文形式呈现“把52只羽毛球分给2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只?”围绕问题,办公室的教师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T:很明显,错误的算法是受了前面例题(百位、十位都能整除)的影响,个位直接用“8÷4” 的,我班也有。

C:课上讲例题时还反复强调,十位上的5除以2,余下来的1必须和2合起来除,但学生做题时却忘了。

X:我在课上是用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这步的。先分整捆的,余下来的1捆可以表示10个1,和2的计数单位一样,就应该合起来组成12,否则有什么意义呢?操作活动是必需的,这个算理也自然而然。

C:我何尝没分过呢?新课就新在这“一小步”上。

Z(笔者):或许我们认为很自然的“一小步”,却是学生难点突破的“一大步”。

讨论中教师用“肯定”“自然而然”等词语来加强算理的說服力,果真如此吗?或许有些问题上,教师嘴上的“自然而然”,在学生眼里却是另一番样子。如笔者所言,难点上每跨出的“一小步”都是一种飞跃。

二、课堂实践

针对错误,笔者进行了调查,学生回答“之前教师讲过,要一位一位地除”。这也验证了:小棒是分了,计算时却“涛声依旧”,反映在竖式计算上就是机械模仿、“油水分离”,算法和算理的内在关联未能真正打通。因为笔者间隔一天教学,所以有机会进行课堂的实践和再思考。

(一)借助操作理解算理

片段一:(注:例题中的“52只”改成“72只”)

师:同学们用竖式算出了结果,还验算证明36是正确的,真了不起!为什么这样算?能借助小棒(7整捆和零散2根)分一分吗?(小组活动后交流)

生1:我们小组是先分2根,每份有1根。然后把7捆平均分,每份3捆,还多出来1捆再分,每份是5根。一共是3捆加1根,再加5根,合起来36根。

生2:我们先将7捆分成两份,每份3捆。多出来的1捆再分,每份5根。最后分剩下的2根,每份1根。这样3个十、5个一、1个一加起来是36。

生3:我们觉得第二步可以把1捆10根与2根合成12根,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6根。结果也是36。

师:哪种分法次数最少?同学们支持哪一种?

生4:我支持第三种,因为只要分两次。再说“12÷2”可以口算。

(也有支持前两种的,认为也简便的)

思考:有学生会列竖式计算,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是为了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分小棒活动就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儿童的智慧在指尖。”操作活动让计算有了趣味性,为感悟算理提供了原型,算法便能落地生根。学生的分法多元化,但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为后面的优化做了铺垫。

(二)通过改编例题丰富算理

片段二:

师:还是这72只羽毛球,如果分给3个班,平均每班得多少只,你又怎么分呢?(小组再合作)

生4:我们组这样分,先把7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2捆,就分掉了6捆。再把剩下1捆与2根合成12根,12÷3=4。2捆加4根一共是24根。

师:那有没有谁先分零散的2根呢?(生答没有,师转而问生1的意见)

生1:我们小组也是先分7捆的,如果先分2根,分不了啊。

师:可不是嘛!那余下的1捆,你们是单独分,还是与2根合起来再分呢?(学生纷纷答“合起来分”)有不同意见吗?

生2:10根平均分成3份有余数,比较麻烦,和2根合起来一起分,正好每份4根。

生5:我发现整捆没分完,余下的1捆,和零头合起来分比较简便。

师:确实这样。这么多球,还可以平均分给几个班?(学生说:4个、6个…)谁愿意来试一试,看看每份多少只?

生6:我把7捆平均分成4份,每份1捆,这样就还余下3捆,与2合成32,32÷4=8,1捆加8根是18根。

…………

师:可以把7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分成3份、4份…先分哪部分的小棒比较合理?如果有整捆的小棒余下来,怎么分才既简便又合理呢?

