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文化与大众审美的共振:融媒体背景下国产综艺节目创新发展研究

2020-10-23 00:36李倩岚张艺凡
关键词:灌篮圈层综艺

李倩岚,张艺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06)

电视媒体时代,综艺节目大多秉持大众娱乐的理念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地域的观众提供雅俗共赏、妇孺同爱的内容,打发休闲时光。如湖南卫视王牌综艺《快乐大本营》,自开播以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稳定忠实且广泛的受众群体,收视率多年居高不下。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观众的收视习惯和观念都产生了较大改变。人们从泛娱乐化综艺节目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依据文化品味和价值认同自主寻求具有独特内容的主动选择者。老派综艺热度下降,连曾经“屹立不倒”的《快乐大本营》受众也流失严重。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多元和开放加速了综艺节目受众群体从和谐一致到多元裂变的过程。在新型文化消费市场中,不论是网络综艺还是电视综艺,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加强价值引导和节目模式创新,将是我们研究爆款综艺的题中之义。

一、新型消费市场中的圈层受众: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根基

传播学研究中曾把受众普遍视为同质化、无差别的“大众”。传统老牌综艺节目,如《综艺大观》《正大综艺》《快乐大本营》《开心辞典》,都根植于大众文化,它们或注重互动与知识传播,或营造搞笑轻松风格,或借用竞技比拼形式覆盖多年龄段的观众人群。但随着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个性化消费逐步提升,学者阿尔文·托夫勒认为受众已经由曾经“无差别”的“大众”逐步转化为群体内同质、群际异质的分众,并逐渐形成具有特殊兴趣爱好的分众群体[1];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将对价值和品味文化内容做出较为相似选择的使用者们描述为“品味公众(taste public)”,并认为“品味公众多半是非组织化集聚的”[2]。选择相同或相近的个性文化的人们终将聚在一起,建立情感交流平台,形成相对固定的群组及社会关系,这就是“圈子”。

互联网将“圈子”的活动范围从现实生活中有组织地进行面对面交流与分享等在场性活动,扩大到网络虚拟空间的集结活动。更多具有相同“品味文化”的“品味公众”跨越了语言、地域、时差的阻碍,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分享与生产。如在知乎、豆瓣、虎扑、微博上,人们依据各自感兴趣的内容创建小组,选择有着共同价值观念的小组跟进话题、更新内容、资源共享,并将内容不断推送给更多与自己有相同爱好和文化属性的群体,形成散点涟漪式传播。这些网络平台、话题小组、小众社群就是互联网时代圈层文化的“发源地”。

受众分化重塑了我们的消费市场,促使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出专业化和分众化的趋势。[3]圈层规模越来越小,目标受众的轮廓也越来越集中清晰。如以“汉服cosplay”为代表的历史类文化受众、以“饭圈女孩”为代表的粉丝文化受众和以“嘻哈唱跳”为代表的潮流文化受众群体等,他们不仅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还推动小众群体绕“圈”聚集,也导致了消费需求的碎片化。

据艺恩网数据统计,综艺用户的年轻化趋势明显,学生用户2017 年占比28.9%,2018 年占比继续提高,已成为网综第一大用户群。该群体具有较强的价值认同,会以趋于一致兴趣为基础选择某类综艺节目,并呈现粘性强、追看度高、受众稳定的特征。[4]以年轻受众为核心的人群已成为综艺节目、电网平台争夺的焦点,但他们也呈现出分散化的特征。原创综艺已开始对年轻的圈层文化受众消费需求做出有力回应:面向历史文化爱好群体的文化类综艺,如《朗读者》《国家宝藏》《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面向粉丝群体的技能竞演类综艺,如《演员请就位》《我就是演员》《声临其境》《声入人心》等;面向嘻哈青年群体的青春潮流文化类综艺,如《这!就是街舞》《这!就是灌篮》《这!就是机甲》《我要打篮球》等。它们或脱胎于精英文化语境,或聚焦小众题材,但都选择了对传统文化、时代文化、特色文化的理性复归,纷纷引爆综艺市场。

