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2020-10-21 12:06周肖珍
锦绣·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设方法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周肖珍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完成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今天,创设何种问题情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贴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有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与探索,是一个值得广大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与策略做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就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传统的“师讲生听”为主,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占据主体地位,这便大大压缩了学生自主学习、体验与感受的时间和空间,进而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以教材为载体,从现实生活和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积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形成质疑问难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有效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一、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的产生向来不是凭空的,更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而产生的不解和困惑。因此,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的具体内容提出富有思考和探究价值的问题,避免为了创设问题情境而创设问题情境这一情况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测量”这部分内容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两条长度相等的相交线段,问学生哪条线段更长一些。待学生简略估计过后,我出示了两个规格、形状、大小不一的容器,其中都装有一定量的水,问学生哪个容器中的水更多一些。待学生汇报了各自的判断结果后,我继续说道:“要想知道同学们的判断准不准确,必须要借助一定的测量工具。下面,我们用尺子来量长度,将水倒入量杯中进行测量。”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感官不一定可靠,需要借助专业的测量工具才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进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依托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推动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无非是以知识灌输的方式来展开的,这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甚至还会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情绪。此时,教师不妨依托趣味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以便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得以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學“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知识点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先是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乌鸦喝水》这一故事的动画短片,继而提问道:“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乌鸦把石子放进瓶子里就喝到了水?”这一饶富趣味性的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很多学生都阐述了自己的想法。通过直观感受、思考分析和交流探讨,学生明白了由于石子占用了原来瓶子里的空间,水随之被挤出的道理。于是,我便顺势引入了“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这样,通过在课堂教学之初依托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尽可能贴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契合,再加之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与其相关的内容来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以便在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为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在教学“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向学生询问了本班学生的人数,其中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之后,我相机引出了全国男女性别比例问题,即男多女少,并利用课件出示了不同省份新生儿的男女比例。基于此,我向学生问道:“通过观察,你发现了这些省份新生儿的男女比例有何共同之处?”此时,学生便会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男女性别比例失衡这一问题。于是,我继续问道:“通过比例,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比例?”如此,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使学生切实感受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进而有利于在强化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同时,为其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四、基于合作探究创设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机会却少之又少,进而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主体价值的发挥。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继而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生成的全过程,以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探究“梯形的面積”时,我先是引导学生回顾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继而提问道:“同学们,你们认为梯形的面积可能与哪些量有关?”在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我将其中有价值的猜想记录在了黑板上。接下来,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运用转化的思想,通过动手操作,看看能否将梯形转化成之前学过的图形,再通过探寻图形间的关系,自主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还将学生内在的主体价值与潜能充分且有效地发挥了出来,使学生在自主获取新知的同时,实现了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熟悉问题情境创设的多种形式,将数学知识巧妙寓于其中,使数学学习成为包含情感体验在内的综合活动,推动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形成爱探究、乐求知的良好心理倾向。

参考文献

[1]胡永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156-157.

[2]钟丽云.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江西教育,2017(12):68.

猜你喜欢
创设方法问题情境小学数学
例谈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情境教学的有效设计
探讨数学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探究