生7(惊喜地):我发现把72根小棒无论平均分成几份,都是先分7捆小棒,只要有余下来的,无论是1捆或者几捆,都和剩下的2根合起来,再分一次就可以了,这样分最简便,次数也最少。(学生鼓掌)

思考:要想让学生理解算理真正地自然而然,操作活动就不能简单地“走过场”。在活动中,笔者通过创设“把72只羽毛球平均分成3份、4份、6份,每份多少”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体会到“余下的一或几捆和2根合起来再分”是合理、恰当的,为列竖式计算打好基础,以实现从“一小步”向“一大步”的跨越。

(三)用数学语言归纳算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分小棒的每一步都需要学生用数学语言条理清晰地讲出来,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多少,分去多少,还余多少,再怎么分?学生每说一步,笔者就启发学生在竖式计算旁边“注解”(见下式),按“一除、二乘、三减”的步骤,除到有余数时笔者追问:“余下的1表示多少?怎么继续除下去?”学生联想到刚才分小棒的过程,一致认为如果“有余数”,应该和个位的2合起来继续除,自然而然地加上一步“四合”后再除。每一步算法和分小棒(算理)达到一一对应。这样,算法清清楚楚,算理明明白白,更重要的是算法和算理能互相说明、水乳交融,显得自然而然,避免了算法的“生吞活剥”。

以“72÷2”为例:

(四)通过多层练习对比算法

通过专项练习、对比练习和改错练习等,突出算理,突破难点,明确算法。比如,针对上面的竖式,教師提问“竖式中的两个6有什么不同?分别表示多少?怎么得到的?”检验学生对算理是否清楚。设计对比题组,如“77÷7”和“91÷7”“96÷3”和“96÷6”等,比较每组题计算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算法和算理融合、夯实。作业反馈效果好、正确率高,也证明这是教学的自然之道。

三、教学反思

(一)完善“直观操作—表象操作—抽象分析” 的过程提升,为算法和算理提供思维支撑

算法和算理好比一枚硬币的两面,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尤其对理解能力不够强的学困生而言,操作活动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起到了支撑作用。在操作中借助“小棒”“计数器”等数学工具,调动学生手、脑、口等各种感官参与,将抽象的算理形象地显示出来,为算理的构建提供原型支撑,学生初步形成了形象化的算理认识,有效地突破了“余下的整捆小棒怎么分”这个难点。但教师不能仅限于此,要逐步引导学生摆脱对具体形象的依赖,向“表象操作”“思维表征”过渡,用数学语言将算理和算法勾连,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学会抽象地思考问题。从直观、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中,实现形象和抽象双向互通式的结合,为学生真正理解算理、构建算法提供支撑。

(二)注重算理的迁移、类比与拓展,为算法的“再创造”提供平台

算法是计算的规则和程序,但不应作为一种“强势规定”塞给学生,只有合情合理的结论,才能以理服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经验激活、利用、调整、积累和提升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周玉仁)。本课建立在旧知“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十位都能整除)”上,新在“首位除有余数”怎么办?笔者通过创设“平分72只羽毛球”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探索,在新旧知识间展开意义联结,主动迁移、类比推理算理,进而让学生认识到在计算中“十位余下的数与个位合起来再除”是合理的、恰当的,为有效形成“新算法”的“再造”,进行结构建模,提升运算能力助力。

(三)顺应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实现计算教学的旨归

在探索算法中让学生自然地理解算理,进而提高数学素养,发展思维水平,丰富数学思想,才是计算教学的旨归。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着一系列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活动,培养了缜密思考、勇于批判、比较择优、综合分析的思维水平和理性精神,从中感受到数学运算的思想精髓和神奇奥秘,并不断推向更高的思想境界。

一是数形结合思想。加强直观操作让数形相结合,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也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能帮助学生化难为易、掌握本质。二是对应思想。简洁的除法竖式里的每一步运算,与小棒均分的过程一一对应,更好地实现了从算理到算法、从表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进阶与融合。三是最优化思想。通过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串,教师能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自然而然地理解算理,优化思维,培养和丰富数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高 静.算理探究应与算法孕伏融为一体[J].小学教学研究·教师版,2009(8):8.

[2]纪玉洁.在计算教学中寻找“理”与“法”的平衡点[J].辽宁教育,2017(23):39-40.

猜你喜欢
算理操作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