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强度测评与对策研究

2020-10-26 07:02苏建军王丽芳翟晓璠
江苏商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山西动力强度

苏建军,郭 勇,王丽芳,翟晓璠

(1.运城学院 文化旅游系,山西 运城044000;2.西安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火车站,陕西 西安710000;3.西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710054)

一、引言

当前,文化旅游产业快速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事业机构数、从业人数、文化旅游产值逐年增加,对经济拉动作用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发展新的推进力量。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也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罗伯特(1977)认为,文化旅游包括旅游各层面,旅游者可从中学到他人的历史文化和遗产及当代生活和思想①。Jamieson(1995)认为,文化旅游范围很广,不仅包括建筑音乐、民俗和历史风景,也包括游客体验与感受②。 Hughes(2002)认为,将文化旅游概念等同于历史旅游、遗产旅游、艺术旅游或者民族旅游是片面的③。 Mckercher(2005)指出,文化旅游是从旅游中衍化出来的带有旅游活动体验性、操作性和动机性的活动④。

国内魏小安最早提出了“文化旅游”概念⑤。徐娥(2005)认为,文化旅游是人类为了追求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更独特的文化感受而进行的旅游活动⑥。陈静(2013)指出,文化旅游产业是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政企合作,文旅融合而产生的能获得经济效益的新产业⑦。 苏建军(2017)认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符合消费需求与经济结构转变的要求⑧⑨。 关于文化旅游发展动力的研究,保继刚(2005)发现珠海与深圳的文化旅游发展动力依靠需求结构与相对优势两个因素的作用⑩。 陈志钢(2007)指出,外生需求与内生压力是文化旅游发展的主要驱动力⑪。 王兆峰(2010)认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来自外部和产业自身两方面⑫。 周春波(2018)指出,消费需求、技术创新和政府规制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⑬。 此外,文化要素渗透、特色小镇和市场升级也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⑨⑭。

纵观上述文献发现,国内外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和旅游产业动力的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研究集中在文旅融合的概念解释、内涵界定及动力机制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和概念性分析为主,缺少定量研究,尤其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强度评价还不多见。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山西调整经济结构和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和要求,但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发展动力不足,规制不到位等。 为此,本文在阐述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法对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为促进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旅游产业企事业单位显著增长

山西地大物博,人文景观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了贯彻落实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山西的支柱型产业的发展战略,建设一流的全域旅游目的地,省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行动方案,促使山西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数量快速增长。2018 年山西共建成8 家5A 级景区,102 家4A 级景区,170 个博物馆,131 个艺术表演场馆和4307 个文化市场经营机构(表1)。

表1 2010—2018 年山西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发展情况

(二)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旅游交通的通畅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旅游业发展状况。 山西积极建设旅游专用公路,基本形成了“城景通,景景通”的旅游路网格局。 同时以“快旅慢游深体验”的现代旅游交通理念为导向,加快全面启动 “黄河一号”“太行一号”“长城一号”三条干线的建设。2018 年山西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一个指引、两手硬”工作思路与要求,以“三大目标”为引领,不断创新融资建设模式, 建成黄河干线吕梁碛口试验段,临汾乾坤湾试验段。 2018 年山西铁路游客运输量达25679 万人次,公路游客运输量达7957.6 万人次,民航游客运输量达15717.4 万人次,水运游客运输量达161 万人次。

(三)其他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成效突出

政府与企业从多方面投入资金和人力发展山西文化旅游产业。 2018 年3 月,全省展开了新一轮“旅游厕所革命”, 建设施工并完成了1000 座旅游厕所,三年累计新修改建2748 座,全面提升了山西的旅游厕所服务水平。2018 年6 月正式出台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为三大板块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参考路线图。2018 年9 月20 日,山西在临汾举办了历年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已成为世界认识山西,了解山西的平台和窗口。 2018 年10 月1 日,继《又见平遥》和《又见五台山》后,强烈推出富含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中国首部明清院落实景剧《再回相府》,并在阳城县皇城相府正式与观众见面。2019 年山西继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太行山步道建设和黄河风景道,加强建设以太原、大同等为核心的一级集散基地17 个,二级集散基地139 个,健全景区指标体系以及周围的停车场、驿站等。 在山西全省主要的景区(景点)开展“2019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戏曲进乡村”“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骑兵演出”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而且极大地提升了游客和广大群众对文化旅游的体验感和幸福感,体现了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独特性和鲜明性。

