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心理训练与培养研究

2020-10-26 02:21张倩倩
戏剧之家 2020年27期
关键词:钢琴教学大学生

张倩倩

【摘 要】一个合格的钢琴演奏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演奏基础、灵活的演奏技巧,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应对能力,这样才能将最优秀的演奏状态展现出来。基于此,本文从高校钢琴教学入手,结合演奏心理训练与培养的重要性,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对提升大学生钢琴演奏综合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钢琴教学;演奏心理;训练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7-0105-02

钢琴作为一种较为复杂并难以操作的乐器,在演奏中对演奏者的专业能力与心理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经常能够发现一些学生在平时训练十分刻苦,演奏技巧娴熟,但是,在公开演奏中,总是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失误。针对此,在钢琴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演奏心理训练与培养融入到课程实践中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呈现最佳状态。

一、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心理训练与培养的重要性

演奏心理是演奏者在表达音乐作品过程中呈现出的心理状态,而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演奏效果。随着高校钢琴教学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对学生的演奏心理训练与培养。

加强对学生演奏心理训练与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钢琴学习效果,作为一门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学科,在钢琴训练中,学生既要掌握严格的技术技巧,也需要从情感层面体会音乐内涵,而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强化学生钢琴训练的动力,提高学生训练效果;有利于提高音乐作品的演奏效果,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让学生在演奏中对音乐作品更加敏感,并主动结合自身对音乐的认知,对作品进行更具个性化的展示,继而赋予作品新的活力,实现演奏与作品的完美融合;有利于从时间与空间上把握演奏过程,有效应对演奏中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保证演奏效果。

二、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心理训练与培养方法

(一)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高校钢琴教学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对课堂环境的构建,营造积极、开放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并从心理层面影响学生。例如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放松的狀态下进行钢琴演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钢琴演奏比赛,为课堂参与度不高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在参与中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注重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

扎实的专业基础、娴熟的演奏技巧是支撑学生在演奏中树立良好心态的关键因素。在钢琴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专注于基础教学,从专业层面奠定学生的心理基础。例如教师应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结合课堂实践指导,为学生讲解钢琴艺术理论,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奠定学生的理论素养。教师也需要定期对所有的学生进行考核,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质量,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帮助其解决,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同时结合音乐曲目指导演奏技巧,并依据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强化训练,通过课上课下测试,巩固学生的演奏技巧,让学生在演奏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提高心理素质。

(三)正确看待错误,构建学生的健康心理

在钢琴演奏中,“怕出错”是影响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而许多学生在“怕出错偏偏出错”的恶性循环中逐渐失去了自信。针对此,教师在钢琴教学中,应扭转对错误的认识,引导学生合理对待错误,即将错误作为强化训练的“风向标”,及时发现专业理论、演奏技巧方面的问题,并制定针对训练;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演奏错误保持适度宽容,让学生在演奏中缓解“怕出错”的心理压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注重心理疏导,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一些调整心态的“小贴士”,让学生在日常演奏或者专业表演中学会自我调节。例如在演奏开始前,学生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平复心态,用音乐的力量疏导压力;可以通过适当的身体运动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并在挑战中获得对自我的认可;通过心理暗示提升自信,等等。这样在演奏开始前学生的演奏心理能够逐渐进入最佳状态,以更加从容的状态表达音乐作品。

教师应该为学生塑造一种和谐、轻松的钢琴教学氛围,好的教学氛围能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使学生可以一直保持着学习钢琴的动力以及积极性。教师也应该在教学中融入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元素,使得大学钢琴教学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创新的,让学生充满兴趣。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口述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教师带来的演奏经验,并不是让学生只能学习到教师所阐述的理论知识,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吸收。不仅如此,钢琴教学更需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和演奏技巧纵然重要,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实践的能力,其钢琴的演奏质量也会逐步下降,并且在日后的演出过程中会十分紧张。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是放松的演奏心理,确保学生在演奏时,演奏状态相对较好,而不会让学生在演奏时,演奏的兴趣程度逐步下降。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教学氛围的有趣性,避免教学氛围过于枯燥。针对这种教学情况,教师要尽可能地使用一些信息化设备,比如说利用录像设备,直接录下学生在弹奏钢琴时的状态,让学生观看自己在弹奏钢琴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从而提高整体的演奏效果。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利用动画、图片、视频等形式,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热爱钢琴弹奏,而不是在钢琴弹奏的过程中,心情越来越差。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质量。

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还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每一名学生在进行钢琴演奏时,其目标、想法、心情、状态等都不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也存在差异,有此学生学习钢琴是因为喜欢,而有些学生之所以学习钢琴,仅仅是因为分到了钢琴系,对钢琴并不了解,也没有钢琴基础,教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每一名学生的个性需求以及真实的学习状态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演奏质量,对他们进行演奏心理训练。

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演奏质量以及演奏的效果,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學过程中,也需要从整体的角度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使得学生在钢琴演奏时,其演奏效果更佳,处于一种正常的演奏状态,而不影响钢琴的演奏效果。

对于钢琴演奏而言,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的心理素质好,在舞台上不紧张,演奏的效果就会好,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学习到的一系列演奏技巧展现出来,并且增强演奏的自信心。

教师应该督促学生进行练习,优化自己的演奏效果,并且形成深刻的记忆,不仅仅是对演奏的曲谱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在演奏中做到熟能生巧,有效的钢琴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演奏方式,而且也可以降低学生的演奏压力,防止因压力过大而导致学生在钢琴演奏时失误越来越多。

(五)丰富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演奏经验

丰富的钢琴表演经历能够提高学生应对现场的能力,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有足够的勇气摆脱心理压力,应对钢琴演奏。在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钢琴演奏比赛,或者引导学生参加专业的钢琴演奏比赛,从而丰富学生的演奏经历,积累演出经验,让学生在表演中不断提升自我、树立自信。

(六)认知心理素质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在钢琴教学中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问题,即学生是否拥有足够多的机会在舞台上进行钢琴演奏。在日常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舞台演奏机会,提高学生的现场演奏能力,逐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以直接向学校申请举办钢琴大赛,或者是鼓励学生直接在学校内进行一些文艺活动的演出,在文艺活动中开展钢琴表演,这种方式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舞台带来的魅力,如何在舞台上进行钢琴演奏。

学生在初入舞台时肯定会有紧张感,或者难以适应舞台环境,而在进行了大量的演奏实践后,教师也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演奏时存在哪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长此以往,通过多次舞台演奏,学生会逐渐习惯舞台,提高钢琴演奏的整体效果,提升演奏的质量。

教师应明确大学阶段开展钢琴演奏心理训练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演奏心理在钢琴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有些学生在日常练习时,演奏效果非常好,但是现场演出意外频发,没有达到理想的演奏效果,教师认为这是运气不佳,其实这是学生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学生的演奏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结语

总之,在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既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加强钢琴演奏训练,也要从心理干预入手,提升学生的应对能力,进而在专业技巧与强大的心理支撑下完美演绎作品。

参考文献:

[1]张欣欣.探究大学钢琴教学中的演奏心理训练与培养[J].黄河之声,2019,(17):86.

[2]刘钦.论演奏心理训练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J].戏剧之家,2019,(22):197.

猜你喜欢
钢琴教学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关于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