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森,郭倩妤,汤德元,石远菊,叶 丽,杨 伟,廖少山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019年2月,贵州省某猪场母猪出现部分妊娠母猪流产且流产胎儿发育不完全,少数母猪体温升高,关节肿大,呈跪坐姿,采食量减少,腹围减小。而大多数母猪在养殖过程中并无明显临床症状,通过对流产胎儿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猪细小病毒感染,现将该病的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1 病料 病料来源于贵州省松桃某猪场送检发育不完全的流产胎儿4只(如中插彩版图1~图4)。
图1 流产胎儿
图2 流产胎儿
图3 流产胎儿解剖图
图4 流产胎儿解剖图
1.2 细菌培养 无菌条件下采集流产胎儿的肝脏、肺脏、肾脏、脾脏、心脏和淋巴结等病料组织,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中,需氧、厌氧条件于37 ℃下培养 24~72 h 观察。
1.3 引物设计 根据GenBank中我国发表的猪细小病毒(PPV)NS1基因(GenBank序列号为:NC001718)、乙型脑炎病毒(JEV)NS1基因(GenBank序列号为:NC001437)、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GenBank序列号为:AY170318)、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ORF6基因(GenBank序列号为:AY150564)、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基因(GenBank序列号为:MG229682.1)、猪瘟病毒(CSFV)E2基因(GenBank序列号为:LT158502.1)各设计1对引物,引物序列及大小见表1。
1.4 病毒PCR/RT-PCR检测 剖检流产胎儿并采集送检流产胎儿的心脏、脾脏、肺脏、肾脏、肝脏及肠内容物进行反复研磨,使用液氮反复冻融3次,用匀浆器匀浆20 min后收集匀浆,再将匀浆12 000 r/min 离心10 min,取其上清。严格按照TaKaRa MinBEST Viral DNARNA Extraction Kit Ver.5.0 试剂盒说明书提取DNA/RNA进行检测,进行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的PCR检测,同时对猪乙型脑炎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进行RT-PCR检测。反应结束后取5 μL 扩增产物于1.5%的1×TAE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检测(110 V, 35 min),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记录。
通过对送检流产胎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未见菌落形成。对流产胎儿病料进行PPV、JEV、PRV、PRRSV、PCV-2和CSFV的PCR/RT-PCR检测,结果显示,仅有PPV呈阳性,并得到271 bp的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预期条带结果相符,未检出JEV、PRV、PRRSV、PCV-2和CSFV的阳性条带(图5)。确诊该养猪场导致母猪流产的病因为猪细小病毒感染。
图5 流产胎儿核酸PCR/RT-PCR检测结果M:DL-2 000 Marker; 1:JEV; 2:PPV3:PRV; 4:PPRSV
通过对送检流产胎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猪细小病毒(PPV)、乙型脑炎病毒(JE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瘟病毒(CSFV)的PCR/RT-PCR技术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是由于母猪感染了PPV导致的母猪流产。鉴于本场的实际情况,首先应该将发病猪淘汰,对粪便等污染物及流产胎儿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养殖场环境彻底消毒,严格检测新引进种猪,防止该病继续扩散。
表1 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及大小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母猪流产的主要病毒性疾病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该病毒于1965年在德国首次发现,此后世界各国均有对该病的报道,对世界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导致初产母猪流产及死胎,而感染细小病毒的母猪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感染母猪偶尔会表现体温升高、关节肿大等特征[1]。猪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瘟病毒都是导致妊娠母猪流产的原因且这几种病毒容易引起混合感染,然而猪细小病毒与后5种相比具有妊娠母猪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特点,容易被养殖户所忽视[2]。因此对该病的诊断仅从对临床症状的观察无法进行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PCR/RT-PCR等方式进行确诊。且本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给我国及全世界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故需要制定系统化的防疫措施以降低本病的发生率[3]。如可通过在母猪配种1个月前进行疫苗接种,使得母猪在整个妊娠期对PPV具有抵抗力[4]。
当养殖场发现该病,需对该养殖场猪只进行严格检测,若发现阳性猪需要立即进行扑杀,防止传染以减少损失。将断乳仔猪应转移至无污染的地点隔离饲养,及时处理被感染猪的排泄物等污染物,由于PPV对外界的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需要用消毒能力较强的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如2%NaOH。
无该病的养殖场在引种时应严格检测,最好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减少应激环境的刺激,做好防疫措施,可接种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安全性都较为理想,可以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