小众文化的多圈层性正在影响着原创综艺节目的制作模式、传播模式及发展格局。如何更进一步地满足细分圈层受众的多样需求,如何用年轻人习惯的语言、偏好的文化内容、喜欢的传播方式,从题材、内容、形式的制作上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打造匹配年轻受众不同圈层“精神追求”和群体范式行为习惯的综艺产品,将成为制作者突破创作壁垒、实现创新发展的首要发力点。

二、圈层文化:中国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原动力

圈层主要依靠“共同话题”的信息分享与传播实现集结,而圈层的推进力则主要来自于“品味公众”对其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对外输出。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指出媒介具有文化传承功能,而“文化是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5]因此,中国原创综艺若想圈定核心受众,必须实现内容的垂直细分、价值的深度连接和引导。

1.促进文化传承,追求价值回归

近年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一系列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出现,曾经习惯“潜水”的“国学迷”“文物迷”终于找到了文化归属。通过选手及嘉宾的积极参与、专业知识的普及和专业人士的评判,节目的设置打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陌生感与距离感,观众从“看热闹”转变为“看门道”,显著提升了大众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如《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环节,选手在你来我往诗词对擂间为观众还原古人行酒令时的文字游戏,重享诗词之美、重感诗词之趣;《朗读者》以“明星+素人”朗读的形式分享人生体验、朗读文学经典,在拉近与观众距离的同时,引领并推动了全民阅读风潮;《国家宝藏》通过“人格化”的演绎让文物活起来,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激发国人的文化自信;《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用流行的音符为经典诗词注入新的生命力。此类综艺节目以诗词、书信、文物等“小众/小物”为切入点,“用当下主流价值,印上中国传统文化,巧妙地解决了传统文化缺乏大众传播、综艺节目缺乏文化底蕴的问题。”[6]以年轻化的创新理念重释经典,积极寻求价值回归,不仅是当前综艺市场顺应圈层受众消费的举措,更是综艺文化产品带领观众回归深度、重塑社会气质的内在需求。

2.挖掘潮流文化,引领个性追求

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与传承,原创综艺也开始挖掘潮流文化内核。说唱、街舞、篮球……这些文体活动借由互联网的强力推广,早已实现了圈层受众的快速集聚,并渐成体系。

如综艺节目《舞力觉醒》《热血街舞团》《这!就是街舞》等将街边的斗舞场搬到屏幕上,展现力量与美感的同时,更传递了独特的艺术感受和创新精神;《机器人争霸》《这!就是铁甲》等关于机甲类综艺看似冷门,但在展现铁甲格斗、竞技之时,更多的是传递竞技的勇气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年轻、活泼、独特、广泛、融合,青年潮流文化已成为综艺节目深耕内容、挖掘内涵的理想阵地。

值得肯定的是,此类综艺并没有一味迎合青年受众。传播学者哈罗德·英尼斯普提出:“媒介由于其特殊方式,它是价值的塑造者,是感官的按摩师,是意识形态的倡导者,是社会格局的严格组织者。”[7]优秀的节目不仅能引领积极向上的青年文化风貌,也能对当代年轻人文化和审美习惯产生正向影响。在当下“高颜值”“小鲜肉”等关键词盛行的大环境下,社会舆论不断质疑逐渐走偏的当代青年形象。在《这!就是灌篮》《我要打篮球》《声入人心》等节目中我们看到的是从全国各地集结、心怀梦想的年轻素人,或以篮球精神定义梦想内核,或以声乐实力推广美声艺术……既有硬朗、热血、激燃、阳刚的年轻男性精气神,也有音乐专业素养高、演唱音域高、颜值高的“三高”实力选手。这些综艺虽然对焦青年群体,但并没有过度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的表达,而是以更广泛的影响力向社会传递健康积极的正能量。

3.切中社会焦点,激发圈层讨论

除了在已有圈层中挖掘“文化爆点”,综艺节目同样需要具有更加广泛的公共价值和舆论引导功能。社会现象和热点话题也应该成为原创综艺内容创新的新视角。

以湖南卫视推出的原创综艺《声临其境》为例,该节目是考察演员对基本功“声、台、行、表”中“声”的理解和塑造的竞演秀,可以说是回应了社会大众对演员真实演技、能力与知名度不匹配的质疑。节目不仅抓住了社会热点,还破圈融合了几类人群:一是热爱日本“ACG(Animation/Comic/Game)文化”的群体,在节目中他们找到了属于中国的优质“声优”;二是自己本身就对声音表演有较强关注与较强参与意识的群体,如喜马拉雅、蜻蜓FM 的听众,小咖秀、配音秀的用户等;三是原本就是中国新生代配音演员(如边江、季冠霖等)的“声控粉”们。

