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新棉小学
数学具有非常强烈逻辑性和抽象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要求比较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的资源,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和看待数学现象,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消除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感,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从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将生活元素实际应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呢?
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就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与掌握。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文字中的数学元素与生活元素进行提取,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结合,让课堂上的数学问题转变成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得出正确答案。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能够使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的认知,从而更加方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多是采取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过于死板,氛围也比较沉闷,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则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通过感受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情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能够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周边的教学资源,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通过生活现象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此,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做好调研工作,确保所列举生活案例合情合理,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例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相关案例进行调研和分析,寻找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生活元素,如同学之间的位置关系、地图上的方向指标等。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这些实际案例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进行自由自主的学习与探讨,为教学效果的加强创造有利条件。
除了在备课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生活元素,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随机插入一些相关案例。为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等,然后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进行插入,以此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活跃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在寻找生活元素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特点,选择适当的生活案例,不能按照成年人的想法对课堂教学进行固化和复杂化,否则不仅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图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学生周边熟悉的事物,如课桌的面积、教室窗户的面积、黑板的面积等等,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通过生活案例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备课和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其融入课后作业中,利用小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和超强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和操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以综合实践性的课后作业代替传统的书面理论作业。如在陪妈妈购物的时候,对物品清单进行整理和计算;在放学路上通过观察自己与旁边树木的影子,来树木的高度;利用课余时间对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统计等等。这样的课后作业不仅打破了传统作业枯燥乏味的形式感,还能够让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同时,增加自身的成就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兴趣和积极性,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的知识特点,通过备课、讲解、作业等教学环节,将生活元素充分融入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不仅能够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