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善军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创新,我国的教育事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而且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理念也为我国各学科学段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指明了方向。高中政治教学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不仅担负着立德树人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重任,而且对于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理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严格贯彻落实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进而能够摒弃传统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寻高效的素质教学活动,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从而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新课标强调现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新课标所提出的素质教育需求,因此探索创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已经成为了高中政治教师的首要任务。所以,高中政治教师不能一味地将教学重心放在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上,要在确保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以及法治意识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都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氛围枯燥沉闷的教学弊端,究其原因是由于大多数的高中政治教师都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因而往往盲目地认为一味地输入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如果一味地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且也严重违背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要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的方法,为学生设计具有探究意识的相关问题。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时,就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来说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从而利用问题情境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政治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二、渗透时事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课标强调,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政治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重要思想。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时,不要总是一味地专注于课本教学,可以适当地渗透一些时事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选取具有教学价值的时事素材,并将其渗透在特定的政治课程教学设计中,以此来有效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和公共参与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执教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时,就可以引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这一时事热点事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究与思考,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价格变动对于人们生活的实际影响。
三、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当下大多数的高中政治教师都将教学重心放在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应试技巧的教学上,因而忽视了对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直接造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和固定化。而教师总是占据着课堂教学的绝对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自然谈不上对于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活动,结合课程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为各小组成员制定具有探究意义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当充分明确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进而能够秉承着生本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并不断反思和总结当下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弊端。从而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渗透时事教学内容以及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的教学举措,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还要要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严格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方针,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發展。
参考文献:
[1]孟晓茹. 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模式初探[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352-353.
[2]张素芬. 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探究[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889-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