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象皮肤细菌感染两例

2020-10-25 12:48陈新生王艳君冯永其
野生动物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亚洲象水泡脓肿

陈新生 王艳君 冯永其

(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201399)

亚洲象(Elephasmaximus),属于长鼻目(Proboscidea),象科(Elephantidae),我国Ⅰ级保护动物,野外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雨林地区,国内多家动物园均有饲养、展示,是最受游客喜爱的动物之一。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是葡萄球菌属最重要的致病葡萄球菌,革兰阳性球菌,直径0.5—1.5 μm,成单、双、短链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广泛存在于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主要引起局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全身感染,其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主要有溶血毒素(外毒素,分α、β、γ、δ 4种,能损伤血小板,破坏溶酶体,引起肌体局部缺血和坏死)、杀死白细胞素、血浆凝固酶、脱氧核糖核酸酶、肠毒素、表皮剥脱毒素和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化脓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是临床上最重要的链球菌,属A群、β溶血链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固体培养基上呈单个或成双排列,较少呈链状排列,在血琼脂平板上35 ℃培养18—24 h,形成较小、圆形、凸起、β溶血的灰白色菌落。肉汤培养基中呈长链状排列,从脓液、尿液和痰液等标本直接涂片镜检,呈单个、成双或短链状排列。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是引起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致病力最强,可引起痈、蜂窝织炎、急性咽炎、丹毒、脓包疮、猩红热、医源性伤口感染和产后感染等。此外其感染后也可发生急、慢性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严重变态反应性并发症[2]。

1 烫伤样水泡肿

1.1 临床表现

亚洲象“铃铛”腰背部左侧皮肤表面突然出现3个烫伤样凸起,近圆形,直径4—8 cm大小不等,触诊凸起波动明显,皮温升高,有痛感,水泡自行破溃后有少量清亮液体流出,第2天右侧腰背部也出现5个类似大小不等的水泡凸起(图1,图2),其他部位未见异常,动物精神食欲尚可,肛温36.8 ℃,二便正常。

图1 亚洲象背部烫伤样水泡Fig.1 Scalded blisters on the back of an Asian elephant

图2 亚洲象背部水泡溃烂Fig.2 Blister cankers on the back of an Asian elephant

1.2 鉴别诊断

1.2.1 疱疹病毒

亚洲象感染疱疹病毒时,通常起病急骤,早期嗜睡,厌食,头颈部、躯干和胸廓可出现水肿,口腔、喉腔和肠道有溃疡,随着病情的发展,通常有心脏、肝脏、肠道和舌头广泛出血的特征性病变[3]。本病例精神食欲正常,未见明显全身症状。

1.2.2 口蹄疫

亚洲象口蹄疫特征性水泡性病变通常出现在口腔黏膜、舌、腭、双颊和躯干等部位,趾甲周围皮肤变软、肿胀及皮温增高,严重者可出现破溃、糜烂[3]。本病例病灶都集中在背部,其余部位未见水泡样病变。

1.2.3 象痘

象痘多发在躯干、腹壁、胸腔、会阴和外阴皮肤、口腔黏膜、舌和蹄等部位,病灶每个痘直径为1—2 cm,呈灰黄色,痘疹可发展为水疱、脓疱和溃疡,口腔和咽部的严重痘损可导致流涎、咀嚼和吞咽困难,甚至继发全身感染死亡。蹄部严重感染可导致脱皮、趾甲脱落。象痘通常认为由带毒不表现临床症状的非洲象传染给亚洲象,幼年、青年象易感,具有高致死率,还会引起白细胞减少和流产[3],本病例白细胞增高。

1.2.4 放线菌病

李海昌等[4]6头亚洲象放线菌病感染时在颈部、臂部、肩带部、髫甲部及大腿部外侧等多处皮肤出现大小不等肿块为肉芽肿或化脓性肉芽肿,本病例为软肿,内为渗出性液体。

1.3 实验室化验

1.3.1 血常规检测结果

亚洲象“铃铛”血常规检测结果(表1),白细胞总数偏高。

表1 亚洲象“铃铛”血常规结果

1.3.2 水泡液分离培养

对采集的病料样本,立即无菌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 ℃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 h,观察结果。

培养特性:分离的菌株在血平板上生长良好,18—24 h即见菌落生长,为圆形、灰白色、湿润、光滑的小菌落,β-溶血,2—3 d后见菌落转为金黄色。

形态与染色: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为革兰氏阳性,球状,呈葡萄串状排列,有些呈短链状(图3)。

图3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形态(4 000×)Fig.3 Morphology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4 000×)

