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彬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拉近学生与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关系,能够较好的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通过类比迁移的方式,让学生尽快接触小学数学学习。同时,也能够为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提供一定的渠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在激起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数学应用
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与自己的生活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学生才能够自发地产生学习积极性,这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之一。不少教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进行了实践和尝试,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只有广泛加强学生学习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才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能够有效凸显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借助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投入数学活动
在拉近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向学生呈现学习材料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使得数学知识变为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因素,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借助图像、声音、动画等,进行现实性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这样既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教师讲解,也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变得动态化,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
例如,在学习“旋转与平移现象”时,教师需借助教学实例,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回顾,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建构有关旋转与平移的新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形象化地将游乐场的动画录像播放出来,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并积极分析画面中哪些物体正在运动,以及这些物体具体的运动轨迹。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可以通过手势或身体语言来模仿不同物体所做的运动,巩固自身的记忆效果。随后,教师出示本节课需要学生了解的旋转和平移的概念,让学生根据看到的画面来判断物体是经过了旋转还是经过了平移运动,锻炼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概念化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重视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不断感知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除了目前教师在课上的讲解外,课程标准更加强调学生在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课上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经历观察、计算、推理等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和爱动手操作的特点,教师可组织各式各样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发现新问题,研究新规律的过程中探知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知识时,教师首先讲解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为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做足铺垫。随后,为学生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要求学生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哪个的面积更大。其中,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在对比过程中,不少学生选择用1厘米的正方形来进行拼接,在拼接过程中画出了标记,并以最后的小正方形面积个数来判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会得到发展。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动手实践的结果,将问题进一步延伸,要求学生计算长为3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面积,此时学生再利用1厘米边长的正方形面积进行拼接显然不现实。因此,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规律就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整地体现出来了,随着教师的不断点拨,学生能够逐步领会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三、促进数学知识回归于生活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数学教学,能够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而将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现实世界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尝试着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数学教学,应该明确数学需要回归于生活,在设计练习题目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
例如,在学习“一位小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将固定的数值设置为小数,让学生进行计算,考验学生在应用题目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已有信息和所求条件的能力。结合实际问题的处理,学生能够认识到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对自己实际生活的益处,并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仅能有效保持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还能够增强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总之,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借助生活化教学素材来开展课堂教学,能够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灵活应用学生生活中接触的事物和问题来处理数学知识的學习,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味生活,在生活时尝试着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任军霞.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有效探索[J].学周刊,2015(28):48.
[2]马会平.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生活化若干问题简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