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家校沟通中“被拒”情况的四项原则

2020-10-26 06:43赵丽
教师·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家校沟通应对

赵丽

摘 要:家校互动是学校和家长沟通的桥梁,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家校互动的实效性也面临着挑战。文章主要针对家校互动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四项处理原则。结果表明:采用主动原则、理解原则、冷却原则以及换人原则,不仅能有效地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和质量,而且对问题的及时解决和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家校沟通;拒绝;应对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和感情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达成思想的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家校沟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学校的家校沟通,有其特殊性,值得专项研究与关注。在我们所接触的农村学校的家长群体中,有较大一部分是不善言辞的。因此,他们在与学校、班主任沟通时会面临一定的障碍。这个障碍大部分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辅导了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促成了他们与学校以及班主任的沟通。笔者认为,掌握以下四项原则,能够使家校沟通成为一种教育技术,更成为一门教育艺术。

一、主动原则——班主任单方沟通障碍的突破

沟通是双方的,有时候障碍来自学校一方。最让家长感到头疼的问题还不是“如何与班主任沟通”,而是当主动找班主任沟通时,却得不到回应——班主任不和“我”沟通,怎么办?

单方面拒绝沟通,是家校合作中存在的较为真实也较为常见的情况。例如,父母主动和班主任沟通,可是电话打不通、微信不回复,这是真切地遭到拒绝;或者,父母并不是那么主动地发出沟通邀请,而班主任也没有回应,这让父母产生了一种“被拒绝”的感觉,并在主观上认定班主任并不想和自己沟通。遇到这些问题时,父母首先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并在反思中找到答案。

可以问自己第一个问题:“你曾经主动发出沟通邀请了吗?”如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哦,很遗憾,我从来不曾主动”,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相信大家心中有答案了吧。

还可以自问第二个问题:“在之前的沟通中,自己的言行有不当之处吗?”问题提出的同时,答案就会随之出现,该怎么办,相信大家有了新的行动方案。

可以自问第三个问题:“现在就有沟通的千万个理由,无比迫切吗?”其实,有的时候是父母比较着急,遇事慌了神,觉得有必要去沟通,可又碍于面子,希望班主任主动找自己沟通,于是才产生一种被拒的错觉。在父母确定了沟通的必要性后,会对此该怎么做更加清晰。

还可以追问第四个问题:“是不是要马上沟通?”注意,这个“马上”比刚才第三个问题中提及的“有必要”来得更紧迫。凡是发生在自家小孩身上的事,父母都是着急的,这完全可以理解,毕竟问题已经找上门来了,父母已经感觉到危机来临,因此急着沟通。如果你是“知性+理性”的父母,还可以自问:“是不是太过着急了呢?能不能先自己解决呢?”把问题想明白,就是给自己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暗示自己要平静下来,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沟通,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学校的一种管理方式,所具有的功能包括信息互换、情感交流、组织与传播等。因此,既然沟通了,就要让双方都有所得,达成目的。

在课题实验中,通过几个案例可以发现,如果能触动父母自我反思、自问自答,更能让其明确方向。沟通,为的是有效,为的是解决问题。

农村学校中的家校合作,往往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情况也许复杂到让理论研究者措手不及。在实践中更让我们意外的是,部分父母在进行这四个问题的自我反思时,都得到了同一个答案,即坚信并非是自己不主动,也不是沟通时机不合适,而是班主任不和自己沟通。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此时,我们会给父母以正面引导:既然班主任暂时未曾和自己沟通,那么自己就主动和班主任沟通。父母一定要记住家校沟通的原则——主动原则。顾名思义,就是请父母主动一点,沟通不一定要等别人来找自己!更何况,主动与班主任、与学校沟通,至少已经显示出一种真诚的态度,表达出一种沟通的愿望。这种愿望,是可以打动人的。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二、理解原则——家校溝通失败后的磨合

还有一类更为特殊的情况,即之前父母与班主任在沟通过程中出现了不愉快,且双方都有言行不当之处。那么这一次的沟通内容还应包括真诚的理解与相互间的致歉。不少父母对此表示无法理解,问道:“道歉也是沟通?”的确,道歉确实是一类沟通,而且还是有效的沟通方式。主动道歉,其实是一种优雅的素养,很容易换回一份真诚,甚至迎接一份友谊的到来。如果父母给出道歉后再次发出沟通邀请却被拒绝了,该怎么办呢?例如,父母给班主任打电话,没有接听,而且分明是“拒接”。此时父母的心是慌的,难免有猜疑。我们请父母一定多一份理解与等待。理解什么呢?理解班主任与父母沟通的常态——一对多,并等待班主任有时间的时候回复。人与人沟通时,常有错觉——“我已经找你了,你就必须和我对话”“我打电话给你了,你最好要接,要和我聊”。当没有达到心理预期时,越会揣测“你对我有什么成见”?之后就是变得急躁,甚至感到恐慌。