生化鉴定:触酶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均为阳性,菌株生化特性见表2。生化反应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性。

将分离菌运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见表3。

药敏结果: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高敏,恩诺沙星、阿奇霉素中敏,头孢克肟耐药。

1.4 诊断

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化验及送检结果诊断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表皮剥脱毒素致烫伤样感染,为个别散发。

1.5 治疗

在做出明确诊断之前,为避免疾病传播,首先隔离患病动物,并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其次,积极诊断,采样送检,调查周边疫情;同时经验性治疗,常规清洁动物体表、消毒患处;最后,明确诊断后,根据分离细菌的药敏结果,全身使用高敏抗生素,青霉素20 000单位/kg体重,肌注,1 d 2次,连用5 d,局部清创,抗感染治疗,双氧水清创后,庆大+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最后5%碘酊喷洒创面及周围皮肤,1 d 1次;第3天未见新发水泡,10 d皮肤结痂开始愈合,15 d痂脱而愈,不留疤痕。

表2 分离菌株生化鉴定结果

表3 分离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2 脸颊脓包疮

2.1 临床表现

亚洲象“阿信”左侧脸颊突然肿胀凸起,鹅蛋大小,近球形,触诊硬固(图5),该部位大约1年前有脓肿病史,鱼石脂外敷,1周后凸起部位变软,初步判断为脓肿,精神食欲未见明显异常,二便正常。

2.2 诊断

肿胀部位穿刺检查:待肿块变软后,凸起表面皮肤碘酊消毒,酒精脱碘,在表皮脱落部位(图5),局部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喷洒皮肤脱落处,9号头皮针穿刺有浓汁,诊断为脓肿。

对采集的病料样本,立即无菌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 ℃恒温培养箱培养24—48 h,观察结果。

培养特性:分离的菌株在血平板上生长为圆形滴状的小菌落,周围β-溶血。

形态与染色: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为革兰氏阳性,成双或短链状排列图(4)。

图4 化脓性链球菌革兰氏染色形态(4 000×)Fig.4 Morphology of Streptococcus pyogenes(4 000×)

生化鉴定:触酶试验显示为阴性,菌株生化特性见表4。生化反应符合化脓性链球菌的特性。

药敏结果:头孢西丁钠、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哌酮高敏,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奇霉素和青霉素中敏,阿米卡星耐药(表5)。

2.3 治疗

切开脓肿,引流排脓。无菌穿刺采样后,使用灭菌手术刀片切开脓肿,切口呈“十”字,先无菌盐水多次冲洗脓腔排脓,再用庆大+生理盐水浸湿纱布轻拭脓腔内部及脓腔周围皮肤,最后留置凡士林、呋喃西林粉纱布引流,每天更换;考虑到脸颊部脓肿易形成难治性瘘道[5]及脓肿易复发性,治疗期间每天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局部,30 min 1次,1 d 2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药物吸收,有利于脓汁排除彻底,治疗7 d后浓汁变少,10 d脓腔缩小开始愈合(图6),到目前为止未见复发。

图5 亚洲象脸颊凸起的脓包Fig.5 A pustule protruding from the cheek of an Asian elephant

图6 亚洲象脸颊脓腔愈合中Fig.6 Abscess cavity healing in the cheek of an Asian elephant

表4 分离菌株生化鉴定结果

表5 分离菌的药敏实验结果

3 小结

亚洲象皮肤粗糙,多皱褶,被毛稀疏粗大,在卧地休息等情况下,皮肤易和笼舍水泥地面上的粪、尿等污物接触并潴留,当皮肤创伤、蚊虫叮咬或当动物在压力增大、应激等情况致免疫力下降时,污物内的致病菌可能造成皮肤感染。由于条件所限,圈养亚洲象皮肤问题多发,平时预防应加强体表的清洁卫生,保持笼舍卫生干燥,营养全面,避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治疗时需要排查病因,针对病原,通过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和鉴定,根据药敏结果选用高敏抗生素,避免抗生素滥用而产生耐药性,甚至延误治疗,同时明确致病菌也有利于选择高效消毒剂对其进行净化。

亚洲象皮肤较厚,浓汁较黏稠,彻底清创困难,易复发感染,采用氦氖激光仪照射脓腔周围组织,可以促进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速,有利于局部组织吸收药物,排出脓液和新鲜肉芽组织生长,促进愈合并防止复发。该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在野生动物临床尤其是软组织疾病方面有着不错的前景。

猜你喜欢
亚洲象水泡脓肿
茶叶科技助推亚洲象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上)
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家族(下)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水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抽掉梯子
治疗难易不同的肝脓肿
亚洲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