另一档《幻乐之城》更是在打破圈层文化界限上做出了大胆尝试。一气呵成实时唱演、电影级舞美、新颖原创的剧本……此类“音乐创演秀”节目融合了音乐剧、话剧和电影,不仅拓展了音乐节目的表达形式,也为观众打造出了欣赏音乐作品的独特体验空间。热爱舞台剧的观众、表演嘉宾的粉丝、追求电影质感的专业观影者、好奇影视制作的幕后故事的观众都能在《幻乐之城》中得到满足,真正实现了内容生产过程中的跨圈层融合。

三、跨圈层传播:小众文化的大众传播机制

大量制作满足特定群体个性需求、匹配圈层内特有文化品味的原创综艺并不是确保其长久生命力的根本。在节目质量提升到一定的层次后,依然需要实现以年轻受众为核心向外辐散,逐渐覆盖多年龄段的观众人群,打造“合家欢”式的广谱传播。因此,中国原创综艺需要从构建仪式化传播场域、设置新型综艺角色和运用跨屏互动打破传播壁垒等手段上突破圈层,实现小众文化的大众化表达与融合传播。

1.构建仪式化的传播场域

美国传播学家凯瑞认为,仪式化传播是创造、修改和转变一个共享文化的过程。[8]在媒介化的时代,戴扬和卡茨指出电视媒介具有仪式功能,为观众营造出集仪式感与审美性于一体的现场空间,让观众产生共鸣。[9]因此,节目的舞台空间运用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符号,不仅能打造出更具感染力的传播场域,还能让观众拥有沉浸式体验和“在场感”。以下面三档综艺节目为例(见表1)进行诠释:

表1 三档综艺节目仪式构建中的象征性符号见证

《这!就是灌篮》力图打造真人版“灌篮高手”:节目实景搭建街区,营造街边斗球场景;给比赛中使用的物件赋权,领队手中毛巾代表“晋级”,帽子代表“出战”;与漫画同款Q 版领队在比赛间隙为观众讲授篮球小知识,现场表演《灌篮高手》经典歌曲等……这些意识加强了代入感,满足观众对热血青春的回忆,也完成了受众在当代社会对漫画篮球的想象性消费。《经典咏流传》将经典用更为现代化的方式进行呈现:中央升降的竖屏被包装为古代竹帛的样貌,成为诗词新的载体;从传唱人表演前的“我是XXX,让我把《XXX》唱给你们听”的语言表达,到经典名册郑重签名这一举动,每个段落规整且极具仪式感,不仅赋予了传承人使命感和召唤感,更是一种把内在精神外在行为化的强烈的宣示;除此之外,整套庄严的仪式行为也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畏心,观众同样会被此类表达所打动。《声临其境》中,嘉宾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精心设计的舞美为配音活动做了仪式性的引导:配音者金色粒子活动剪影采用FOTRIC 热像科技捕捉的嘉宾自身热辐射[10],成为节目“只闻其声,纯声较量”的关键所在;每位嘉宾亮相舞台时屏幕金色特效图案衬托,营造出“加冕”的效果;嘉宾与新生班的互动交流,体现了一种后辈向艺术家前辈学习的态度,也是对勤学苦练精神的传承。

这三档原创综艺在节目流程的仪式感、语言意义的仪式化和舞美设计的空间仪式感等方面都向内强化了圈层文化的认同,同时也依靠这些吸引力强、互动性高的仪式建构,制造了观众在场体验的媒介场景,逐步培养并提升大众对于小众文化的接受度。

2.设置新型综艺角色

我国综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陷入了“拼大腕、轻内容”,制造噱头而不论节目质量的怪圈。出品方过度看重“粉丝经济”,忽视了节目的社会文化价值传播。随着2017 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鼓励“星素结合”型综艺节目创作的意见后,“星素结合+文化内涵”成为垂直类综艺节目在角色设置上新的尝试。垂直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之处就是基于圈层文化,因此明星与观众一样,陪伴并见证着素人选手的成长。

