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讲述能力的引领与提升

2020-10-26 02:31韦珠榕
教师·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引领提升

韦珠榕

摘 要: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的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说,并积极回应。[1]叙述性讲述是一种脱离语境进行有组织表达的语言能力,要求叙述者开启记忆系统叙说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同时选择适当的语词表达概念,选择适当的句子表达判断,还需考虑所说内容的合理性以及听者的注意力与感受。[2]学前儿童讲述能力随着年龄、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发展,叙述的结构逐渐完整,叙述的观点也逐渐增多。文章从讲述命题生活化、讲述目标合理化、讲述支架多元化、讲述活动多样化四个方面阐述学前儿童叙述性讲述的引领策略及提升方法。

关键词:讲述能力;引领;提升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2-17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22-0119-02

学前阶段儿童口语叙事,即儿童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经历、行为 、事情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要说清楚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发生的原因,且要说明白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在幼儿园开展叙事性讲述是为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儿童发展这种重要的口语叙事能力。大班儿童叙事能力发展已经进入拓展阶段,能够运用较丰富的词句描述一些细节,让讲述更生动;围绕主题清楚讲述几个行动事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借助凭借物围绕叙事主题进行比较完整的构思,并敢于在集体面前讲述。下面将以大班绘本活动“好消息坏消息”为例阐述引领和提升幼儿叙事能力的策略。

一、講述命题生活化

叙述性讲述集体活动是一种正式的培养儿童叙事语言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方式。它与日常生活中即兴的片段式口语叙事不同,对讲述者要求较高,需要儿童独自构思并有组织地、完整地表达,因此讲述的命题是否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影响儿童讲述的兴趣。

(一)从生活中来——命题源自生活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告诉我们,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幼儿的认知特点决定其本身词汇量贫乏,运用复句、关联词连贯讲述所见所闻的能力比较弱。选择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命题容易激发幼儿的讲述兴趣,同时引发幼儿的共鸣。如在语言区让幼儿带来一些最近游玩的照片,以“我知道的景点”“我家的开心事”等为题讲述,幼儿看着自己熟悉的照片,就打开了话匣子。

(二)到生活中去——提升技能服务生活

为了让幼儿积累叙事性讲述的核心经验,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跟踪观察,发现晨间播报环节幼儿聊得火热的话题是“你最近有什么好消息”。我们身边的好消息和坏消息非常多,且幼儿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所以可以开展一次正式的集中活动来提升幼儿的叙述性讲述的能力。于是笔者想到了绘本《好消息坏消息》这本书,该书看似简单,却有深刻的内涵,故事紧扣“好消息”和“坏消息”两个词语,不断切换着各种出乎意料的有趣场景,画面清晰、形象生动,不仅能充分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也能提升幼儿叙事性讲述的能力,帮助幼儿建构围绕“好消息坏消息”的主题叙事性讲述的核心经验。

二、讲述目标合理化

幼儿的叙述性讲述能力是随着幼儿的年龄、认知、语言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检验》中明确了叙述性讲述的内涵:①使用丰富多样的词句讲述。②有条理地组织讲述的内容。③感知独白语言的语境。更重要的是书中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更加具体的各年龄段学习与发展目标。

教师应在确定各年龄幼儿发展目标后,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讲述经验,认真阅读《好消息坏消息》图画书,让学前儿童形成叙述性讲述的核心经验。

三、讲述支架多元化

(一)引入思维导图,架桥开路,降低难度

叙述性讲述是脱离语境的独白语言,教师必须选择吻合儿童感知特点的讲述凭借物。这一方面可以避免幼儿由于记忆中材料不够而影响讲述的内容的组织和表达,另一方面教学活动有一定的集体指向,要求幼儿就相同的内容表达个人见解,使幼儿可以从自己的认知角度来讲述相同和相似的事情。思维导图直观、简洁,为幼儿的讲述提供了有效的凭证,幼儿在自主阅读时运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在讲述的时候就能够根据记录比较完整地讲述故事的情节。同时,教师要求思维导图一次比一次丰富,层层深入,让幼儿每一次讲述都能够在前一次讲述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如在《好消息坏消息》的集中活动中,教师在幼儿自主阅读后,引导幼儿根据思维导图层层递进地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讲述能力。

师:“谁愿意分享你刚才发现的一个好消息?”

幼1:“小老鼠收到邀请去参加野餐,是一个好消息。”

师:“谁能连续分享两个以上的好消息?可以拿着你的思维导图进行讲述。”

幼2:拿着自己画的思维导图连续讲述两个好消息和两个坏消息。

师:“除了这些好消息、坏消息,谁还有更多的发现与我们分享?”

