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柱松
摘 要:科学而严谨的思维是探索事物由来、规律、性质,发现事物本质的基本工具,如果思维不工作,大脑不会对客观物质产生反应,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也不会被抽象出来。因而,思维是创新的前提,离开思维的学习永远无法实现终身学习。由于思维的重要性,体现自主性、创新性和发展性的素质教育要求各科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素养,最终增强创新素质。在此背景下,以“平面镜成像”教学内容为例,本文探究了初中物理规律教学中思维型课堂的建构方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创新素质
概念、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架构体系的基本元素,充当着原子和分子的角色,一切物理复杂知识的衍生与发展都离不开概念与规律的作用。因此,概念与规律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最抽象、最本质的存在,尤其是规律,由于对思维的等级要求较高,很多学生难以把握和真正理解规律。规律的不理解直接导致学生无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引起了可怕的蝴蝶效应。因而,提高规律教学有效性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那么,如何走出规律教学困境呢?思维型课堂是学生升级思维、理解规律的不二法门,教师要从思维型课堂中探寻物理规律教学的出路。关于思维型规律教学课堂的建构,我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创建情境,提出问题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或者只思考不学习都不是提升个人学习品质、夯实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学思结合才能实现终身学习。而在规律教学课堂上,接受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而教师要注重“思”的融入,引导学生思考性的学习,推理掌握规律。而提问无疑是思维活动的“永动机”,恰当的问题可以使得思维活跃,自然产生猜想、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鉴于此,教师可以创建情境,根据情境提出学习问题,使得学生发散思维,形成基本的规律探究能力。
以“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我以情境为学习环境提出了一些与平面镜有关的问题,从而制造认知冲突,铺垫思考的教学气氛。具体来说:首先,构建情境,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这样的现象:天空上飘着一朵云,若地上有一洼水,水洼中也有一朵云;穿衣服的时候会照镜子,镜子中有一个一样的自己;用相机按下快门,现实中的风景就真实保存了下来。其次,提出问题:1.这些现象都反映了什么物理规律?2.生活中還有什么物体可以用来成像?3.成像有什么特点?由于生活情境的铺垫和问题的提出,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从而激活了思维,生成了问题探究兴趣,奠定了思维提升和学习能力强化的动力基础。因而,思维型课堂的第一步是:构建情境提出问题,为规律的理解掌握铺平道路。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规律的形成往往伴随着思维活动,具体来说,学生利用已有物理知识经验进行理论探究,在理论探究中展开科学推理,在动手动脑中形成了对比、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同时也推导了物理规律。因而,发现规律的形式很重要,该形式必须能突出复杂的思维活动。鉴于此,思维型规律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展开合作探究,将学生放置到群体探讨与操作的环境之中,无形中建立思维发散、碰撞的环境,促使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建立高级思维。
以“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为例,在激活学生思维之后我组织了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规律的探寻,自主发现规律。具体来说,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建立合作学习环境;其次,就情境问题展开讨论,设计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之后,观察实验现象,思维交流,推理、总结成像规律。整个合作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认知差异,大家相互分享思想见解,共同经历了对比、分析、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经历了平面镜成像规律的产生过程,提高了物理学习能力,升华了思维素养。因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是思维型规律教学的第二步,是学生思维形成、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
三、灵活迁移,内化规律
思维型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养成思维意识,强化创新思维素质,而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回顾与反思。鉴于此,在思维型规律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内化规律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促使学生再次经历思维过程,从而实现规律的迁移和思维的升级。
以“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为例,在完成规律的推导之后我组织了内化规律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首先,提出问题,如:当铅笔的笔尖触碰到镜面时笔尖与镜中像相距3mm,平面镜的玻璃厚度是多少?其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之后,结合问题复习平面镜成像规律,总结思维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规律的内化,实现了思维的升级。所以说,灵活迁移、内化规律是思维型物理规律课堂的第三步。
总之,思维型物理规律教学课堂要贯彻落实三步走,帮助学生加入到规律的探寻过程之中,参与到思维活动当中,潜移默化中强化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董泽雨.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2017,(5):44-45.
[2]朱志杰.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J].文存阅刊,2017,(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