《这!就是灌篮》两季邀请了周杰伦、李易峰、林书豪、郭艾伦、孙悦、王仕鹏、白敬亭等“明星大腕”,但节目的主角还是100 多位来自街球界、虎扑路人王和篮球爱好者。虽然多位选手表示是四位领队的粉丝,但无论在初选期间的强强对抗,还是成队后团队联合作战,选手们个体独特魅力的彰显和团队协作、集体荣誉感的展现,让原本是“四大领队”粉丝的素人选手与偶像之间的界线被打破甚至转换,明星嘉宾反而成为了选手们最强粉丝。节目中,明星放下“偶像”包袱,褪去自身光环,从篮球本身出发,与选手一起面对每一个考验,为每一次精彩对抗和得分加油喝彩。节目运用摄像与后期的巧妙设计凸显选手超高的篮球素养,如关键时刻反转局势,一球制胜时采用多机位定格切换或慢速播放,漫画插入,二次元风字幕等……不仅营造出强烈的观看效果,吸引爱篮球、懂篮球的男性观众,同时也打造出多位“素人篮球偶像明星”,使得一批此前不懂篮球的女性观众迅速成为“灌篮女孩”。短短几期节目后,张宁、杨浩喆、祝铭震等球员形象被迅速建立,选手们的“粉丝团”在微博上、弹幕里迅速集结,其话题量不亚于明星嘉宾。由于具有不同圈层观众群体的基础,又着眼于话题热度所在,该节目播出后很快实现了圈层效应,并散点涟漪式扩大,螺旋式地引发了更多微博热点话题的广泛传播和讨论。

《这!就是街舞》邀请到的韩庚、罗志祥、黄子韬、易烊千玺在前期不断为节目造势,但伴随着赛事进程不断推向高潮,不少观众表示:冲着队长,最终却被选手实力圈粉。央视出品的《加油向未来》安排明星与素人搭档做实验,但在答题环节之后,真正闪耀的“智慧达人”反向圈了明星的粉,嘉宾纷纷为他们加油助力。

从“评委制”到“导师制”再到“互动型”,这类综艺节目借“明星效应”化解观众对素人选手的陌生感,不仅突破了圈层文化的小众面向,还通过推出专业领域的“隐世高手”打造“素人明星”,为节目营造了新的舆论空间。

3.运用跨屏互动打破传播壁垒

学者冷凇提出,融媒体环境下电视屏将成为网综的“超级宣推”,视频网站是电视屏的“内容书架”,而微信、微博、头条会是电视、网站的“舆论战场”。[11]因此,打破传播壁垒、加强跨媒体联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将成为实现跨圈层传播、从小众文化走向大众狂欢的重要手段。

围绕新媒体的传播特质,《经典咏流传》通过大屏联通亿万小屏,实现了“1+N”的跨屏交互创新模式。节目打造的不光是大屏综艺节目,更提供了多款适合小屏传播的文化产品。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摇一摇从大屏转换到小屏,看一段视频、听一首歌曲、欣赏可实时分享互动的H5 或微信文章。此举有效提升了节目的热度,也促进了跨圈层传播。第二季《经典咏流传》再度升级,引入AI 技术,通过歌声合成、语音识别实现“读诗成曲”,人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传唱诗词,传播经典。据统计,2019 年1 月28 日晚《经典咏流传》第一次推介“读诗成曲”在线互动工具后的90 分钟内,超过14 万人次参与在线合成自己的歌,H5 转发量超过10 万。[12]新技术的充分运用不断升级观众线上互动体验。

