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组织蛋白酶S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20-10-22 09:13周江朝郭孝龙刘保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18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血浆

周江朝,郭孝龙,刘保茹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是指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1]。手术是治疗aSAH的主要手段,但即使手术成功,复发的可能性也较大[2],因此,寻求预后相关标志物对检测病情、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动脉血管壁破裂是aSAH发病的原因之一,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 S)是半胱氨酸蛋白酶中的重要成员,在抗原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Cat S与动脉瘤的破裂具有相关性[3-5],但有关Cat S水平与aSAH病人预后关系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分析aSAH病人入院及治疗后血浆Cat S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分析其作为评估aSAH病人不良预后客观标志物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2例aSAH病人作为aSAH组,其中男33例,女29例;年龄51~77(59.37±4.26)岁;按照Fisher分级[6]分为Ⅰ级17例,Ⅱ级19例,Ⅲ级11例,Ⅳ级15例;根据Hunt-Hess分级[7]分为Ⅰ级17例,Ⅱ级13例,Ⅲ级13例,Ⅳ级19例;按照Yasargil对动脉瘤大小分类方法[8]可分为微小型[动脉瘤直径(L)<2 mm]10例,小型(2 mm≤L<6 mm)12例,中型(6 mm≤L<15 mm)11例,大型(15 mm≤L<25 mm)13例,巨型(L≥25 mm)16例;按照动脉瘤发生部位可分为前交通动脉瘤12例,后交通动脉瘤13例,脉络膜前动脉瘤17例,大脑中动脉瘤11例,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9例。纳入标准:①初次急诊发病病人,伴随头痛、恶心、呕吐、昏迷症状;②经头颅CT、磁共振(MRI)、脑脊液检查、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③发病8 h内即送医就诊;④均采取开颅夹闭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冠心病、慢性感染等基础疾病;②近期感染未愈;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③治疗中出现明显并发症需抗感染治疗;④3 d内死亡或家属放弃治疗;⑤脑血管畸形、血管炎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另选取同期医院检查体检正常的6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9名,女26名;年龄50~78(59.16±5.2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1.2.1 血液标本处理 aSAH组于入院后1 h内、术后8 h内,对照组于体检当日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 mL,置于含枸橼酸钠抗凝剂的抽血管内上下颠倒混匀,3 000 r/min、-4 ℃条件下离心20 min,取上清置于另一管内,于-80 ℃冰箱中保存待测,现用现融,避免多次冻融。

1.2.2 血浆Cat S水平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Cat S水平,试剂盒为Cat S组织蛋白酶活性检测试剂盒(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

1.2.3 预后评价 于病人术后6个月后进行随访,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为标准对病人进行疗效观察[9]。1分:死亡;2分:植物状态;3分:无法独立生活,重度残疾,但意识清醒;4分:恢复正常生活但略微残疾;5分:恢复正常生活。GOS≤3分判定为预后不良,共21例,GOS>3分判定为预后良好,共41例。观察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临床特点,比较两组入院及术后血浆Cat S水平。

2 结 果

2.1 aSAH组与对照组血浆Cat S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aSAH组入院即刻、术后血浆Cat S水平均升高(P<0.05);与入院即刻相比,aSAH组术后血浆Cat S水平降低(P<0.05)。详见表1。

表1 aSAH组与对照组血浆Cat S水平比较 (±s) 单位:pg/mL

2.2 不同预后情况病人临床资料比较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年龄、糖尿病史、动脉瘤数量、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男性比例、Fisher分级Ⅲ~Ⅳ级比例、Hunt-Hess分级Ⅲ~Ⅳ级比例、高血压病史比例、吸烟史,入院即刻Cat S水平、术后Cat S水平均升高(P<0.05)。详见表2。

表2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基本情况比较

2.3 aSAH病人预后影响因素的COX分析 单因素COX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吸烟史、入院即刻Cat S水平、术后Cat S水平均是影响aSAH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HR分别为2.726、1.584、2.161、2.339、2.940、2.210、1.893,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Fisher分级Ⅲ~Ⅳ级、Hunt-Hess分级Ⅲ~Ⅳ级、术后Cat S水平高是aSAH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2.575、2.491、3.691,P<0.05)。详见表3。

表3 aSAH病人预后影响因素的COX分析

2.4 术后血浆Cat S水平对aSAH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浆Cat S水平对aSAH病人不良预后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63,截断值为42.10 pg/mL,敏感度为85.0%,特异性为86.3%。详见图1。

图1 术后血浆Cat S水平对aSAH病人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

3 讨 论

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注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部疾病[10]。凡是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均可引发SAH发生,其中颅内动脉瘤引起的SAH占50%~85%,多发于脑底动脉环的大动脉分支处[11-12]。动脉壁因局部病变而向外膨出,血压陡然增高致使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后通过脑脊液迅速扩散,刺激脑膜,引起头痛和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大量积血与凝血块沉积于颅底,堵塞蛛网膜绒毛间沟,脑脊液回收受阻,进一步增大颅内压力,减少脑血流量[13]。临床医生常用Hunt-Hess分级以及Fisher分级判断SAH病人早期脑损伤程度[14],但两种方法均受到临床医师主观性限制。因此,探究与aSAH病人病情及预后相关的客观生化指标具有一定价值。

Cat S的晶体结构与木瓜蛋白酶家族相似,在免疫系统、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等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5]。动脉血管壁破裂是aSAH发病的原因之一,而凝血块内部新生血管的数量是导致动脉血管壁破裂的重要因素[16]。细胞外基质重塑是新生血管发生的病理基础,研究发现,Cat S可降解细胞外基质[17]。Li等[18]研究表明,Cat S能够促进肝癌细胞新生血管的生成,加速癌变损伤。本研究中,aSAH病人入院时血浆Cat S水平高于健康正常人,提示Cat S水平升高可能与aSAH病人的发病密切相关,术后血浆Cat S水平下降,虽仍大于健康正常人,但较入院时明显下降,提示手术可部分改善新生血管聚集现象。将研究对象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发现,预后不良病人入院时血浆Cat S水平以及手术后Cat S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病人,提示入院时血浆Cat S水平、手术后Cat S水平均可能与aSAH病人的不良预后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是aSAH病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相关研究一致[19-21],同时手术后血浆Cat S水平也是aSAH病人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手术后及时测量血清Cat S水平对病人预后判断有帮助。ROC曲线显示,术后血清Cat S水平预测aSAH病人不良预后曲线下面积为0.863,灵敏性、特异度均大于80%,可作为预测aSAH病人不良预后辅助指标,截断值为42.10 pg/mL,提示当术后Cat S水平高于42.10 pg/mL时,病人不良预后风险较高,为临床医生和病人延长住院时间、采取术后护理降低再出血概率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aSAH病人血浆Cat S水平明显升高,术后血浆Cat S水平可作为aSAH病人术后不良预后监测的生化指标。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纳入病例较少,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且本研究对血浆Cat S水平与aSAH不良预后发生的内在机制未做研究,有待今后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基于DANTE预脉冲SPACE MR序列定量评价蛛网膜颗粒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