我们在辅导父母与学校、班主任沟通时,不断提示其不必单方面焦虑,因为父母不大了解学校教师的工作状态,特别是不了解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情况。所以,我们会告知父母教师的工作情况。

例如,笔者甚至会和父母分享自己在农村学校工作20多年的切身感受。“早先没有手机,沟通就很不顺畅,农忙时节来临,家长根本无法顾及孩子,更不要说沟通了。后来拥有了手机,通话也变得频繁。而这也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麻烦,电话铃声随时随地会响起,有时候还会影响课堂教学。起初,我也是有电话必接,后来,只要在上课,一定拒接;再后来,在开会,也拒接;集体教研,也拒接;批改作业,也拒接……农村班主任一人多岗多职多工作,不希望原本就稀缺的完整工作时间和连续工作状态屡屡被打断。于是,拒接的时候越来越多……”当笔者把自己的故事跟父母分享的时候,父母才开始理解其中的缘由。而父母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案:拒绝接听时,很可能是班主任正忙,完全可以换个时间再约;如果真是遇到棘手的话题,非要马上沟通,也可以发一条短信或者微信留言说明情况。

真要遇到比较紧急的事,而恰好沟通邀约没有得到回应,还可以怎么办呢?别忘了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有一座天然的桥梁——学生。我们建议父母更换沟通对象。比如,可以先跟自家的孩子沟通。毕竟父母与班主任的沟通话题永远离不开学生,那么父母不如先跟孩子沟通,并把和孩子沟通的各种的信息作为跟班主任沟通的一种“储备”,这叫有备而来。

三、冷却原则——以时间化解家校沟通的障碍

在实践中常常有这样情况:沟通受阻时觉得心急火燎,但缓和一段时间再去沟通,却发现事情已经化解。这种情况常让父母忍俊不禁。这说明,有的时候事情看上去很急,但是缓一缓,隔一段时间,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例如,某学年笔者执教高年级,班级中一位学生家长火急火燎地找到笔者,说:“赵老师,我要跟你聊聊我家孩子早恋的事情!”笔者很诧异,回答道:“早恋?真的有吗?”她说:“真的有!我看到了他们挺亲密的,我还查到了他们的聊天记录。”笔者说:“哦,眼见未必为实,亲密接触,可能不算‘恋吧,这只是一种好奇。”聊了一会儿后,笔者跟这位学生家长说:“也许多年之后,我们一起回忆今天两人在这个小小的密室里,讨论你家孩子早恋的事情,会感到非常可笑。”后来,真的被说中了,两名学生只是互相欣赏而已,后来升入中学,各奔东西,再也没有交往。

辅导父母与教师沟通时,我们常常提出建议:遇到事情,最需要的就是冷静一下、缓一缓,不要着急去解决,也许事情自然就解决了。沟通也一样,如果急着马上沟通,很可能转化为正面冲突,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特别是父母与子女的班主任沟通,真正的目的在于“大事化小”,而不是越谈越紧张。如果父母能静一静、想一想,和孩子聊一聊,那么在暂时不与班主任沟通的情况下,也可能找到解决方法。

四、换人原则——改变家校沟通的对象

在家校合作中,指导父母与班主任沟通,化解沟通障碍。之前说的各种原则,也有出现难以解决问题的情况。怎么办?笔者受到体育比赛换人的启示,发现更换沟通对象,有时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一位父亲一直试图跟班主任沟通孩子在校期间的纪律表现问题,而班主任都是拒接、不回应。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让母亲去跟班主任沟通。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父亲是个远近闻名的“急脾气”,每次说话都如吵架,班主任自然希望跟母亲沟通。沟通、合作,为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升级矛盾。家庭成员中换一人给班主任发出沟通的邀约,很有可能立马就将问题破解!

总之,沟通被拒绝时,我们主张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以实现家校有效沟通。

參考文献:

[1]徐雁波.农村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家校沟通艺术探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6):192,194.

[2]胡白云,瞿 聪,徐 彬.家校合作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J].教育探索,2017(6):25-30.

[3]洪 明.家校合育的基本现状及改进研究——基于9省市4000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5(9):30-35,41.

[4]周晓梅.家校沟通的力量——小学家校共育的有效方法[J].家长(上旬刊),2019(11):104-105.

[5]杨树霞.论小学班主任怎样做好家校沟通[J].新课程(上旬刊),2019(10):254.

[6]孟丽珠.浅谈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家校沟通合作策略[J].新智慧,2019(23):47.

[7]潘 敏,张绍杰.让家访成为沟通学校与家长的桥梁[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9(12):11.

[8]米玛次仁.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J].考试与评价,2016(12):91.

[9]王玉梅.小学班主任工作初探[J].学周刊,2016(33):125-126.

猜你喜欢
家校沟通应对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请”家长不能太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