《这!就是灌篮》更易于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打造空间跨度更广、时间跨度更长的多面立体互动体验场所。该节目在线上有《灌篮勾勾手》《灌篮吧兄弟》《灌篮燃新番》《灌篮On Fire》四档延伸节目,及每周的球员MVP 榜投票等互动活动;线下则包括“GIB 斗到底”城市争霸赛、梦想篮球赛和大学生篮球3V3 多个比赛活动;选手们拍摄大片、身份互换、上场打球、灌篮骑手选拔等互动方式在不同平台如微博和抖音上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节目投放的H5投篮邀请小游戏总曝光次数更是超过了3000 万。节目在推广篮球文化的同时,线上体育类产品、节目衍生品的销售等网综产业链环节也跨界进入到了体育产业链中,拓宽了网综商业边界的同时助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在融媒体环境不断完善和强化的今天,综艺节目更需要利用丰富多元的形式进行分类传播、定点投放,实现跨屏交互。立体、多层次地完成节目推广的同时,实现跨圈层的动态展现、广域传播和深度抵达。

四、融媒体背景下综艺节目创新发展的反思

总而言之,媒介融合为“大众”与“圈层”之间打通了一条通融、兼融、互融、共融的渠道。综艺节目不仅需要在内容上从泛娱乐化走向垂直化、精细化,深耕圈层文化内核,也需要通过吸引力强、互动性高的大众传播形成文化辐射,达到散点涟漪式的传播效果。《这!就是灌篮》《经典咏流传》《声临其境》《声入人心》《幻乐之城》等节目正是因为符合时代气质、贴合受众心理、融合了多样化传播特性,在圈层文化深耕和大众审美表达中实现了共振,才最终取得了小众文化撬动大众市场、大小屏幕全面开花的优异成绩。但是,垂直类综艺节目爆款频出的背后仍存在一定隐忧:

一是跟风似的模仿导致题材“撞车”,马太效应显现。一款爆款出现,类似题材的综艺立马上线。从泛文化类综艺来看,以诗词、成语、书信、民歌、非遗为代表的民俗国学、传统文化资源成为了题材竞争红海。节目形式也集中为知识竞答、读书、念信等。例如《中国诗词大会》后出现了《向上吧!诗词》《中华好诗词》《国学小名士》等多个“诗词”文化类节目;《这!就是街舞》后又有了《热血街舞团》;《这!就是灌篮》之后则是《我要打篮球》;《我就是演员》之后的《演员请就位》……不仅视觉观看上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也会过度开发并消耗这类文化资源,使观众群体不断被瓜分。

二是盲目追求垂直品类开发,忽视了内容本身的特性。如科技门类下细分出的机器人比拼类综艺尽管邀请了大量海外专业机甲团队,也匹配了国内的流量明星,但由于当前中国并没有广泛的机器人竞赛文化类受众基础,这类节目的关注度远不如音乐类、选秀类节目,不太具有产生爆款的可能。反观科学实验类节目《加油向未来》,以最简单生动的设计进行科学实验、最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科学原理,反而获得了较高的人气。所以,在题材开发上创作者需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文化特性,选择最合适的垂直化或通俗化的传播方式以产生更大影响力。

三是垂直类综艺热潮易起易退,如何延续热度、挖掘潜力,是未来出品方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小众文化一旦进入大众视野,突破圈层限制,被广泛受众接受并放大,就会逐步转换成大众文化。因此,垂直小众综艺需要依托商业资源,网台联动,开发衍生品,才能在一个节目品牌形成后继续促成大屏爆款IP 和小屏甚至线下爆款IP 之间的强强联合、相辅相成,构筑多元化的IP 势能商业矩阵,继续延续热度,拓宽综艺节目的商业边界。

作为当前主流的文化消费活动之一,观看综艺节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泛娱乐化的节目内容和过于相似的节目形态会不断消耗观众的审美期待。作为一种结构性的文化意义再生产,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应该更多尝试挖掘小众的圈层文化,把握“体内同质、群际异质”的多元文化受众群体,采用可被亲近的方式提供更充分的代际沟通和不同文化间的对话空间。

圈层不应该成为文化传播壁垒,而应该成为综艺节目品质升级迭代、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科学有效地汲取圈层文化、丰富传播手段并创新传播机制,才能实现个性追求与大众审美的有效“双线并行”。目前来看,综艺创新多从年龄圈层寻找节目支点,未来是否可以考虑跨地域文化、跨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综艺节目内容的深度挖掘,并实现有效传播呢?综艺节目理应拥有更开阔的格局和视野,以更广泛的影响力向社会传递健康积极的正能量。

猜你喜欢
灌篮圈层综艺
媒体融合下的圈层突破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的出路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