三、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强度测评与结果

(一)指标模型构建

借鉴王章郡(2014)研究成果⑮,结合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将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强度系统分为内生动力强度与外生动力强度两个子系统,并利用AHP 层次分析法对相关动力因素强度进行测评,构建指标模型。 第一层是目标层,设置为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强度;第二层是准则层,分为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第三层是指标层,由不同的指标组成。 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共同构成评价指标体系集合(图1)。

图1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强度测评模型2

(二)指标测评函数计算

式(1)与(2)中,Bi是指标层指标i 的强度指数,иi是i 的复合权重,Gi是i 的归一化值,Bm是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总强度指标。

(三)结果与分析

1.样本信息。为了获取真实的调查数据,本文结合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山西不同年龄的游客为调查对象。 本文共发放160 份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54 份,基本内容包括游客基本信息和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强度两个部分。 游客基本信息包括婚姻状况、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游客月收入及旅游年支出等。 调查内容涉及24 个指标, 选项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0—5”评分形式进行评价。 统计结果表明,游客年龄在40—45 周岁的人最多(33.12%);教育文化程度中本科学历的人最多 (45.45%); 从收入状况来看,5000—8000 元的人最多(38.31%);游客旅游支出5000—10000 元的人最多(50.65%)。

2.确定判断矩阵。 层次分析法(AHP)将总决策目标分解成与之相关的各种元素层次,建立层次构建模型,然后对各层元素关于相邻上一层的元素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得出判断矩阵:

以A 为目标,ui,uj(I,j=1,2,…,n)表示因素,uij代表ui的uj相对重要值的数据,并组成判断矩阵P,然后进行数据的一致性检验。 本研究由9 名具有旅游管理背景的学者, 采用1—9 的比例标度法进行打分(将指标进行两两比较,获得每个指标相对重要性矩阵,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获取权重得分表)。

式中RI 为矩阵的平均一致性指标, 若当CR<0.1 时,我们认为矩阵的一致性可以被接受,若当出现结果CR>0.1 时, 则认为矩阵的一致性不能被接受,需要对矩阵中第i 指标相对第j 指标重要性进行调整,直到矩阵满足CR<0.1 的标准为止。 通过AHP分析法, 可以得出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内生动力CI=0.0868,内生动力CI=0.0834,结论符合标准(表2)。

表2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节点权重

表2 表明,在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强度指数系统中,内生动力因素强度权重(0.5025)大于外生动力因素强度权重(0.49745)。说明在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内生动力因素的权重大于外生动力因素。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强度模型, 除内生动力中收入状况和闲暇时间不可操控外,景区资源状况的动力和信息传递的动力都可以通过不断努力进行提高, 可以抓住消费者心理,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3.因子分析法确定客观权重。 因子分析法的目的是用几个因子去描述分析许多因素与指标之间的联系。 从研究变量内部关系出发,将一些关系复杂的变量归纳为几个因子的研究方法。 在确定客观权重时,将P 个变量X=(X1, X2,…X)的变量均值确定为0,方差为1;将因子f1,f2,…fm标准化为F1,F2,…Fm因子表示m 个公共因子,记做ε1,ε2,…εp,从而构建因子分析的一般模式⑤:

在式(6)中,是因子荷载,若|aij|≤1 且越大,说明Xi对Fi的依赖程度越大,aij构建了判断矩阵A 的载荷矩阵:

式(7)是因子得分函数,通过公式可计算出各指标因子的得分,根据公式算出各因子得分后对各指标进行线性回归。 再利用回归系数作为下级对上级的指标算出客观权重K。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可得出主观权重数, 结合回归分析法得到的客观权重数,利用公式и=ak/1iiaiki,计算出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的各指标层的复合权重。

4.信度分析。 利用SPSS 进行效度分析时,若Alpha系数值大于或者等于0.9, 表示该问卷的量表信度良好;若值在0.8—0.9 之间,表明该信度处于可接受状态; 若在0.7—0.8 之间表示量表需要修改,若值小于0.7,则表明该项目应该抛弃。 本文调查问卷结果的Alpha 系数值为0.88,表明问卷结构合理、全面,研究结果可供参考。

