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逐渐扩大,中职教学的人才培养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本文将以會计专业为对象,针对如何优化教学举措、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中职学生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助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先转分析
(一)学生缺少学习自觉性
目前,虽然很多中职学校对于会计学生的招收情况比较乐观,但是事实却是不少学生本身没有学习会计的想法,只不过迫于父母或者就业的压力选择会计这门学科。因此,这部分学生对于会计学习的热爱度以及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有时还会产生倦怠情绪。在这种情绪的引导下,这部分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社会奉献精神,即使未来能够在会计这个岗位上工作,也很难坚持下去或者有所建树,这是目前中职会计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二)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生对于会计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度与专业课程的设置方式密不可分。大部分中职学校针对会计专业会开设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学、中级财务会计等,这些理论知识的课程占据了学生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缺乏实训课程,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更是寥寥无几。这就造成学生很难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时学生失去了对会计学生的兴趣,更不用说在会计领域有所创新了。
二、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强化实践教学,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针对现阶段中职院校所存在的教学问题,首先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意识上进行改革,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促使教师在编写教学教案时将工作内容教学化,把会计实践方面的知识更多地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做到“做中教,做中学,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在既保证会计专业理论教学的同时,将企业实际的会计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将会计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放在同一高度。要针对社会现实以及企业的管理发展需要,构建现代化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应包括单项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大部分的中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单项实训的教学。因此,学生都具有较好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专项技能。但是综合实训的教学效果却未尽人意,需要将综合实训与企业岗位实习结合起来,从岗位工作内容、流程上通盘实操,才能保证综合实训的效果。
(二)优化课程设置
会计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操作要求高的学科,要保证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会计知识的来龙去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而不是硬套会计理论知识。因此,中职院校在开设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时,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以能力为本位,以会计工作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方法,深化专业课程改革,保证实践课程迎合经济发展、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筛选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力、个性发展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职业要求、就业前景结合起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学生毕业后能迅速开展会计工作,与企业实际的会计工作无缝对接。
(三)加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1 .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培养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最主要的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一名合格的教师不能仅以掌握教材知识为荣,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及网络信息技术,把这些知识糅合起来,充分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将教材知识经过整理和精简,通过计算机把它们与图片、视频等结合,制作成微视频,将其以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当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做到因材施教,使教育以全新的姿态面向全体学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如与学生积极互动,为学生解答疑惑,为学生拓展知识,还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些与会计专业有关的热点话题,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课堂教学结构形式的优化与调整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信息传递,二是吸收内化。在中职会计教学中,通过互联网平台传递信息,能让学生在课前就完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正式上课前,便能掌握相应的知识,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将其记录下来。通过微视频的学习,学生对教学内容会有充分准备,课堂学习便有明确的目标,学生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实际需求,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教师也能针对性地展开教学,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这一教学模式,能有效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当然,教师也不能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学到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校企合作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选择通过校企合作的方法,实现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这种方式有效、科学地改变了学校通过建立模拟实验室、模拟银行实训室而存在的局限。这些模拟的实验室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学生很难从中找到联系,也无法从联系中得到启发。因此,部分高校开始寻求校企合作,通过让学生提前走进企业、了解业务来增加学生对会计学科的认可以及坚定未来从事会计行业的决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尤其是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既要注重教师教学观念、教学实践行为的优化,还要强化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楚虹.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的中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经济师,2019,000(008):216-217.
[2]刘益萍.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宜兴中专会计专业与无锡凯立达财税咨询有限工资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例[J]. 知识窗:教师版,2019.
作者简介:
陆成彬(1982-8),男,汉族,海南东方,本科,经济学助理讲师,东方市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