幼3:凭借自己的记录讲述了后面的三个好消息、坏消息……

思维导图的运用为幼儿的讲述提供了组织和表达的依据,同时避免了幼儿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记忆的东西有限而影响讲述效果,使大部分幼儿面对集体讲述时更自信、大胆。

(二)巧用多媒体手段,关注细节,提升能力

很多研究表明,图画书的阅读对幼儿叙述性讲述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3]幼儿讲述是在阅读的过程通过观察、想象、猜测、理解,通过与图画书进行互动、碰撞才能内化理解,从而重新组织再创造到输出的一个过程。在幼儿进行自主阅读时,教师需要选择适宜的支持策略,帮助幼儿获得经验,才能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绘本世界形成自己的理解,进行完整讲述。

1.通过多媒体再现绘本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语言构思与表达

幼儿自主阅读画出的思维导图只有故事发展的架构,而情节不够丰富。如何引导幼儿将事件说生动,笔者利用多媒体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如:兔子递过雨伞给小老鼠,坏消息变成了好消息,这时插入刮大风的音效,同时加上龙卷风的动画。问幼儿:“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迁移了原有的生活经验,露出难过的表情说:“龙卷风呼呼地吹着,看到大风吹过的轨迹,小老鼠拿着雨伞可能会被大风吹走,小老鼠太轻了。”

2.通过多媒体猜想故事发展,促进幼儿叙述水平的提高

多媒体的动画可以实现视觉艺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效果,幼儿由于认知的特点往往是先看到了直观的信息,才想到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多媒体的独特表达方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素材,同时对幼儿的想象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兔子拿出美味可口的蛋糕时,小田鼠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这时候运用动画飞出了一只小蜜蜂。笔者让幼儿猜想:“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展开了想象,有的说:“蜜蜂会叫它的同伴一起来,因为蛋糕很好吃。”有的说:“小老鼠会邀请蜜蜂一起分享。”……正由于这些丰富的想象,幼儿开始把画面和人物的心理联系在一起,学会合理想象。这既能引发幼儿对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关注,还能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讲述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感,提升幼儿的讲述水平。

(三)适时丰富词汇,準确对接,生成精彩

大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来描述一些细节,运用比较丰富的词汇,如形容词、象声词等把事件讲述得更生动。因此对大班幼儿借助凭借物进行构思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其构思出相关的内容,还要其构思得比较完整,能合理组织语言,完整讲述来龙去脉,在叙述中不仅要运用名词、动词,还要运用形容词、副词、感叹词等,把讲述内容描述得更生动,同时要有自己的情感色彩。幼儿看到图画书首先被图画、颜色、形象吸引。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让幼儿从细节入手认真观察画面,思考画面和情节之间的联系,适时丰富符合画面情节的词汇,从而理解故事情节,让讲述更加生动。

四、讲述活动多样化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多样化的讲述环境,让幼儿在人际交往、理解他人、判断情境、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叙事性讲述的经验。

(一)日常谈话中引导幼儿开展叙事性讲述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可以与教师和同伴交流,教师也可以为幼儿创造叙事性讲述的机会。如晨间接待的时候,和幼儿聊一聊来幼儿园的途中看到了什么,家里发生的事情以及事情的经过。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叙事的样板,让幼儿根据一定的模式进行叙事讲述,积累叙事性讲述的核心经验。

(二)在区域游戏中开展叙事性讲述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根据区域的特点让幼儿开展叙事性讲述,如在建构区,教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作品,从外形特征、设计意图、材料选择、创作结果等进行叙事性讲述;在阅读区,可以引导幼儿独自叙述绘本的故事情节,并进行续编、创编,促进叙事经验的获得。

在过渡环节开展专题叙事讲述活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有很多过渡环节,如餐前餐后、午睡前后、离园前等,教师可以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话题开展主题活动。如每日播报、我会讲故事、我是美食家、开心的旅行、新书推介等,给幼儿提供在集体面前讲述的机会,提升幼儿叙事讲述的能力。

教师要总结幼儿与同伴、幼儿与教师或者在集体面前叙事的情况,分析幼儿的叙事能力的发展,并依据这一判断,合理预设一日生活活动和叙述性讲述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帮助幼儿积累叙事的核心经验,探索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周 兢,陈杰琦.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和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曾维秀,李 甦.儿童叙事能力发展的促进与干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9):573-575.

猜你喜欢
引领提升
让生活智慧引领孩子走向智慧的生活方式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