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2020-10-23 09:16林明清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心理健康小学生

林明清

摘要:新时期的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此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愈加受到关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奠基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认知,形成健康的心理是非常关键的。班主任要认真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手段来教育引导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7-0049-01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老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探索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的有效性,是老师教书育人的另一个重要任务。以下,笔者就总结几点有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与大家共勉,希望能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而努力。

1.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1.1 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态度。

态度影响着一个人对他人及对各种活动做出的选择。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人的活动中及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效果。态度是一种内隐的反应倾向,但它或多或少、或迟或早会在外部行为(包括表情、言语、举动)中显露出来。我们要了解学生的态度,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外显行为进行推断。例如,我们要了解学生对各门学科所持的态度,可以从他们听课、完成作业、提问和对学习时间的支配等外部行为去推测,再结合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具体表现来评估其态度,之后做出恰当的决定和引导。

1.2 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一些事情,在不同的人看来有着不同的存在价值,这就是价值观不同所造成的分歧。它是基于一个人在一定的思维基础上做出的认识、判断和抉择。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人都觉得他们还小,没有什么价值观。事实上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小学生也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要从小开始培养,它应结合明辨各类事物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使学生能够觉察自己和别人的感受和情绪,能够体谅和区分爱憎、悲伤、愉快等情绪体验,并能通过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实际,力争多样化、趣味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意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问题,特别是对于正确思想追求的引导,让学生自己体验高尚道德情操的价值所在,逐渐走出庸俗的价值取向,为树立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打下基础。

2.教会学生简单的交往技能

我们每一人在生活中少不了与他人接触、交往交际,不管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人与人总是有意无意地互动,来满足生活中的各种需求。比如,去饭店吃饭要和服务员交际、坐公交要与公交车司机交流、商场购物要与售货员交谈等等,可以说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这种熟悉或陌生的交际交往。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独立完不成这些交流、互动,心理肯定是不健全的。当下这一批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没有兄弟姐妹交流、沟通,不是一个人写作业、看课外书,就是一个人抱着手机或者电脑,没有与他人交际、沟通的愿望,对于与他人交往缺乏足够的认识,久而久之使孩子们天性的发展受到了抑制,且形成自私、霸道、孤僻等性格特征,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作为小学老师,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活动中,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让小学生从小就能掌握一些与人交际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老师注意與学生之间的交往、沟通,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机会、室外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交往能力等等。在老师的引导下,点点滴滴让小学生懂得与他人如何交流、如何相处,就会克服孩子心里的孤独感、焦虑感,使他们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成长,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

3.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生活之所以是生活,不是公式,也不是程序,是因为它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总是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难题,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在家里出现什么问题,有父母帮助解决,在学校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有老师帮助解决,学生永远都在老师和家长的保护下成长。长此下去,学生缺少独立性,没有自主性,甚至对任何事情没有自己的主张、思考,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教育中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家长也不要怕孩子吃亏、走弯路,因为“弯路”就学生学习、成长的机会。老师也不要怕孩子处理、解决不好问题,理所当然地代劳,这样孩子永远都不会长大。在平时的教育中,要让孩子自己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也能树立学生的意志,养成孩子们不怕难、不怕累的钻研精神,为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4.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与别的同学一样认真听讲,课下总独来独往,要么就静静地坐在那里发呆或者看课外书,这种学生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一些消极现象,如自卑、不合群等。小学生天性活泼,与他人交流、交往的愿望强烈,所以老师要利用學生这一心理特征,鼓励学生多多参加集体活动。比如,校运动会、课间与同学跳绳、打篮球、踢毽子等等,促进和推动学生走入群体,打开心扉,与他们进行好的沟通、交往,甚至建立友谊。比如,针对个别不合群的学生,为了帮助他们走出自己的世界,融入集体,老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班集体活动,如拔河比赛、体操比赛等,让学生产生集体意识,打开自己世界,让同学走进来,自己走出去,久而久之使这类学生无形中融入同学,放下心里的孤僻、自卑等,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学习的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他们正确认识生活,更好地学习,获得理想的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5.结束语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缺少与人交流、沟通的机会。再加上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孩子总是待在室内玩手机、电脑等,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与人相处的机会,抑制了学生与他人交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久而久之,让孩子变得封闭、孤僻等,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认识偏差。所以,关注小学生心理,并要结合时代的特点,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轨迹,组织集体活动,教会学生与他人相处的要领和技巧等,帮助学生建设健康的心理,使学生能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成功,也能时时不忘初心,努力前进,为他们更好的发展创条件。

参考文献:

[1] 韩素霞.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阳光少年[J].教育教学论坛,2020(06):96-97.

[2] 谭洪楠.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215.

[3] 汤中元.刍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的联系[J].学周刊,2020(04):106.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心理健康小学生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是小学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