5.动力强度指数分析。 本文对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公式(2)计算得出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的总强度为1.136(表3)。

由表3 可以看出,在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闲暇时间(0.2353)、资源状况(0.211)和收入状况(0.1687)动力强度最大;政策管理(0.1556)、信息传递(0.141)、品牌形象(0.1395)动力强度中等;人才技术(0.1137)和服务管理(0.0767)的动力强度最低。 可见在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人才培养力度不够,尤其是服务性人才。 旅游接待服务质量还有待加强, 尤其是网络平台的接待服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信息传递方式有待创新,力度还需加强。

表3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动力强度指数

四、政策建议

(一)创新旅游发展方式,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内涵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还停留在依靠资源开发的阶段,休闲度假、工业和红色旅游开发还不够具体而深刻。 在人们旅游需求不断出现新变化和旅游产品越来越个性化与人性化的背景下,政府和投资人应该把眼光放在休闲和体验性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上。 而文化旅游企业则应提高创新意识,发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文化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因此,山西需要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尤其是与休闲和度假相关的旅游产品,要大力开发集休闲、度假、娱乐和养生为一体的度假型文化旅游产品。 同时,面对很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自然风光、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 山西应做好文化旅游产业的规划与建设,尤其是做好核心景点与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和规划,这是拓宽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基础。 要更加注意加强A 级景区文化内涵的提升,为游客提供深层次的文化旅游活动。

(二)加强营销宣传,增强发展动力

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及产品的宣传,但宣传效果不太理想。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宣传水平较低的原因在于思想不解放,对宣传载体认识不够到位。互联网是文化旅游宣传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利用互联网,加快文化旅游信息化建设, 为举办各种旅游推介大会与相关营销活动提供平台支持与载体。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和自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与营销,加强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宣传力度,推动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如《人说山西好风光》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取得巨大的成功。另外,山西各地市要充分落实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规定与宣传政策, 进一步激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动力。

(三)提升品牌形象,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品牌形象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是关键性的,是其茁壮成长的灵魂。 只有正确创造出好产品,才能提高游客的忠诚度。 然而,对山西文化旅游产业来说,品牌影响力和鲜明性还不够显著。 因此,山西应加大投入并打造出独立品牌。 此外,旅游专业技术人才对品牌形象塑造十分重要。 要把山西打造成文化旅游强省,使之成为真正的世界旅游目的地,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 所以,山西旅游企业应多引进高水平的旅游创新人才和技术,加强对现有旅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与提升,为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注释:

①罗伯特·麦金托.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M].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

②Jamieson, W. The use of indications in monitor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cultural tourism initiatives[J]. ICOMOS, 1995, 4(3):5-16.

③Hughes, Howard L. Culture and tourism: a framework for further analysis[J]. Managing Leisure, 2002, 7(3):164-175.

④McKercher B, Pamela S Y Ho, Hilary D C.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Hong Kong[J]. Tourism Management,2005(26):539-548. Loisir et Société / Society and Leisure,2018,41(1):68-80.

⑤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20(4):68-72.

⑥徐娥,黄震方.河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SWOT 分析与产品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5,(13):123-124.

⑦陈静.城市名片——以杭州市为例的城市旅游纪念产品开发与创新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

⑧苏建军,晋迪.山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互动融合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7,(10):76-79.

⑨晋迪,苏建军.山西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分析[J].经济论坛,2017,(05):33-36.

⑩保继刚,龙江智.城市旅游驱动力的转化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研究,2005,(02):274-282.

⑪陈志钢,孙九霞.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化动力机制分析——以山东日照城市边缘区乡村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3):206-209.

⑫王兆峰,黄喜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09):118-122.

⑬周春波.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理论与实证[J].企业经济,2018,37(08):146-151.

⑭郭永久.特色小镇建设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添动力[J].人民论坛,2017,(27):136-137.

⑮王章郡, 陈华. 贫困山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动力及其空间分异——以渝东南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316-320.

猜你喜欢
山西动力强度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山西叹五更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