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怀东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30601)
肿瘤心理学(Psycho-Oncology)又称心理社会肿瘤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是肿瘤学、临床心理学、肿瘤护理学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1]。肿瘤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心理因素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肿瘤患者及其照料者认知心理因素的改变;抗肿瘤治疗对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等多个方面[2]。肿瘤心理学概念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近年快速发展,它已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我国肿瘤心理学教育起步较晚,随着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肿瘤心理学教学在肿瘤科的运用也越来越多。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已成为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方面[3]。因此,肿瘤心理学教学也成为培养肿瘤专业人才的基本内容之一。然而我国肿瘤科实习生对肿瘤心理学专业内容了解较少,对肿瘤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极度匮乏,而肿瘤心理学又是肿瘤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现象促使肿瘤心理学教学成为肿瘤科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肿瘤心理学教学质量的改进不仅为日后肿瘤多学科治疗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未来肿瘤科优秀医学人才的培养建设起到积极作用。肿瘤心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及多种模式间的融会贯通,对临床肿瘤心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完善肿瘤心理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其整体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式教学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实习生为主体、以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自主规划学习内容,让实习生围绕某一具体临床问题自主探索解决方案的一种主动学习方式[4]。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后在世界多所顶级高等学府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5]。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担当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PBL教学方法,在肿瘤心理学教学中是以有关肿瘤心理的科学问题为基础,以肿瘤科临床病例为先导,以医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对肿瘤心理学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的核心是发挥科学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BL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内容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相联系,从而使医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已非常成熟,微信平台已成为人们交流和分享信息的主要方式。自2011年腾讯推出微信以来,微信交流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在信息化的时代,微信平台也以更高的频率应用到各种教学中,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中信息维持时间短,师生互动时间少,课时不足等缺点。同时,微信可以将文字、语音、及图片视频生动形象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可以发起多人实时对讲,具有内容形式多样化,成本低及用户量大等优势,故微信课堂在各项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6]。
有关肿瘤心理学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少,PBL教学法与微信课堂的两种教学模式联合起来对肿瘤心理学教学的影响尚未得到确切报道。为深入探索PBL联合微信对肿瘤心理学教学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随机抽取50例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从考试分数和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两方面进行评估。
1.1对象 本研究以50例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学习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名。两组内男性与女性实习生比例均为13∶12,年龄为19~21岁。对照组学生平均年龄为(20.3±1.1)岁,其中本科生19例,研究生6例;观察组学生平均年龄为(21.7±1.3)岁,其中本科生20例,研究生5例。本研究得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获得实习生本人及其所在学校的同意。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分析比较,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智力水平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以书本基础理论知识为重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观察组学生则在此基础上融合PBL与微信,教师以书本理论为基础制定教学计划,通过对某一知识点设定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查阅相关文献、翻阅书籍、结合临床病例等方式进行讲解。与此同时,授课老师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将授课时间延长至课外,既能随时与实习生沟通交流、答疑解惑,又可在群聊中分享典型肿瘤心理干预的临床病例、肿瘤心理研究的最新报道。微信群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方便实习生获取最前沿知识,更加深入地了解、学习肿瘤心理学内容。对于重难点,实习生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个体化提问,教师也能更及时地解答。此方式将知识的获取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思考、吸收,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将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充分发挥出来。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以教学完成后纳入对象的考核成绩和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其中考核内容包括理论和操作两部分,所占权重分别为50 %,满分100分。所有试卷均由3名教师批改,取平均值获得最终成绩,保证评分标准的统一性,排除人为因素对考核成绩的影响。根据考核成绩分为3个等级,优秀:≥90且≤100分;良好:≥75且<90分;及格:≥60且<75分;不及格:<60分。满意度以非实名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问卷主要包括4个部分,教学专业性(20分)、教学针对性(20分)、教学有效性(20分)、教学最终效果(20分),总分80分[6]。4部分分数相加得到最终成绩,分为3个等级,满意:≥64分;较满意:≥48且<63分;不满意:<48分。
1.4数据统计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及格率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实习生考核成绩及格者分别为15例和24例,及格率分别为60.0 %和96.0 %,观察组学生及格率高于对照组学生(χ2=9.4406,P=0.002),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及格率对比[n( %)]
2.2两组学生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实习生对教学模式满意或较满意分别为20例和25例,满意度分别为80.0 %和100.0 %,观察组学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学生(χ2=5.5556,P=0.018),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满意度对比[n( %)]
随着肿瘤治疗方法的日新月异,肿瘤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7]。肿瘤心理学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肿瘤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其在肿瘤科的教学起步较晚,涉及内容广泛,教学难度大,肿瘤科实习生对肿瘤心理学的内容也了解较少。学生学习肿瘤心理学,要求具备广泛的知识面及对知识贯通融合的能力,掌握肿瘤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加强肿瘤科实习生肿瘤心理学教学工作可为其未来更好地服务肿瘤患者打好基础。积极倡导肿瘤综合治疗模式指导下的肿瘤心理学教学近年来也倍受关注[8]。
PBL通过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提出问题,使实习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对问题展开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类似学科专家的研究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更加深入学习及应用学科思想,将教学的中心从教转向学。目前,PBL广泛应用于其他多个学科的教学中,对其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起推动作用。微信作为当代中国人应用最为广泛的聊天工具,尤其在年轻群体中表现更为突出,将其应用于教学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地点。此外,作为时代产物,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发微信点到功能、建立发布肿瘤心理相关知识的公众号,使之更好的应用于肿瘤心理学教学。
有关肿瘤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肿瘤科实习生大多较陌生。微信平台的建立,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可通过微信课堂的多媒体元素,联合PBL教学模式使肿瘤心理学教学更加便捷丰富。教师可将肿瘤心理学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推送到微信平台,让学生自觉学习和预习,有助于教学重点的掌握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教师还可利用微信上传有关肿瘤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肿瘤心理学干预典型患者的病例资料,影像学资料,以及相关教学小视频,从而使肿瘤心理学的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每个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对肿瘤心理学的兴趣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也能逐步提高其对肿瘤心理学内容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可通过建立肿瘤心理学教学微信平台,方便与实习同学的联系,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线进行PBL的肿瘤心理学教学。
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很多,肿瘤心理学的教学效果评价同其他学科一样,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学生所掌握的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临床应用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以教学后学生考核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作为较全面反应教学效果的两个常用指标。本研究发现PBL与微信联合组教学的学生肿瘤心理学知识考核的及格率高于传统教学组,教学满意度也高于传统临床带教模式的对照组,提示采用PBL与微信联合的教学方法对肿瘤科实习生进行肿瘤心理学教学具有较好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PBL与微信联合使用的方法在肿瘤心理学的临床教学中能够取得较好效果,更有利于肿瘤科实习生对有关肿瘤心理学内容的掌握以及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改善。因此,PBL与微信联合使用的教学方法适合未来在肿瘤科进行肿瘤心理学教学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